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31

第31章 昼伏夜出的虎斑宝贝

虎斑宝贝又叫做黑星宝螺,是腹足纲宝螺科的软体动物。它们体长在38~134毫米间,属于大型宝螺。

虎斑宝贝的贝壳既坚固又大而重,背面膨圆,底部扁平,有的有些微凹。壳缘位于壳的上半部,呈长形并且隆起,表面镀有一层珐琅质,因此十分光滑并且富有光泽。从贝壳的背面到壳缘,主要以白色或浅褐色为底色,上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壳面的背线是浅黄色,腹面则为白色。外壳花纹分为两层,上层的颜色介于浅红和深褐色之间,下层则为浅蓝灰色。这样的双层花纹使得表面斑点显得很为拥挤并且常常会融合在一起,其中上层的斑点周围通常为黄褐色。

虎斑宝贝的外壳分为内唇和外唇两部分,内唇齿较细且长,但最下面的四枚齿则大而短,齿间的缝隙较大,强度也较弱,外唇齿则短而厚。体螺层的壳口狭长,在壳体背面的中央线上呈一条缝状,总长度几乎和壳长一样。两唇很厚并且朝内翻卷,唇缘非常厚,并且边缘长有齿纹,壳口并未长有圆片形的盖。成年的个体螺旋部很小,一般都藏于体螺层中。虎斑宝贝的吻和水管都很短,外套膜和足部则较为发达,并长有外触角。平时外套膜会将贝壳整个包被起来,遇到危险时则会将整个身体都缩回到壳里去。

虎斑宝贝多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比如说菲律宾群岛,我国的广东、海南、西沙群岛,我国台湾省的北部、南部和东部等。

它们通常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的潮间带低潮线附近的岩礁质海底,在潮水退去之后,有的藏身于礁石下,有的躲在珊瑚礁缝隙或洞穴内,也有的潜伏于藻类丛中。虎斑宝贝行动缓慢,十分惧怕强光,白天时通常潜伏在洞穴或岩石下,只有在黎明或黄昏时才外出觅食。

虎斑宝贝属于肉食性动物,多以海绵、有孔虫、藻类、珊瑚虫和其他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捕猎后用齿舌来吃掉猎物。

虎斑宝贝属于雌雄异体动物,每年的3~7月为它们的产卵季节。雌性虎斑宝贝通常会将卵产于洞穴、空贝壳或是阴暗的地方,在产卵后仍会卧伏在卵群上进行保护,直到小虎斑宝贝孵化为止。

刚孵化出来的小虎斑宝贝壳小、极薄、透明,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其上翻的外套膜源源不断地分泌石灰和珐琅质,它的壳体就会不断增长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