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23746100000047

第47章

嬴政之所以能够灭掉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充分发挥了“客卿”们的特长,使他们各尽其力,对那些有利于国家的谏言也是虚心采纳。

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有了人才,国家走上大治也就水到渠成了。

俗话说“众口铄金”,谣传一个人说不成真,两三个人说不成真,说的人再多些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这就是说,一些一个人完不成的事情,如果很多人一起来做,虽然个体做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结果却早已改变了。

历史上有很多事例,就是借助于众人的力量一起来完成的,张良保太子就是采用的“人多战术”。

刘邦在逃难的时候,曾被一个姓戚的平民收留,那人见刘邦相貌不凡,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戚姑娘进宫后被封为戚夫人,很受刘邦的宠爱,刘邦甚至想把太子废除,改立和戚夫人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

太子之母吕后为此很是着急,连忙找来张良商量对策。张良对吕后一直没有好感,自己又不讨厌戚夫人,加上自己不愿卷入皇室的家事,因此他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但吕后一再恳求他帮忙,加之废太子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张良答应了吕后的请求,决定劝说刘邦不要另立太子。

他对吕后说:“皇帝对戚夫人宠爱有加,恐怕我前去劝说也无济于事,但有四人一定能帮上忙。不过,这四人当初受到了皇上的轻慢,被迫逃到了山野,并发誓永不入朝为官。后来皇上又想重用他们,曾多次派人去请,但一直没有请来。这四人皆行为高尚、不重名利,现在年事已高,人称‘商山四皓’,如果您派个能言善辩之人前去劝说他们出面的话,太子就有救了。”

吕后听了张良的话,立即派了一位善辩之士带上厚礼前去相请。好说歹说,“商山四皓”终于答应前来长安帮助太子。

恰在此时,刘邦打仗受了箭伤,伤势十分严重,另立太子之事让他觉得越发迫切了。

一天,刘邦在宫中设宴,太子在一旁陪坐。刘邦见太子的身后坐着四人,都是长发垂髫,个个目光炯炯有神,刘邦便问太子身后坐的是何人。四人忙自报家门,分别是黄公、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正是他仰慕已久的“商山四皓”。刘邦不解地问他们说:“为什么当初我请你们出山,你们如论如何不肯答应,而现在却陪侍太子呢?”

四人答道:“皇上之性喜怒无常,待人轻侮,故而我们不肯答应;而太子礼贤下士,仁慈德厚,天下有才之士无不翘首相盼,故而我们也前来为他效劳。”

刘邦叹了口气说:“太子既然如此深得人心,我也就放心了,希望你们好好辅佐于他。”从此,刘邦再也不提废太子之事了。

如果要让刘邦打消废除太子的想法,单凭苦苦劝谏恐怕是不行的,张良看清了这一点,他巧妙地请“商山四皓”出山,刘邦见太子众望所归,废他的想法自然就主动放弃了。

可见,有些事借众人之力,再加上耐心劝说,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了好办事,朱元璋就特别善于利用人海战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他来说,这样做也收到了很丰厚的“回报”。

朱元璋很喜欢认养义子,据说他的义子有二十多个,这些义子都是从小就被朱元璋收养,因此他们和朱元璋情同父子,人人感恩图报。

义子们长大后,朱元璋择才而用,令他们监军,实际上就是作为他的心腹来监视将领们的言行。他们对朱元璋忠贞不渝,时刻监视着领兵在外的将领们的言行,考察他们对朱元璋是否忠诚。对将领们的举动,他们随时向朱元璋汇报,如此一来,一旦发现有风吹草动,朱元璋便可采取措施,让义子们控制兵权。

义子们作为耳目带来的好处,就是朱元璋对在外统兵的将领们的行为和忠诚随时都能了解,这就有了及时决策、调整、节制的依据,以做到把“祸患”扼杀于摇篮之中。

除了收养义子外,朱元璋还在军中寻找亲信,用以作为耳目。这些“亲信”大都是他用官职、金钱、美人收买过来的。因为朱元璋暗中与元统治者来往,使大将邵荣很是不满,加上连年征战,不能与妻儿团聚,他经常口有怨言。

一次,朱元璋的一位“亲信”听到了邵荣的抱怨之词,便要向朱元璋告发,邵荣发现后把此人杀了,他怕日后朱元璋怪罪下来,就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与中书参政赵继祖合谋,准备刺杀朱元璋。

有一天,他们埋伏在三山门内,想等朱元璋阅兵完毕后,经过三山门时将他刺杀。不料检校宋国兴向朱元璋透露了消息,朱元璋将邵荣和赵继祖抓了起来,丞相常遇春下令镒死二人,籍没其家。

朱元璋之用人真是讲究一个“广”字,上到文臣武将,下至小兵小吏,他统统收拢。他遍插耳目,对朝廷上下之动向可谓是了如指掌。他善借众人之力的做法给他带来了很大收获,至少对他自己来说,可谓获益匪浅。

虚心纳谏是多数贤君都会采取的态度,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精明的人也有失策的时候,此时,只有虚心地接受忠臣们的劝谏,才能把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康熙帝就是位很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君主。

施琅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海军统帅。他出生于农民家庭,曾跟随郑成功抗清,后因对郑成功不满而降清,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总兵,后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主张用武力征服台湾,以迅速实现国家统一。因此他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保守势力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又撤了他的职。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在李光第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受命返回福建,相机进取台湾。施琅抵达福建后,他记取了康熙三年和康熙四年间进军台湾失利的教训,为防止督、抚、提之间彼此掣肘,因此他极为重视专征大权。他随即上疏康熙帝请求“征剿事宜,理当独任”。但康熙帝却坚持“总督姚启圣统辖全省兵马,同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

施琅主张利用南风,一人专征,先打澎湖,以扼其咽喉。他随即又上疏康熙帝再次请求专征台湾,他在奏折中说:“卑得申严号令,用以节制调度。总督姚启圣生长北方,虽有经纬之才,汪洋巨浪之中恐非所长,宜驻厦门,居中调度,催运粮饷。郑氏将刘国轩最骁勇善战,以他将守澎湖,虽败,彼必再战。今以国轩守,败则胆落,台湾可不战而下。”

姚启圣此时也上疏康熙帝主张利用北风,他建议分模攻击,同时进军台湾、澎湖,总督、提督各领一路。

由于他两人各执己见,针锋相对,致使出兵日期一拖再拖。

对待两人的争执,康熙帝极为慎重,他令议政大臣详议此事。最后大臣们一致主张“提督施琅可自行进剿台湾”。康熙又询问大学士说:“尔等之意何如?”大学士明珠回奏道:“若以一人领兵进剿,可得行其志。两人同往,则未免彼此掣肘,不便于行事。依臣之见,不必令姚启圣同往,着施琅一人进军,似乎可行。”

康熙帝考虑总督、提督意见相左的确对出兵不利,于是采取了大臣们的意见,令施琅专征台湾岛。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督率大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给郑氏集团以致命打击。

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郑氏集团施以大义进行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氏集团自知大势已去,上表向清政府投降。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迎接,各乡社百姓亦沿途“壶浆迎师”,台湾终于实现了和平统一。

康熙帝身为国君,手握重权,在国家大事上却从不独断专行。他能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对那些他认为正确的建议也总能虚心采纳,这是大智者的体现,也是康熙王朝之所以走上大治的主要原因。

纵观历史上的君主,凡是那些团结众人、充分使用众人之力并且能虚心纳谏者,在处理大小事情上,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那些狂妄自大、一意孤行、不团结群众的君主,不是在失落中下台,就是在民愤中丧命。可见,善借众人之力、虚心纳谏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