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两代人的成长
23755800000028

第28章 父子在学习的世界里,共建精神文化大厦(2)

他说:“如果各个区域都是向上的,各个区域连成一片国家就会富强,就会发展。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范围的事,做得充满智慧有成就,不要总讲国家的不是,别人的不是,不要总认为国家对不起你,别人对不起你,要想一想我们对得起国家吗?”

我们这一代人由于历史的原因,确实有许多不公道的历史阶段让我们难以言表。牢骚改变不了历史,议论也只是热闹热闹一下自己的舌头。应该向社会的发展前景看,看一看我们能做点什么事,为国家添砖加瓦,应该和孩子在一个起跑线上思考,人老心不老,和孩子在一个梦中赛跑。

记得美国记者斯诺先生在为《活的中国》一书作序中写道:“任何人在中国不需要待多久,就体会到他是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这个环境为富有活力的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世界上最古老的、从未间断过的文化解体了,这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斗争迫使它在创造一个新的文化来代替。千百年来视为正统的、正常的、天经地义的概念、事物和制度,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从而使一系列旧的信仰遭到摒弃,而新的领域在时间、空间方面开拓出来了。到处都沸腾着那种健康的骚动,孕育着强有力的、富有意义的萌芽,它将使亚洲东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面貌大为改观。在中国这个广大的竞技场上,有的是冲突、对比和重新估价。今天,生活的浪涛正在汹涌澎湃。这里的变革所创造的气氛使大地空前肥沃。在伟大艺术的母胎里,新的生命在蠕动。”

斯诺在写这番话的时候,西方只把中国当作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记,而没有把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看。他们无视中国的存在,可以任意宰割中国,瓜分土地、掠夺资源。

今天的中国,今天中国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难以置信的变化。物质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这些变化只要我们像雄鹰一样张开翅膀飞翔俯瞰天下,白天就会看到祖国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夜晚就会看到祖国到处是灯火辉煌、幸福在人们的脸上。而不应该像秃鹰那样,展趐飞翔去寻找他人的猎物,百里之外不辞辛苦也要去分享他人丰收的果实、侵占他人的营养。

不管有多少不合理不合情的事情,我们应该看到:新的生命在蠕动。风雨过后是阳光。噩梦醒来是朝阳。只要我们注意学习,步伐能追上新时期时刻表的要求,孩子就会和你有共同的社会情感,同呼吸、共命运。

我们要读懂孩子的心,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心。我们让孩子读懂文化、读懂社会,首先我们要读懂文化、读懂社会,有共同的文化底蕴,才能共创未来。

儿子的6年中学、4年大学假期,主要是在游历中度过的。在中学期间,他参加了共青团中央、《中学生报》组织的夏令营,考察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历史文化、时代文化,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在活动中接触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出身背景的少男少女,过集体的生活、体验大家庭的生活氛围。在活动中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然后学会理解别人、照顾别人。独生子女的位置,家里的特殊地位在这里不复存在。饮食不用挑肥拣瘦,起居必须统一,早晨不能睡懒觉。

儿子在参加夏令营回来以后和我滔滔不绝地讲新闻、谈感受。讲夏令营营员的故事,讲区域历史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游历的生活使儿子长大啦。懂得了出去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不是旅游观光去玩耍。

他讲到区域的发展有优秀的领袖人物在导航。

他讲到民族的文化对中国历史形成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他讲到时代文化所造就的改革人物的智慧抓住机遇大干一场。

他讲到祖国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吸引,使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好山好水好风光。

他讲到在活动中“官二代”、“富二代”的子女骄横无知、飞扬跋扈错把歪理摆上堂,餐桌上吃饭,好吃的一扫光,不爱吃的餐桌地下到处扬,全然不顾大家的感受。

游历中的学习,长了见识、锤炼了思想。打下了怎样和各种人相处的基础。儿子后来去湖北工作近五年,学会了和各种人打交道,他在湖北工作期间:可以和省长共谈企业发展,也可以和当地村主任交谈讲合作;他可以和厂区工人下到车间去劳动,可以和村民在一起聊家常,也可以在重大节日登台表演说相声。能客串主持把联欢会搞得大家今夜无眠、年年把他想,也可以独自上山考察对着小鸟把歌唱,会把空间的孤独当作幸福享。

企业的领导、厂区的工人和我说:“马立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好苗子啊,马老师教育的不错啊。”

游历是一种学习,静下心来读书也是一种学习。

儿子初三中考结束后,他和我说:“爸,你能不能单独给我一笔钱,让我自己买点书看啊。”我说:“家里那么多书不能看吗?”儿子说:“您的书除了教育书就是哲学书,很少有我喜欢看的。”我说:“那好吧,给你一千元,你看着买吧。”

1997年,1000元钱在家庭生活中是个大数目。但我想那么多学生参加提高班、补习班花了多少钱,请家教花了多少钱。儿子初中既没有参加各种班,也没请过家教,省了不少钱,给1000元钱不多。最重要的是,儿子买书读,主动提出增加文化知识量这是好事,作为儿子的父亲,必须无条件地支持。

这种投资如同储蓄,储蓄了文化、储蓄了知识,如同储蓄了未来发展的空间。儿子拿到钱,几次来往于新华书店,买了许多中外名著。那兴奋高兴劲儿就和过节一样,比取得中考好成绩还高兴。

买了《巴黎圣母院》《简·爱》《包法利夫人》《浮士德》《美国的悲剧》《双城记》《朱自清散文全编》《在人间》《我的大学》《日出》《茶馆》《龙须沟》等书,有的书我都没有听说过。我问他,怎么想起买这么多外国文学名著。他告诉我是语文老师彭北泉老师建议买的。

儿子对彭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感谢彭老师的心情无法言表,提出要去给彭老师做干儿子。

因为彭老师是“****”之前的老大学生,教儿子课时已经年过半百,面临退休。但她学识渊博、讲课风趣幽默,对学生耐心细致。对儿子这样语文学习成绩始终处于劣势的学生也从不嫌弃,经常用中午时间给学生答疑而顾不上吃饭,忘记了休息。

有一段时间,儿子经过努力,语文成绩还是上不去,他和我说,太对不起彭老师的关心了。

怎么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困扰着儿子。我说:“你应该多和武弯弯这样的学生交流,看看他是怎么学的。”你要问我,我认为:“文言文的学习要反复理解,作文的提高要有生活的基础。同时也要多听听彭老师的意见。”

在彭老师的细心帮助下,后来儿子语文成绩很有进步,第一步达到了及格的水平,后来中考考了99分,满分是120分,能考99分对儿子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

后来他们初中毕业的同学经常结伴去看望恩师彭北泉老师,即便是儿子从湖北回来休假也没有忘记彭老师。

前两年儿子结婚要准备新房。我把家中东西存放在朋友仓库,想不到一场大雨把仓库给淹了,所存的书遭到很大破坏。

儿子非常恼火生气,冲我大喊大叫,要去找我朋友理论理论,让我朋友赔偿。我的书就这样白给淹了吗?这是儿子第一次向我发脾气,我无话可说。儿子爱书超过了父子的感情,真是让我高兴。

因为这些书有他中学时代的生活烙印,有他生命中美好的青春涌动,有他中学阶段美好的回忆。

看到这些书,就见证了他青春的成长。我应该保护这美丽的情绪,无话可说,只能听凭儿子的思想感情发落。

书让雨水全浸透了。儿子找来几个同学请假帮他把书一页一页翻看,怕浸透以后的书打不开,影响阅读。那沉默的眼神,那认真的态度,那细致的精心劲儿,至今我都没有忘记。

2003年北京发生了“非典”,北京市多数单位的人回家休息,采取相互隔离的生活方式。各大学让北京学籍的学生回家住。“非典”的到来,所造成的紧张空气,因为危及人的生命,让家家户户的人足不出户,路上行人稀少,大家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瘟疫降落在哪家哪户。生与死让人们的生存环境窒息。

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商量,我说:“相信政府能解决‘非典’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安排一个学习计划。不能因怕死而惊慌失措,如果瘟疫降临了,躲也躲不掉。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做点事。应当乐观对待,笑对生活。”

大家同意我的建议,我俩下楼买了一箱方便面,一包咸菜。然后每天靠方便面充饥,足不出户开始学习。校友赵平安则在家陪伴女儿复习功课考大学。

在那个非常的日子里,儿子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提高理论水平。

我对儿子说:“在看《资本论》时你应该先看一本马克思的自传,应该了解一下当时的世界历史。了解马克思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这对于你确立科学的方法论有帮助,对于你所学的专业会有很大启发。”

“非典”结束,开学后,他向党组织汇报了他拜读《资本论》的体会。入党不是一个解决话语权问题,而是要解决一个信仰问题。记得儿子在写入党申请书时问我,怎么看他申请入党这个问题。

我说:“现在入党主要是解决一个信仰问题,你信仰这个党的纲领,你就无条件地追随他。如果说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你们是在改革开放复杂条件下成长的大学生,应该有个人的政治主见。”

你们入党的时机和我们入党的时机不一样。我们入党时社会条件简单,党员的形象至高无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是群众所信服的。

我们是看到党员的榜样形象才热泪盈眶地要求做这样的人,才申请入党的。

同时,那时候,社会环境封闭,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们只有统一简单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就是学社论、读“毛选”。文化生活就是八个样板戏。我们的头脑不是在自己脖子上,而是在“两报一刊”的社论上。对于“两报一刊”社论所讲的话,就是圣旨,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今天的社会是多元的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给你们提供了多项选择的空间,政治的、职业的、生活的,做决定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儿子选择了申请加入共产党。这次读了《资本论》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修养和见解,主动写思想汇报就是他思想成熟的一个起点。

开学不久,儿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儿子学习资本论的同时,我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夙愿,写了一本职业生涯的书《中学生教师意识ABC》。

校友赵平安的女儿赵硕以最佳的状态学习,17岁就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现在也从事教育工作。

在“非典”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活空间里,我们父子俩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做了我们高兴的事。

儿子拜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有收获,为成为一个共产党员打下了理论基础,而我写了一本书。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在大灾大难面前,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是人生旅途何等幸福的生活片段。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文化吸收是营养,

知识掌握是桥梁。

没有文化缺脊梁,

没有知识会遭殃。

文化学习历练上,

知识掌握在课堂。

社会实践眼睛亮,

职业岗位赛辉煌。

中国变化在飞翔,

思想观念要流畅。

墨守成规是彷徨,

改革观念张开桨。

彼岸幸福会吉祥,

两代都在同船渡,

学习实践看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