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三天读懂管理学
23750300000016

第16章 管理要人性化(4)

点评

对员工的尊重就是对企业的尊重,也许他们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就算他们真的有错,也应该时常抱有宽容的心态,让他们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终实现个人的付出与企业的利益相互统一。

员工需要被重视和被激励,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管理者和睦相处,心甘情愿地为企业作出个人应有的贡献。作为管理者应该时刻从整体的利益出发,跟自己的员工打成一片,主动地和他们沟通思想,共同探讨工作方法。这样一来,他们才会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进而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相合作,秩序井然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波特定律

波特定律的提出者是英国的行为学家莱曼·波特,他认为:当下级经常遭受严厉的批评时,他们往往只能记住开头,剩下的时间里忙于寻找理由予以反驳,所以领导只盯着员工的错误不放,通常都起不到积极作用。

领导批评员工在现在企业中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老板为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经常把犯错误的员工骂得无地自容。这样不但显示不出管理者的威严,反而会被误解为“惹不起”,一旦造成这种状况,下属只会千方百计地躲着你。所以,领导者在管理事务中,应该学会宽容下属的错误。

当然,宽容并不等于不管不顾,批评也是要有的,只是要注意适度,不能老想着要做个“好好先生”,谁也不得罪会将宽容发展为纵容。

批评也是要讲究技巧的。假如在同一个单位,领导者总是对下属同样的错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批评,会让员工不安和内疚,长此以往就会反感和讨厌,从而无视上司。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管理者应该做到“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若有再犯的迹象,就不要再重复同样的批评了,要从其他角度出发,换一套言辞说服他,这样下属才不会有被揪住不放而无处藏身的感觉,他的厌烦心理或敌对情绪才会相应地降低。

案例

英国有一位话剧表演大师,有一次演出开始之前,他的学生告诉他:“先生,您的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说了声“谢谢”,蹲下来系好了鞋带。

等学生转身离开后,他又蹲下来把鞋带解开了。另外一位学生看到这一幕,纳闷地问:“你这是在干吗?为什么要解开鞋带呢?”

这时,表演大师回答道:“因为我要出演一位旅行者,他走了很远的路,而把鞋带解开来这个细节,表现他已经很劳累,连蹲下系上鞋带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您应该告诉那个同学呀,这样他就能体会出表演学的真谛了。”

大师解释道:“那位同学能发现我鞋带开了,说明他是个细心的人,他能告知于我,证明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扑灭他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会把他留在我的身边,以后再慢慢地告诉他。”

这位表演大师没有因为学生不了解自己的用心而责备他,而是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再慢慢感化他,实在是用心良苦。

点评

在一个公司里,新来的员工通常都会扮演前一位学生的角色。因为缺乏行业知识,又想表现自己的积极态度,通常会给上司提出一些错的意见。作为这个公司的管理者,你应该能够体会出他也是一番好意,即便意见提的不好,也不要当时就指出来。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以谦虚的姿态接受,可以的话最好能说声“谢谢”,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再慢慢地点化这样的员工。

假如你没这么做,而是劈头盖脸地训斥一番,对方就会站到你的对立面去,其工作的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以后就算再有什么创意,他都不会再提出来了。员工失去了创新的勇气,公司又何谈发展呢?

刺猬法则

生物学家作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把几只刺猬放到屋外的空地上,想看看它们各自的反应。当时是冬天,刺猬们冻得瑟瑟发抖,为了互相取暖,它们只好靠在了一起。不久后因为难以忍受各自的刺痛,它们又不得不保持距离。可一旦离开就又会觉得冷,从靠近到分开,再靠近再分开,如此反复多次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互相取暖,活了下来。

管理学中的刺猬法则,主要指的是上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效应”。

其寓意旨在告诫管理者,要处理好和下属员工的关系,既不能太亲密,也不能过于疏远。与下属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能够帮助下属驱赶防备的心态和紧张的情绪,并避免下属跟上司称兄道弟、互相恭维,比如阿谀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合适的距离不但能赢得下属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保障上司行事公正、不失原则。

案例

“保持一定的距离!”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座右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运用“刺猬法则”的领导人。他的做事风格也影响了他和下属的关系。戴高乐做了十多年的总统,身边的智囊团包括私人秘书、参谋,竟然没有一个人工作年限超过两年。这起因于戴高乐作的规定,他任用新人原本就没打算让其工作太长时间,在他看来,一个人不能以秘书或参谋作为终生的职业,他这样规定是为下属的前途着想。

在当时,他的这一规定出于三种原因:

其一,戴高乐眼中,人事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则是怪异的。这种理论受军队里的做法影响很深,因为军队是流动作战的,没有哪支部队可以在同一个战区打一辈子仗。

其二,他不想让属下产生依赖感,他终究会退休,假如平时过于亲密,届时将会离不开他,而无法习惯于再任总统的作风。因此,他认为只有不断调动身边的人,才算是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会帮助下属生活在新鲜感十足而充满朝气的环境里。

其三,适当的距离也可以避免因为秘书和参谋过于了解政事,从而滋生出徇私舞弊的行为。

点评

戴高乐的做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发人深省、令人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在作决策时经常只能听取同样几个人的看法,难免会缺乏足够的创意。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智囊团过于干涉政事,为己谋私利,事情一旦败露,领导难辞其咎,很可能落下千古骂名,毁了一身清白。所以,管理者还是和下属保持距离为好。

在企业内部,领导和员工保持合适的距离,既不会让你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也不会让你和员工之间互相转换身份,这便是管理的最佳状态。保持距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划清界限,只是要求管理者要保持一定的工作原则,应该对所有员工都一视同仁。如此方能确保领导者不断地约束自己,同时也约束了自己的员工,达到管理的最佳状态。

热炉法则

热炉法则也叫做惩处法则,它要求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不分职位高低、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算领导自己犯了错也应该受到处罚。

热炉法则始用于西方管理界,它的实际意义在于提醒企业内部所有职员,违反规章制度就应该让其感受到“被火炉烫伤的感觉”,也就是强化处罚手段。合理运用热炉法则,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即时性原则

任何人胆敢触碰火炉,应该立即感受到烫的感觉,也就是处罚的及时性和平等性。职员违反规定,处罚时间拖延得越久,就越不容易起到教育作用。

2.警示性原则

要经常把火炉摆在那里,让大家感觉到时刻都有被烫的危险,让他们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3.贯穿性原则

要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个火炉绝不会形同虚设,应该一直贯彻下去,不要改了又改、换了又换。惩罚的落实虽然会让人觉得疼痛难忍,但绝对是有必要的。在执行处罚时态度要坚决,不能瞻前顾后、优柔寡断,那样一来“热炉”就无异于“暖炉”了。

案例

希望集团应对市场竞争时,在其内部一直贯彻“严厉和宽容共存”的原则。“用钢铁般的纪律治厂,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员工”是希望集团的治厂方针。其处罚规定里要求,不可以存在“下不为例”的状况,不允许降低处罚力度。集团高层曾经有人提议把“严厉”改作“严格”,遭到集团总裁陈育新的拒绝。他认为,把严厉降调为严格,就扭曲了“钢铁般”的原意。

严厉的处罚态度,是希望集团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柱。数年之前,希望集团还只是一个连年亏损几百万的破落户,同行业的竞争压得公司高层抬不起头来。陈育新接手管理后,只用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几年后便达到年赢利数千万的高峰,创造了企业发展的大好局面。陈育新靠的就是“十不准”戒规,在旁人眼里陈育新制定的条规近乎苛刻,但正因为他的严厉,才逐渐培养起员工良好的工作态度,救企业于水火之中。

点评

严厉体现的是管理者的胆识,而宽容则体现管理者的胸怀。严厉一定要体现出公平,它是针对所有人的,因此不允许有“个别”。通过严厉的处罚条例和强大的执行力度,不仅仅可以消除组织内部诸多不良现象,同样可以保证公司高效率的运行。

宽容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企业管理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糊涂的宽容是达不到目的的,而且还会使管理者亲手毁掉“火炉”,从此不再能烫到任何人。因此,应该让宽容发生在严厉之后,先让违规员工提高自己的认识。

另外,严厉的处罚也不可以滥用,毕竟制度本身是善意的,重点不在于其手段有多么残忍。处罚员工关键是要遵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才能使员工心悦诚服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