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02

第2章 软体动物的祖先是个谜

软体动物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软体动物祖先、腹足纲、双壳纲、掘足纲、头足纲、单板纲、多板纲、无板纲

导读:

目前,人类记载的软体动物种类的数量已经达到13多万种,仅次于节肢动物的100多万种,位居所有动物种类数量的第二名。根据生理特征、形态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种类众多的软体动物分为7个纲:腹足纲、双壳纲、掘足纲、头足纲、单板纲、多板纲、无板纲。双壳纲的成员都生活在水中,大部分在海洋中。而腹足纲的成员遍布于海洋、淡水及陆地,以海生最多。其他纲的成员都生活在海洋里。

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到今天,已经历经数亿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无数次的巨变,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不断地进化以适应新环境。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在地球上消失的生物比比皆是,其中最让我们为之惋惜的当属恐龙。

今天还依然活着的生物,大多都是经过世世代代不断地进化才得以存活下来的。这些生物的外貌、器官功能等与它们的祖先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这给那些研究生物进化史的生物学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软体动物的进化史研究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谁才是软体动物的祖先,生物界有很大的分歧。一类观点认为,扁形动物是软体动物的祖先。扁形动物是最简单和最原始的三胚层动物,它们的身体扁平,且左右两侧对称。三胚层动物是指成体的构造是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的动物。

扁形动物和软体动物在形态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它们的背侧没有脊柱。绝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和所有的扁形动物一样,身体两侧都是对称的,只有少数的软体动物的身体不是两侧对称的。仅以外部特征相似就说扁形动物是软体动物的祖先,看起来似乎有些牵强附会,所以遭到了很多生物学家的质疑。

另一类观点认为,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的祖先在进化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它们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一类进化成了环节动物,另一类进化成了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在生物的进化史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它们的成员大多都有多个体节、发达的头部以及不分节的附肢。而软体动物的进化相对来说就低了一些,它们大多是一些不善于运动的动物,很容易成为其他动物捕食的对象,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它们就产生了可以保护自己的外壳。一旦有敌人靠近,它们就会关闭外壳或将柔软的身体缩进外壳里。这样一来,其他动物就拿它们毫无办法,除非将它们的外壳给咬碎才能吃到它们,但是,具有如此锋利牙齿的动物并不多。部分软体动物还具有特殊的外套膜,是所有环节动物所不具备的。此外,软体动物在进化的时候头部大多退化或不出现了,所以我们平常很难找到它们的头。

尽管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它们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和很多种类的环节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时候都会首先发育成担轮幼虫。担轮幼虫体型非常小,身体圆而透明,并长有可以帮助它游泳的口前纤毛环。另外,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发育都必须经过螺旋式卵裂,并且它们都有次生体腔和后肾管。从这些方面来看,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属于同宗近亲。

以上两种观点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是,大部分生物学家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