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23776100000033

第33章 德国在作战时用到的心理战术(2)

各种恐吓威胁的手段——德国总指挥部运用了所有办法,只要能达到使敌军士气削弱的目的,例如夜袭、窒息性气体、空投炸弹等。实践证实,用气球投掷炸弹的方法只会削弱敌方的士气。在英国舰队疏于防范的时候,利用巡洋舰载着炸弹,并向英国沿海小镇投掷——这就是心理效果最显着的行动之一。其实,这种行动具有很大的危险,在路上遭遇英国战舰的概率很大,或是敌军发射鱼雷,将军舰击沉。但是德军依然采取了这一非常重要的行动。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可知:英国原计划向法国增援六十万军队的计划在这次袭击后破灭。

英国人其实被吓坏了,对于这种恐怖经历,他们从未领略过这种滋味,即使在拿破仑时期。他们担心本国的安危,因此将一部分准备派去欧洲大陆作战的军队留下来。所以说,少了六十万的敌军是几艘巡洋舰的损失风险换来的。

就是说,“卢西塔尼亚号”沉船事件与轰炸英国海岸一样,都是一场心理战,是同一性质的行为。但是,在击沉“卢西塔尼亚号”时,在死亡的乘客当中,绝大部分是美国人,这是德国始料未及的。因此,美国人对此十分愤怒,促使美国参战的原因大概就是如此,从而,德国失去了屈指可数的朋友——美国。

突袭——相比较于其他战术,德国人更喜欢用突袭,所以他们经常夜间袭击。

“强大的力量并不会让人感到害怕,让人恐惧的往往是那些未知的力量。现实存在的危险不会让人畏惧,怀疑才是人类畏惧的来源。黑天容易让人害怕,是因为在黑夜中,预料之外的事发生的可能性很高。”

这是一位军旅作家的看法。

相比之下,协约国却把突袭在军事战争中的重要性抛之脑后,特别是攻达达尼尔海峡的时候。假如,在土耳其宣战的第二天就马上开战的话,获胜就绝非难事,原因是,任何一个国家在遭受多国袭击时,都没有能力同时抵挡,包括土耳其。就哪个国家拥有君士坦丁堡这件事,协约国就耗费大量的时间,以至于他们没有同时袭击土耳其。做这么无用的事,只能导致土耳其得到了足够的时间准备战争。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一家英国报纸客观地报道:英国和法国对此并未上心。

另一种突袭方式——在两国正处于和平时期时,迅速进攻敌国,这种方法也可以削弱敌军的士气。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时,保加利亚对其盟国希腊和塞尔维亚的入侵就是典型的例子。但却失败了,因为保加利亚不仅对自己的实力估计失误,而且希腊和塞尔维亚军队的将军也积极应战,并发起反攻,这使保加利亚的进一步突袭受创,反而致使保加利亚的军队丧失了士气。相信自己没错,但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实力过大就会造成以上的那种结果。敌人的每一步都在预料之中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因为实际情况与设想有很大的距离。

就现代战争中心理战术这个论题,我就先谈到这里。在这一节,就使用心理战术所能达到的效果,我已向大家展示过了。再强调一下,在战争时,任何物质的运用都是为了心理战术做准备,以达到影响敌军心态的目的。

(第二章)德军在战争中的原则

1.德国战俘日记中对德军烧杀抢掠等行径的证据

在这一章中,我要列举能够证明德军烧杀抢掠罪行的例子。

我们不容易描述事情的真实性,原因是,德国人对于这些持否定的态度。但是,来源不同的证据特别多,可以互相证明对方的真实性,因此,这些证据都是有存在价值的,不能完全否定。而且,在德军一名战犯的日记中清楚地记录着许多德军的罪行。

所以,证据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证据的来源。例如,在宫殿的浮雕上清楚地记录着亚述君主的罪行的场景——他令囚徒们挖出自己的双眼。同样的,德军战犯的日记也有着相同的作用,大概在当时,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判定他们罪行的依据。在未来,德军所犯下的罪行一定会被揭开,人们就会知道,德国对比利时牧师的指控这件事就是捏造的。

我们将详细了解德军的残暴行为,先来看看德军的日记本,我从中挑选了最具有说明性的事件。在1915年1月1日《巴黎评论》上,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

“1914年9月3日,在索姆(马恩河)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整个村庄被摧毁,法国民众连同所在的房屋被活活烧死,无一幸免。”

在一个叫撒克逊的日记中记录着:

“8月24日,我军焚烧了一个叫‘阿登’的小村庄,那个小村庄曾经非常美丽。我认为,不该这样做,村民是无辜的,他们什么都没做,但有一个士兵说,骑自行车摔倒的那个村民是在骗我们,他想借机扣动来复枪的扳机,所以,我们对整个村子的民众进行扫射,之后又放火烧村子。”

还有一件:

“我们杀掉屋里的人,烧了房子。屋中住着两个男人和他们的妻子,还有一个18岁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和女人都是被刺死的。他们什么都没做,他们是无罪的,我可怜他们!”

在另一本日记本中写道:

“8月25日(比利时),枪杀了300个平民,我们命令那些还活着的人为死人挖坑,那些可怜的女人们!”

因为一些士兵没有残暴地对待他们的战俘,所以,在8月25日,第五十八旅的司令——斯坦格将军下达命令:

“从今天开始,必须杀死所有的战俘,从今往后,不管他们怎样,是受伤也好,或是武装人员也好,或是民众也罢,一概枪杀。就算战俘有一个大型军团那么多,他们也不能活着。绝不让任何人逃离我们的枪口。”

日记中的其他片段也曾刊登过。

“在8月23日那一天,有三个自称是狙击队的士兵被我军逮捕,他们站成三排,只需一枪就可以打穿他们三个。征服了默兹之后,我们摧毁了这座城市。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到处都是尸体,惨不忍睹,房屋也都不复存在了。一些人藏在角落里和修道院里,企图逃脱死亡,结果被我们发现之后无一幸免。”

保罗·哈扎德是一名翻译官,许多德军战俘的日记就是他翻译的,以下是我从中摘录的:

“在8月18日,大概有五十个村民死在我们枪口下。”

在另一本日记上:

“在8月25日的晚上,我们残忍地杀了几个平民。我们烧了全部的村庄,什么都没有了,那时的比利时惨不忍睹。首先遭殃的就是教区神父;而牧师们也都死了……”

这种罪行是由德国士兵口中说出,证据确凿,无法推翻,尽管德国始终不承认。

2.德军残忍行径的其他证据

与上述的事情相比,虽然官方文件中记录的军事行动的来源不同,但也是可信的,所以我也会摘录其中的一段。以下是有关迪南大屠杀的官方报告:

我们先抢夺了村民的财物,之后,又焚烧了村民的房屋。很快,这个镇子就变成红色的了。换句话说,迪南完全消失了,一千四百多户的小镇只剩下两百户了。

……在迪南大屠杀中,被杀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大概有700个被杀的人的名字有记录,名单在委员会手中。其中,被杀的不只有成年人,还有73个女人和39个小孩子,他们最小的只有6个月,最大的也不过15岁。

迪南大约住了7600人。每个家庭都至少死一个人,最惨的是,有的家庭竟然都死了,无一幸免。

在1914年11月30日的《泰晤士报》上,德军在迪南的一些骇人听闻的暴行也有记录:

“一些人的全家都被枪杀了。而且,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上百名民众置于两挺机关枪的枪口之下,在露天之下把他们都杀了。”

不仅如此,德军在对待战俘上更是残忍,这是1914年12月31日《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

“9月6日,我们抓住了一个叫巴克兰德的骑兵。把他绑了起来,并剖开了他的肚子,用德军士兵的刺刀。在桑布尔维耶,我看见德军把一个法国军官绑在了一棵树干上,把他的四肢分别绑在四匹马上。一声令下,在马儿奔跑的同时,这个人被分成了四份!回忆当时的场景时,现场目击者仍然战栗不止:‘我亲眼目睹了他被分成好几个部分。’”

德军在比利时创造的众多罪行中,残忍的罪行不计其数,其中属对鲁汶的洗劫和对其居民的大屠杀最为灭绝人性。对此有许多的报道,但一个名叫“福格利斯特”的瑞士民众的讲述最为吸引我,因为他那时就住在鲁汶。在官方文档中,记录着的德军一些残忍的行为,我们无法理解,大概只有变态的虐待狂才能理解。以下是从1915年5月5日的《日内瓦日报》中摘录出来的:

德军筹划了大屠杀和大火,到了时间,一下命令,大屠杀就开始了。当时的情景非常可怕,让人无法想象,德军喝了好多酒,醉得像一坨烂泥一样,他们的行为令人发指。福格利斯特先生从几个军官的交谈中听到:‘……把一切都消灭,杀光民众。’我们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到底有多少人被杀,但在当时,在鲁汶居住了四万三千人,而现在活下来的就只有不到两万一千人。

福格利斯特先生保留着一些能够证明德军罪行的依据。在鲁汶大屠杀中,从来没有过的恐惧萦绕在人们心里。

关于官方文档中收集到的一些德军行为,只有虐待狂心理才能予以解释:

在某地,德军枪毙了182人,还活埋了一个年轻人,他们把他的头埋在土里,把他的腿放在坟墓外。除此之外,他们还把一个比利时战俘的双手放在锅里煮了。

德军想要寻找一个有利于进行大量屠杀的地方,就带着一群狼狈的妇女、农民和哭泣的儿童。一段时间后,他们还会停下,让他们以为已经到了要杀他们的时候了,以至于他们悲伤地告别拥抱。但如果德军不满意,他们就还得跟随着德军走。在走的时候,他们还遭到了普鲁士人的鞭打,被来复枪枪头指着走。到了最后,在一名军官的命令下,他们排队站好,旁边的士兵放低来复枪枪口,并瞄准目标,之后便轻蔑地说了一句:“再最后看一下你们美丽的祖国吧。”

德国人并不承认他们的罪行,为了替自己开脱,他们说是那些平民先开的枪,但是这种借口真是荒谬。瑞赞诺夫先生在他的一本书里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在1915年8月1日的《两个世界月刊》中,摘录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在书中,瑞赞诺夫先生并没有过多地说明民众对此的愤怒,反而,他讲述了有识人士的看法,包含各个阶层,尤其是一些德国军官对他们行为的悔恨。

不仅是这样,德军士兵还会强奸女性,并且还是面对着受害者亲人,这时,如果亲人们反抗,哪怕只是一点行为,那他们就立刻被杀死。对于他们的做法,德国人是无法抵赖的。德国人人性的残暴虐待在这时充分地体现出来。

德国人具有无比残忍的天性,这一点在所有德国参与的战争中都有体现。惠灵顿将军所统领的德国军队曾经在英国担任要职,攻打过拿破仑,以下是1807年他对于德国人性的讲述:

“德国军队里的人都一样,从将军到鼓手。他们全部都是一帮人性丧失的人,完全的虐待狂,都是变态。他们到处抢夺、杀害并虐待平民。这一点我向你保证。”

所以,德军令人发指的行为源自德国人祖传的天性。说到德军入侵比利时这件事,这与十几个世纪以前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入侵如出一辙。在十几个世纪以前,德国人养育了过多的孩子,进而发觉自己的国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出现了人口过剩的情况。所以,德国选择占领邻国的土地,以解决这个问题。曾经,罗马人几次大量杀害这些入侵者,但与这相比,还远远不够。在历史上,数万名德国人被普罗布斯大帝下令处死,但这对德国人肆意地毁坏高卢战争的宏伟纪念碑没有影响。而且,在一百年之后,德国人捣毁了高卢、西班牙和意大利。德国人还不仅仅满足于此,发誓要让德国的铁蹄遍全世界,就像以前侵略罗马帝国那样。

如果不是德皇威廉二世下令,鲁汶、兰斯和阿拉斯的宗教纪念碑到现在应该还是完好无损的。德国皇帝对天主教的怨念很深,这一点正好说明,在早年,他的亲戚改信了天主教,在给他的信中,德皇威廉二世对此就大肆不满。“我恨天主教,即便是你所信奉的,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摧毁天主教。”

德皇威廉二世在他的一次演讲里说道:

“尽管别人告诉我对天主教要怀着无比敬仰的心,但是,在我看来,那些天主教教堂就是用来亵渎上帝的。他们是没有礼貌的,竟然忽视上帝,去信奉所谓的圣人,在拉丁迷信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取代神只的白痴。在兰斯大教堂,法国国王就是神,但是,事实上,他们每个人都是通奸者。在兰斯大教堂的展厅里,这些皇帝雕像的位置居然高于上帝,真是荒唐至极。

“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下,我们被教育要符合自己的民族身份,所以,当我们说到教堂时,就一定要憎恨那迷信的天主教。”

这刊登在1914年10月3日的《法兰西》杂志上。

所以,德国人对古代教堂的憎恨由此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