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32

第32章 外来入侵者——福寿螺

福寿螺是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螺壳外观呈螺旋状,颜色根据环境和螺龄的不同而不同,上面分布有若干条细纵纹,并带有光泽。福寿螺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其中前触角较短,后触角较长,在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在螺体左边有一根粗大的肺吸管。成年个体贝壳较厚,高约7厘米,幼年的个体贝壳则较薄。在其贝壳的合缝线处,有一条浅沟,壳脐深且宽。

福寿螺喜欢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环境,多栖息于池塘边的浅水区,有时浮于水面,有时吸附于水生植物的茎叶上,离开水也能够短暂存活。在干旱季节,它们可以在湿润的泥土中度过长达6~8个月的时间,当水源充足时便会再次活跃起来。福寿螺的最佳生存水温为25℃~32℃,如果水温超过35℃,则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超过45℃或是低于5℃都会死亡。

福寿螺为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比如说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带有甜味的食物。有时也会吞食水中的动物腐肉,若是食物出现短缺,还会食用漂浮在水面的微小物质。但是在饥饿的状态下,成年福寿螺也会食幼螺和螺卵。

福寿螺为雌雄异体动物,每年的3~11月为它们的繁殖期,其中以5~8月最为旺盛。雌螺在交配后会爬到距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或水生植物的茎叶上进行产卵。卵为圆形,直径2毫米左右,呈粉红色,粘连成块状。雌螺每次约能产200~1000粒卵,产卵结束后便返回水中,时隔3~5天后,会再次产卵。雌螺一年内约能产卵20~40次,产卵量达3~5万粒。受精卵孵化需要10~15天的时间,孵化后的小福寿螺可直接进入水中生活。

福寿螺的繁殖共分为三代,第一代幼螺在出生93天之后即可以产卵,经过9天的孵化期,会孵出第二代幼螺。第二代幼螺出生63天后方能产卵,经过11天的孵化期,孵化出第三代幼螺。三代福寿螺交叠成长,其中第一代雌螺平均能繁殖出3000多只后代,孵化率高达70%。第二代雌螺平均每只能繁殖出1000多只后代,孵化率约为59%,繁殖力极强。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后作为高蛋白质食物被引入我国广东。但由于养殖过度而被大量遗弃和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湿地。福寿螺食量极大,能啃食水稻等农作物,其排泄物还会污染水体,大大威胁了入侵地的水稻生长和湿地中的其他贝类,破坏了食物链的构成,是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者。

此外,福寿螺体内藏有管圆线虫等寄生虫,这种寄生虫若经由福寿螺进入人体,则会导致人体感染管圆线虫病。管圆线虫进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脑膜炎症。一旦食用生的或是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就有可能被感染这种病,使人体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严重者甚至于导致痴呆和死亡。因此平时在食用福寿螺时,一定要彻底加热,杀死管圆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