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23776100000024

第24章 关于战争的近因(7)

一个心理学错误导致了战争的开始。因为预设前提就不对——以为俄国会屈从、也没有其他国家会加以干涉,紧接着一连串悲剧继而发生。为了达到恐吓俄国致其退缩的目的,奥地利和德国在与俄国阻止战争的继续提出的谈判中,表现得相当傲慢。在德、奥再一次确认不用担心会引发全面战争时,态度变得更加恶劣,直到奥地利最后以为可以对塞尔维亚安全发起攻击了。奥地利外交家们认为此举非常明智,但实际愚不可及。因为一旦各国发起干涉,奥地利将没有办法退路。实际情况正是如此,各国最终还是打算出手了。

在德国和奥地利——特别是奥地利,最终发现正是他们自己的强势态度将欧洲整体推向战争之时,态度开始变得收敛而试图力挽狂澜,但事态已经发展得无法挽回。德皇写给俄国沙皇的紧急电报也只是徒劳,主动将事态发展至此的人最终却被形势所困。

宣战之前,到了十一点,既想保持自尊又想树立威望的心态——目前为止的第一动机——渐渐在两国之间消散,产生了新的感情,它叫作怀疑。

就是怀疑在加速各方军备准备,好对敌人出奇制胜。在一场战争中,速度是胜利的重要因素。

奥地利开始武装动员以备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不但是为显示自己的决心,也是为了恐吓俄国。奥地利非常清楚,塞尔维亚这样的小国,其国力早已在前两场战争中透支完毕,而凭自己的常备军足以完胜。

所以,俄国也完全可以认为奥地利是在针对自己发动军事动员,继而开始动员自己军备,来准备应战。

德国不想任何国家赢得自己,于是发了一份专横的照会给俄国,要求俄国解除动员并借此一探俄国究竟。虽然俄国的动员显得稍过鲁莽,但沙皇绝对不可能听从德皇粗暴的命令。于是双方谁也不听从谁,彼此也无法退让一步来妥协,最终只能走向战争这一条道路。

虽然法国真心渴求和平共处,但也无法不跟从盟友的队伍。

英国虽然强烈希望不卷入战争,但因为错误的心理也不得不介入战争。德国参谋长坚信英国会对德国的入侵行为不予理会,所以将神圣的战时条约抛之度外,坚定不移地对比利时发起进攻。这一错误战略早已应该受到谴责,因为此时英国又加入了其敌对队伍中,也不会给德国带来任何益处。假如德国直接取道卢森堡而不入侵比利时,也不会在烈日中耽搁两周,就能更快地逼近巴黎。

所以,我们似乎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想象,假如各国在谈判时多一点耐心,就能避免战争的引发,看起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不过,按照战争的远因来看,我们无法彻底阻止战争的引发,至多推迟战争的开始的时间。因为有太多矛盾存在于德国和其他国家之间。迄今为止,欧洲维护和平所采取的手段是武力解决,这种方式的代价太大,不可能长此以往。

2.这一问题要怎样回答:到底是谁想要发动战争?

我曾在上一章节中提出:就“究竟是谁想要战争”这一问题,毫不夸张的回答是“没有人想要”。实际上,的确没有人想要战争。虽然如此,德皇最终还是宣布开战。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他其实也并不想发动这场战争。

在仔细研究众多资料之前,同很多法国人一样,我也认为是德国在找各种借口以期向我们发动战争。黄皮书收录的文件中,一位知名学者表达了这一观点,还有两位索邦大学的教授也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相同观点——他们呕心沥血的文章依照很多历史学方法,并且正是用“谁想要战争”为标题。

然而,虽然起初我也抱着相同的看法,但是现在某些因素却让我对此产生怀疑并且犹豫再三。也许在未来不可避免英、德之间的战争,但是我疑惑的是:法、俄战争究竟能给德国带来多大好处?当时法、俄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德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大,那么德国为什么还要开战呢?何况假使德国真要开战,原本还有很多更好的时机——前文中我已提到,日本打败俄国且其内部陷入革命混乱的时候,俄国根本没有任何自我防卫的能力,那才是攻打俄国最好的时机。

后来随着对资料的深入研究,我发现并得出这一结论:虽然德国不断加强其战略装备,同时外交态度也非常强硬,但直到真正爆发战争之时,德国并不希望得到这一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认为我是法国唯一持此观点的人。但是,另一些认真研究过历史材料的人最终也为这些证据说服。索邦大学教授维克多·巴希(M.Victor Basch)在《1914年之战》一书中写道:“是的,德国人想要和平,想带来和平,想要一个德国式的和平,想要各国投降而形成的和平。德国并非不惜一切代价渴望战争,尤其不希望主动挑起战争。”)

即使没有这些我引用的外交资料,但对我而言,还有很多心理学事实可以证明以上结论。

首先,最后一刻德皇向沙皇发去电报请求俄国停止行动,并称俄国这一行为会使德国不得不开始动员。德皇甚至提醒沙皇要记得他曾在祖父临终前所发的有关俄德友好的誓言。假如德皇真的准备开战,完全没有必要发出以上言论。所以可以看出这些电报内容可能是真诚的——第一封电报发于爆发战争的前三天,可以确认的是,即使在这么迫在眉睫的时候,德国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参战,还在尽力阻止战争的爆发。

我觉得这封电报是非常有力的一个证明。另外,德国驻俄大使的一番充满绝望的攻击性言论也极具说明性——英国大使在一份文件中提到:

“眼看无法避免战争,他(德国驻俄大使)看起来好像就要崩溃了。他向萨佐诺夫请求能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他能发回德国国内,来作为最后一线希望。”

可以明显看出,这个态度不应该来自于一个经政府指令要发动全面战争的大使所有。实际上,德国外交大臣在和英国大使的某次交谈中也表现过相似感情。这不太可能是勾结一气装出来的绝望,因为他们身处高位又相隔甚远。所以,他们早就没有必要伪装。

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德皇并不想发动战争。可是,宣布开战的的确是德皇本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已在上一章节中给出明确的答案。德皇最担心的是怕德国行动太晚、谈判不成功给予俄国充足的时间进行动员准备,所以改变了军方制定的快速进攻策略。其实奥地利已经开始显示出妥协的态度了,假如德皇能少些疑虑,就可以多些耐心了。不过在最后一刻,周围环境和身边的人还是影响了德皇的判断。

所以,关于“谁想要战争”这一问题的答案也许是“没有人”;但对另一问题“战争的近因是什么”,答案只能是“三国皇帝的互相怀疑”。三者之中疑心最大的莫过于德国皇帝,所以他也应该被认为该对战争负有主要责任,毕竟的确是他最终下定决心宣布开战的。

德国沙皇还应该对鲁汶、兰斯、伊普尔等城市遭遇的屠杀和破坏负责,如果没有他对各德军将领的允许,他们是断断不敢作此行动的。这些都会成为德皇的难以抹去的污点。

在本书中,我花费了数章的篇幅来研究心理学相关问题。因为心理学可以反映人类不同情感碰撞所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能看出这些情感的事情发展。虽然教授学者们都很关心战争的缘由,然而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战争是由种种不可预料的形势所导致的,无论是谁引发了战争的最后爆发,结果都一样。

上面大部分来自于公众的看法。公众不会花费精力去仔细研究究竟是德、俄、奥哪一方想要引发战争,也不会因为外交文件细枝末节的稍微差池而陷入其中,所以反而能看得更清楚。公众发现,德国在耍同样的伎俩,想要将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的做法重现。法国在公共场合大声呼喊:“我们不能让相同情形再度重现!”人民发现无法避免战争的开始,于是纷纷自告奋勇。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的自我看法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德国一直借自己强大实力四处欺横,战争的爆发只是迟早的问题。所以,法国也没必要因为暂时的和平而继续受辱。

(第八章)德国和各国国内关于战争原因的看法

1.关于战争观点的心理因素

就某些德国学者而言,战争起因的缘由和表现出来的整体激烈情绪着实令人讶异。

我将在以下的章节中就一些着名学者的突出表现加以提及。如果能参考我的《观点和信念(Les Opinions et les Croyances)》一书,相信读者对这些观点的起源更能理解。我在书中提到:那些源自集体、情感、神秘主义的信仰与理论证完全不搭边,个人心理源于集体心理的作用。

该书中的某些原则都能在某些现象中有所呈现,我也试图努力说明其中的部分原则。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欧洲战争如此之快地成为了那些原则的鲜活证明。

现在,我会谈到德国国内人民对战争起因的看法。这些看法很能说明问题:说理对于基于暗示和心理感染的信仰完全不起作用;就算拥有最高超的智慧,也无法对一个深受信仰主宰的某个人有所动摇。

表达这些观点的方式很是激烈——这些特征正是表明了某种新信仰,研究心理学是是宝贵的资料。实际上,我们非常惊讶于德国知名哲学家冯特(Wundt)竟然大肆谩骂其他国家,污蔑他们为强盗和杀人犯。

不仅是我,还有很多其他的人,都对这种野蛮暴怒的行为印象深刻。来自克里斯迪亚纳大学的戈拉乌教授虽然身处中立国,但是他也在一场演说中对德国如此卓越的思想家因战争变得不可理喻而表示震惊。在我多年前总结的集体心理规律说明,由他引用如下:即使是最明智的人,在集体心理的包围下也会丧失理智。他以知名哲学家欧肯(Eucken)教授的为例,告诉我们德国是为了履行复兴人类的使命而参战——“我们不仅是为自己,而是为全人类福祉而战。”

上文中,我引用了哲学家冯特(Wundt)的言论,不过下面这段内容更加直截了当:

德国向敌人发起的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就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一场正义和神圣的战争。而法、俄、英所发起的战争根本不能称之为战争。

我们敌国的战争并不可与我们发起的战争相提并论。实际上,战争之所以称为战争,是由于有其自身权利和法则约束。敌国的攻击充其量只是一群厚颜无耻的强盗的手段,而不是正大光明的公开斗争。

戈拉乌认为,一旦发生这种集体疯狂病症,没有多少德国学者可以脱离其中。

2.德国外交家们的看法

自从开战以来,德国外交家们就一直在努力试图证明,虽然是德国政府对外宣战,但战争的真正制造者并不是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