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23746100000046

第46章

范仲淹在任监泰州西溪镇盐税仓时,泰州一带海堰年久失修,每年海浪冲垮堤坝,致使大片农田被毁,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范仲淹见到这种悲惨的场面,心里很不是滋味,马上向发运副使张纶上书,请求修海堰,保民田。张纶又上疏朝廷,并言泰州兴化县每次遭受灾害之严重。朝廷很快任命范仲淹兼任兴化县县令,主持修筑海堰工程。

范仲淹接到任命后,立即组织群众修筑海堰,可恰逢那天天降大雨,汹涌的海浪冲上堤坝,一百多百姓被海浪卷走,丧命******。迷信的百信都认为这是“龙王发怒,堰不可修。”但范仲淹却沉着冷静,对百姓加以耐心劝说。朝廷知道此事后,派来使者要求范仲淹停止修建海堰,淮南转运使胡令仪非常支持范仲淹,他赶忙上奏朝廷说:“海堰之事不可废!堰成,则民安,利国利民。”在胡令仪的一再劝谏下,朝廷召回了使者,允许范仲淹继续修堰。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长达数百里的海堰建成了,从此,泰州百姓再也没有遭受洪水的灾害,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范仲淹的恩德,纷纷改姓范以示尊敬和爱戴。

后来,范仲淹的母亲病逝,范仲淹辞去官职,寄居在应天府。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是晏殊,他仰慕范仲淹大名已久,见其守母丧无事,便请他执掌府学,教授学生,范仲淹答应了晏殊的请求。

范仲淹来到学校后,与学生同甘共苦,常常因事情太多而留宿在学校里,几天都顾不得回家。对于督学之事,范仲淹一丝不苟,勤劳恭谨。他对学生虽要求严格,但很爱护他们。每次出题目让学生们写诗作赋,范仲淹必是事先依题目亲自写诗或作赋,以试其难度,避免出现学生作不出或太易而达不到目的的情况。

在范仲淹教学期间,他还是不忘忧国忧民,他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洋洋洒洒地写了万余字上奏朝廷,希望朝廷采取措施剔除弊病,使国家得以健康发展。范仲淹的慷慨陈辞被当时的宰相王曾看到了,王曾对范仲淹很是赏识,不久就向朝廷举荐范仲淹做了秘书阁校理一职。

在此期间,范仲淹常常手执经卷,与诸位学者进行辩论,从不困倦,他所讲经义,甚为精当,人人叹服。范仲淹常常以自己的俸禄接济四方游士,而他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他的几个儿子有时不得不共用一套礼服,轮换穿着外出。后来有人说:“大宋士大夫尚风节,乃范仲淹倡之也!”

没有人是天生就能做大事的,那些眼高手低、做事不踏实的人,即便是才高八斗,最终也难成气候。而像范仲淹这般,做事勤勤恳恳,做官忠于职守,为百姓做事任劳任怨,对为官之事顺其自然,这便是最真切的奉天行道,这才是真正的大智之才!

精明的人都会顺着天之道行事,因为顺天行事,天便会帮助他;反之,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惜违背天道的人,必会遭到天的打击。奉天行道者才“大”!

形势解第六十四

[原文]

明主不用其智,而任圣人之智。不用其力,而任众人之力。故以圣人之智思虑者,无不知也。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能自去而因天下之智力起,则身逸而福多。乱主独用其智而不任圣人之智,独用其力而不任众人之力,故其身劳而祸多。故曰:“独任之国,劳而多祸。”

以上摘自《管子》第二十“形势解第六十四”

[译文]

圣明的君主不凭着个人的智慧,而是使用圣人的智慧。不用个人的力量,而是依靠众人的力量。所以,用圣人的智慧思考问题,就没有不了解的问题。用众人的力量举办事业,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能做到放弃自我而凭借天下人的智慧和力量去行事,就会自身安逸而得的福利多。

昏乱之君独用个人的智慧,而不用圣人的智慧。独用个人的力量,而不用众人的力量,所以自身劳累而灾祸患连绵。所以说:“独任之国,劳而多祸。”

[实例应用与分析]

善借众人之力、虚心纳谏者明

“《管子》第二十”的上文部分中,管子论述了统治者看重圣贤之人的智慧和众人的力量才是明智的,“圣明的君主不凭着个人的智慧,而是使用圣人的智慧。不用个人的力量,而是依靠众人的力量。所以,用圣人的智慧思考问题,就没有不了解的问题。用众人的力量举办事业,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

但若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也就不会有好结果了:“昏乱之君独用个人的智慧,而不用圣人的智慧。独用个人的力量,而不用众人的力量,所以自身劳累而灾祸患连绵。”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善借众人之力,虚心纳谏者明。”

作为统治者,无论多么的高明,其智慧和能力也都是有限的。但凡真正的圣明君主,都是能够听从圣贤之言、广泛纳谏,并且懂得依靠众人的力量的。只有昏庸的君主才自视不凡,凡事都自作聪明不肯听从他人的劝导和意见,结果往往是既难成事,又大失人心。

“人心齐、泰山移”,聪明的君主都善于发挥众人的特长,借众人的力量来解决难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别太小瞧了个体的力量,如果各式各样的个体联合起来,那也是股很强的势力。

秦始皇在用人上就曾犯过排斥外人的错误,好在他及时改正,才使秦国的政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战国时期,韩国是最弱小的国家,它紧邻秦国,是秦国进行统一战争的首选目标。韩国国君不甘心坐以待毙,遂想出了一条反间之计。他把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找来,让他西入秦国,游说秦王兴修水利,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转移秦国的注意力,从而救韩国于危难之中。

秦王嬴政登基后的第二年,郑国来到了秦国,他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嬴政兴修水利,此时,嬴政恰好正想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做些事情,于是,他很高兴地采纳了郑国的建议,立即发动百姓,由郑国主持在关中东部兴修一条引泾水东注洛阳的水渠。这条水渠计划全长三百多公里,建成后可以灌溉四万多顷田地。此工程浩大,占用了秦国不少人力、物力。但在这一点上,韩国国君低估了秦国的国力,这个大工程并没有太大地影响秦国的经济,更没有影响到他们东征的计划。

不久后,韩国国君的阴谋被人告知了嬴政,嬴政一听暴跳如雷,立即把郑国抓了起来,准备处以死刑。

此时,秦国朝中有些一直未被重用的人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做一做文章。原来,秦国在用人上一直坚持“客卿”政策,就是重用东方有才之士,对他们或委以重任,或任为客卿以备随时请教咨询。而本国的宗室贵族们在政治上并没有过高的地位,本国官吏如果无大才也只能充任一般职务,掌不了大权。

有个宗室大臣对嬴政说:“各诸侯国来秦国谋事的人,大抵都是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做间谍的,大王一定要把他们全部赶出国境,以绝后患。”正在气头上的嬴政听后想都没想就下了逐客令。嬴政下令,凡是别国来秦国任职的人一律免职,并要在规定日期内回国,违者格杀勿论。

李斯是楚国人,曾追随当时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西入秦国欲施展一番抱负。他因建议对其他六国施用反间计而受到嬴政的赏识,被拜为客卿。如今逐客令一下,他自然也在被驱逐之列。

李斯赶紧给秦王写了一封书信请人交给了嬴政。嬴政此时已经冷静了许多,他思索到,客卿制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长期保持生机勃勃的重要原因,也是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的政治保证之一,如果真的把人才都赶跑了,秦国还如何去实现霸业呢?看到李斯的书信后,嬴政更加坚定了承认错误的决心。他撤消了逐客令,并让所有的人官复原职。

李斯因劝谏之功更加得到嬴政的重用,他很快官至廷尉,执掌刑狱,秦朝建立后升任为丞相。此外,嬴政还赦免了郑国,他命令郑国继续主持水利工程。经过数年的艰辛,水渠终于建成,关中贫瘠的土地终于变成了良田,灾荒减少了,百姓也能丰衣足食了,秦国的经济蓬勃发展起来,最终灭掉了东方六国而统一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