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23766900000017

第17章 变中求变:MOOC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应对之策(1)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国忠

人们越来越深刻感受到: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在网络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接受变化、迎接挑战已然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一、引言

2008年,加拿大学者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Alexander)和戴夫·科米尔(DaveCormier)率先提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这一概念。2012年7月,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家达夫妮·科勒(DaphneKolle)和吴恩达(AndrewNg)创立Coursera公司并联合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众多世界级著名高校,全球性商业化运作MOOC。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具有完整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协调人、话题、时间安排、作业、考核等),所有资源和信息都是开放的,没有人数、时间、地点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偏好使用维基(wiki)、博客、社交网站等多种工具参与学习甚至可以花费较低的成本通过网络修满学分并获取名校文凭。

在世界顶级名校效应及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功运作的合力作用下,MOOC迅速兴起并席卷全球。2013年5月21日,我国清华大学正式加入MOOC,并首次上线四门课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8月10日,上线不过数月的Coursera公司主导的MOOC就已有超过100万的注册学生,遍及全球119个国家,美国占38.5%,巴西占5.9%,印度占5.2%,中国占4.2%。这意味着,热衷在Coursera求学的中国人已超过4万。[1]基于MOOC具有开放性、大规模、即时性、个性化等特点,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有人提出未来世界的大学总共不会超过100所,绝大部分都将被淘汰。这种冲击会对我国大学发展造成影响,当然也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挑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挑战是全方位的。简而言之,包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必要性的挑战,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养的挑战等。

基于此,不少人惊呼:“狼来了!”如果狼真的来了,我们是欣然接受、积极应对,还是视而不见、消极退让?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如果选择前者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我的回答是:变化中求变革。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生”维度

顾名思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恐怕就在于其鲜明的“思想”二字。思想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紧密相连。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生命的教育

“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宏观管理、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成效显著,但在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方面的任务仍然艰巨。影响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的,包括MOOC这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冲击,但更多的可能来自于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偏差。我们经常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没有任何问题,也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之义。但我们往往习惯于把注意力放在前面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上,而对后面的“者”和“人”容易忽视。其实,如果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者”和“人”,那么前面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笔者感触深刻。在笔者对北京某著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素质状况调研的时候,一位大三学生基于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提出北京地铁的残障设施应该全部取消,在场的不少同学对此表示认同。这种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思维反映出把人完全异化为经济动物,其根本就在于缺少生命的认知。试想一下,如果整个社会的重要岗位都是由认同这种思维的人来担任,我们的社会往何处发展?又将冷漠到何种程度?也许社会达尔文主义氛围只会愈演愈烈。

伟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从本质上讲,教育的最高使命就是激活生命。“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2]动物的活动与它的生命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本能与意义的区分。人来自于物,却又不是物;有着动物的生命体,却又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本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是双重的生命体,即物理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物理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善程度,就取决于教育。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语境并不关乎人的生命,而是把教育作为工具。对教育的关注,不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直接需要,间接由培养社会的人来完成,这就是工具主义的教育语境。教育的工具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3]当政治需要的时候,人被培养成为政治人;当经济需要的时候,人又被塑造成经济人。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M.Dallaire)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4]反思一下我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知,难道不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我们自身的课程定位、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是不是有些偏离了大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部分高校,尤其是在一些专业特色类院校的边缘化地位是不是也与此有关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人“何以为生”的课程,更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进行人生思索的课程。生命不仅仅意味着物理生命的活着,更在于精神生命中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日臻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敬畏生命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之义。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生存的教育

人之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不同于其他物的特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看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正是人类的这种对象性活动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有意识性,而非盲目性。生存的有意识性也反映出人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追求真善美成为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同层次的专门的价值教育。价值教育是国际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主要应对现代性价值危机的国际性教育思潮,包括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品格教育、情感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担当这样的角色。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是制度化学校教育系列里他们完成社会化、独立学会生存的最后一站。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为他们的未来生存提供哪些助力呢?我想恐怕应该是思想力。所谓“思想力”,指的是人为了把握自身命运、认清当下处境和未来方向、更好地选择前进道路,而主动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并因此而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影响力。[6]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实现对世俗和存在的超越。当一个人失去了批判和反思能力,对所处的环境处处感到满足,丧失了人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沉溺于动物式的“幸福”与“满足”之时,就容易成为“单向度的人”。可以说,如果没有对现实及其规定性的反思和批判,就不可能有超越,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程就会停滞,个体也会在固步自封中走向沉沦与异化,失去生命的创造力,最终只能是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教育“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③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7]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秘密就在于强大的反思和批判能力。可以说,反思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旗帜鲜明地将老祖宗这一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培养更多具有“思想力”的人,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软实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力”还应成为一种激励当代大学生不断前进、创造未来的“前导性力量”,为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传授这种“大学之道”的当然场域,通过自身的思想力辐射大学生、辐射全社会。大学里面的反思和批判不是为了推卸责任,不是为了情绪宣泄,而是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种种新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当代大学生超越现有的狭隘视野,“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永葆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主动思索和创造另一种可能的生存方式。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生活的教育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教育就是生活。在教育理论中,生活包括两个方面:非日常性的精神生活和日常性的社会生活。近年来,回归生活已经成为教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从日常性的社会生活提取素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需要继续加强的方面,但不能仅仅停滞与此。‘生活’一词不可取生理学的含义,而是指有目的的生活,它表明精神的创造性———最广泛的意义说,它在历史之中创造文化。正是这种生活构成了种种精神科学的主题。”[8]我们经常引用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是指向非日常性的精神生活。“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可能生活”。[9]也就是说,人不仅拥有现实生活,而且能够创造可能生活。所谓可能生活是人根据自己选定的价值理想在精神中建构的生活形式,这种生活形式产生于现实生活之中,又为现实生活提供了目的和意义参照。现实生活永远是未完成的生活,对可能生活的追求同样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10]从本质上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足于现实生活,指向的却是可能生活。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二者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立足现实世界,并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可能生活的发展图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从现实生活世界获取鲜活的素材,但不是为了获取而获取,更不是仅仅为了取悦学生,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和信仰力量导向可能生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也有能力引导大学生在人生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生活情景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让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既生动又深刻,既鲜活又不失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