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道
23758700000036

第36章 和政(1)

和政,简要地说,就是和谐政治,安定、团结、和睦、协调、融洽都是它的追求。和谐是仁爱的一种表达和发挥,朱熹说“仁是和底(的)意”(《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六》),指出和的本质是仁爱。仁爱一定导致和谐,正如爱一个人就会跟他和睦相处一样,关爱民众就会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和是全方位的,为政者与民众、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人与自然,等等,都要和谐。

儒家经典《中庸》第一章中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万事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治政也不例外,以和政为规则。

和政的内容很丰富,这里着重谈两个方面,一个是贵和,侧重于对内;一个是和平,侧重于对外。

(一)贵和

要义

贵和一词来自《论语》中的那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礼的运用,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从前君主的治政之道,以这一条最英明,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贯彻这一理念。

古人之所以看重和,有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古人观念中,万物的产生是和的结果。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先有元气,然后分化出阴阳二气,它们相冲撞而形成和气,和气也叫精气,精气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这才有了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和具有“生”的意义,主导着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一种活力,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是正能量。这种观念用在治政上就是,和谐是政治的生命。

和谐是一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即与自然和,与理和,与人和。理,天理,道理;也就是规则、原则、价值;人们常说的符合游戏规则就属于与理和,这样的行为叫合理。

古人贵和,但特别强调这种和是存在着差异的和,甚至认为差别是和谐的前提和条件。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协调差异而不强求一致,小人强求一致而不允许差异。二者有原则区别,不容混淆。

故事

和的真谛

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担任周王朝的司徒,主管天下教化。他向史官伯阳咨询周朝的命运,问:“周朝将要衰败了吗?”

伯阳点点头,说:“是的,已经进入衰败了。如今的周王不喜欢光明正大的忠臣,一味接近阴险邪恶的奸臣,他抛弃了和谐,而一味地追求相同。”

姬友问:“和谐与相同不一样吗?”

“不一样。”伯阳答。“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调和叫和谐,性质一样的事物之间的互相结合叫相同。相互协调才能生养万物,互相一样则不能促进事物发展。耳旁只有一种声音就没有什么可听的,眼前只有一种颜色就没有什么可看的,食物只有一种味道就没有什么可品尝的,事物只有一个种类就没有什么可比较的。现在的周王抛弃和谐法则,一味追求相同,这样下去,周朝能不衰亡吗?”

姬友听了伯阳的话,设法离开周朝,在自己的封地建立郑国,是为郑桓公。(《国语·卷十六·郑语》)

分担压力

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交战,双方大军在齐国的靡笄(jī)山(今济南市千佛山)一带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担任晋军中军主帅的是郤(xì)克(郤献子),韩厥(韩献子)任司马,执掌军法。仗还没打起来,有人触犯了军纪,被韩厥判处死刑,立即处决。郤克不同意,驾车急驰赶来营救,不想还是迟了一步,那个人已经被韩厥砍掉了脑袋。

郤克叹了口气,请韩厥把那个人的尸首拿到军前示众。车夫问他:“这个人不是您要救的吗?”

郤克说:“不错,但是我怎么可以不分担韩将军因杀错人而带来的怨恨和流言呢?”(《国语·卷十一·晋语五》)

君子比而不别

叔向看见司马侯的儿子,不由想起了他的父亲,悲从中来,抚摸着他的脊背哭泣着说:“自打他父亲死后,我就再也找不到可以共同侍奉国君的人了!从前他父亲在前面倡导,我在后面响应;我在前面开头,他父亲在后面完成。我们俩联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一个叫籍偃的人正好在旁边,问:“怎么,君子也有同党吗?”叔向是闻名诸侯的晋国贤大夫,一向被视为君子。

叔向正色道:“君子只讲团结,不结为同党。(君子比而不别。)”

“团结与结党有什么区别吗?”籍偃问。

“区别很大。”叔向答道。“以道义为准则合作共事,为国家出力,这叫团结;互相援助以加强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谋利而把国家抛在一边,这叫结党。”(《国语·卷十四·晋语八》)

敬畏天地

东周灵王的时候,河水泛滥,竟然漫进了王城,威胁王宫的安全。周灵王打算填塞河道,堵住河水。太子名字叫晋,不同意这么做。他说:“我听说古代的君主,不铲除高山,不填平沼泽,不堵塞河流,不掘开湖堤,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是天地的本性。后来出了一个叫共工的统治者,他丧失了理智,竟然想堵塞河道,铲平高山填埋低谷,结果招致天怒人怨,天灾人祸一起发生,共工因此败亡。到了尧帝的时候,又出了个鲧(gǔn),犯了与共工同样的错误,结果被诛杀。鲧的儿子禹从事物的天性出发,采取疏导的方法,他按照地势的走向,疏通河道,把水流引入大海。上天赞许他的功绩,护佑他得到天下,于是禹建立了夏朝。”停了停,太子晋接着说:“不管他的祖先是有功还是有罪,只要能够顺应天地本性,就一定能够兴盛,相反则必然衰落。我们周朝掌管天下,大概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上天才通过河水威胁王宫来警示我们,提醒我们一定要顺应天地本性。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检查自己,而不是堵塞河道,再去做违背天性的事情。”(《国语·卷三·周语下》)

三国时,魏国明帝曹睿打算铲平洛阳的北芒山顶,在上面建造观景台。卫尉辛毗劝道:

“天地的本性,本来就是高高低低,如今却要反其道而行,已经违背了天理。加上耗费人工, 民众无力承担。如果九河涨满,洪水肆虐,那时丘陵将被夷为平地,我们靠什么来抵御灾难呢?”明帝这才作罢。(《三国志·魏书·辛毗传》)

通达根本道理

儒家学说中有一个说法,叫成人,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人,用哲学语言表达,成人是人的根据,或者说是人的理念。

颜****孔子:“成人的行为是怎样的?”

孔子说:“成人的行为,出自人的本性真情,与万事万物的运行变化相一致,上合乎天道下符合人道,通达天地人间的根本道理,这样的人可以称为成人了。”

见颜回有些茫然,孔子解释道:“所谓成人,从认识上说,就是掌握了天道;从行动上说,就是实践仁义;从修身上说,就是用礼乐修养自己。”

孔子最后总结道:“成人的行为,始终贯穿仁义礼乐。达到自己的行为与天道合一,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集语·卷三·五性》)

团结就是力量

春秋末期,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周威烈王分封三家的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国君主,是为赵烈侯、魏文侯、韩景侯。韩国想攻打赵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想攻打韩国,也派使者到魏国借兵,被魏文侯用同样的话回绝了。双方使者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跟自己讲的话与跟对方讲的话一样,都来朝拜魏国。于是魏国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与之争雄。(《资治通鉴》卷1)

三国时,吴国镇军大将军陆抗上疏道:“臣听说德行相等的条件下,人力多的战胜人力少的;人力相等的条件下,团结的制服不和的(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这就是战国时的六国之所以被秦国吞并,楚汉相争时的楚军之所以屈服于汉军的原因。”(《资治通鉴》卷79)

十六国时,前秦国主苻坚会见群臣,议论道:“我继承大业已有30年,四方大体平定,只剩下晋朝所处的东南一隅,还没有归附。粗略计算我的兵卒,大约有97万,我想亲自为将,率领他们去讨伐晋朝,如何?”尚书左仆射权翼认为不妥,说:“昔日商纣王无道,但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在朝为臣,周武王因此收兵返还。如今晋朝虽然衰微弱小,但并没有大的罪恶而造成离心离德;再者,主事的谢安、桓冲又都是长江一带的俊杰,君臣和睦,内外同心。以我之见,不可图谋!”苻坚不听,大败于淝水之战,狼狈而归。(《资治通鉴》卷104)

唐高宗时,吐蕃与唐朝屡次发生冲突。吐蕃赞普去世,高宗得知消息,命令裴行俭乘机进攻。裴行俭说:“吐蕃宰相钦陵掌权,大臣团结和睦,不能打这个主意(大臣辑睦,未可图也)。”于是没有行动。(《资治通鉴》卷202)

将相和,天下安

刘邦去世后,吕氏家族依靠吕后的势力掌握朝廷大权。丞相陈平深感忧虑,担心往后控制不了局面,灾祸会波及自己身上,便闭门不出,思谋对计。陆贾来看望陈平,陈平向他讨教计策。陆贾说:“天下安定,人们注意的是宰相;天下危急,人们注意的是将领。将相和谐,士人就会顺从归附,届时天下即使出现变故,权力也不会败乱。国家的安危就掌握在丞相您和太尉周勃将军二人手中。”陆贾建议陈平与周勃沟通。陈平接受了这一建议,拿出500金为周勃做寿礼,并准备了丰盛的酒席宴请他。周勃也用同等厚礼来回敬陈平。将相二人的交情日益深厚,为后来平息诸吕、安定刘氏天下奠定了基础。(《资治通鉴》卷13)

上和与下和

西汉武帝时,征召官吏和百姓中的贤能到朝廷任职。公孙弘在考试时回答:“对于民众,只要能够从业就不会发生争斗,只要办事合理就不会怨恨,只要遵守礼制就不会暴乱,只要实施仁爱就不会背叛,这是掌握天下的人急需知道的……我听说,气相同就能相互带动,声相同就能相互呼应。君主与道相和于上,百姓与君主就会相和于下(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这就是心和导致气和,气和导致形和,形和导致声和,而声和则与天地之和相互呼应。到了这一步,阴阳和谐,风雨适时,甘露降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禾苗茂盛,瑞草萌生,山丘不荒,湖泽不涸,这是和谐的极致状态。”

当时参加考试的有100多人,考官把公孙弘列为下等。武帝见到公孙弘的文章,将他提至第一,授为博士。(《资治通鉴》卷18)

二虎不相争

东汉初年,执金吾贾复的部将在颍川杀人,被颍川太守寇恂逮捕,在街市上处死。贾复深以为耻,回师经过颍川时对左右说:“我和寇恂并列将帅,他却如此欺侮人。今天我见到寇恂,非一剑刺穿他不可。”寇恂听说后,不想跟贾复见面。寇恂的外甥谷崇自告奋勇,届时带剑随侍。寇恂说:“不能这样,战国时赵国相国蔺相如不畏惧秦王,却受屈于赵国将军廉颇,为的是国家。”于是下令所属各县,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供应米酒。贾复的军队进入颍川,每人全都是两份饮食。寇恂出城在大路旁迎接贾复,随后声称有病返回。贾复想要率兵追击,官兵们都喝醉了,只好过境而去。寇恂派谷崇向光武帝刘秀报告情况,刘秀召见寇恂。贾复先到,听说寇恂来了,想起身回避。刘秀说:“天下尚未平定,两虎怎么能私下相斗!今天我为你们二人调解。”于是寇恂和贾复并肩而坐,都非常高兴,之后同乘一辆车出宫,结为好友。(《资治通鉴》卷40)

五代时,后周大将张永德与李重进关系不和,张永德曾经向周世宗秘奏,说李重进有二心。当时两位将领各自手握重兵,众人为他们的不和深感忧虑。一天,李重进单人匹马来到张永德营帐,神态从容。二人一起喝酒,李重进对张永德说:“我与您有幸共同被皇上视为心腹,做了将帅,为什么要相互疑忌以至于成见如此之深呢?”张永德的敌意消除了,众人心里也踏实了。(《资治通鉴》卷293)

和而不同

东汉光武帝刘秀任命任延为武威太守。刘秀亲自接见他,告诫说:“好好侍奉长官,爱惜自己的名誉。”任延答道:“臣听说,忠实的臣子与人不和同,与人和同的臣子不忠实(忠臣不和,和臣不忠)。履行正道,一心奉公,是臣子的节操;下级与上级雷同,绝不是陛下您的福分。陛下叮嘱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奉召。”刘秀叹息着说:“你讲得对呀!”(《资治通鉴》卷43)

东汉和帝举行朝会,召见诸儒,让中大夫鲁丕与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就儒家经典中的难点互相质疑。和帝赞同鲁丕的观点,散朝后,特意赏赐他衣服和帽子。鲁丕上书道:“我听说,讲解经书的人,只是传述先师的言论,并非发表个人见解,所以不能相互谦让。要是相互谦让,道理就不能明白(相让则道不明),就像规、矩、权、衡,不可以任意变化一样。质疑者的根据一定要明确,回答者的论点务必要清楚,不在人前卖弄华而不实的无用之言,这样道理才会因为精神思想没有过多耗费而愈发彰显。所以遇到意见分歧时,应该各自论说先师的理论,以便广泛把握要义,不因言辞不当而获罪,不让罕见或独到的见解有所遗漏。”(《资治通鉴》卷48)

唐文宗时,宰相李固言举荐崔球为起居舍人,另一个宰相郑覃不同意,再三反对。文宗说:“在公事上不要相互矛盾!”郑覃说:“要是宰相的意见都一样,其中一定有欺骗陛下的人!”(《资治通鉴》卷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