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07

第7章 既有水生又有陆生的腹足纲

据生物学家推测,腹足纲动物最早出现在早寒武世(距今5.7亿~5.4亿年),到了中寒武纪(距今5.4亿~5.23亿年)、晚寒武世(距今5.23亿~5.05亿年),开始逐渐繁盛起来。

在奥陶纪(距今5.1亿~4.38亿年)时期,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所有海洋无脊椎动物达到鼎盛时期,腹足纲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种类。当时,腹足纲的成员遍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的海洋中。到了石炭纪(3.6亿~2.86亿年),海洋里的腹足纲动物才开始向淡水和陆地转移。

如今,腹足纲的成员种类数量已经达到6万~8万,成为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纲。无论是在海洋或淡水中,还是在陆地上,都能找到腹足纲成员的身影。我们知道,生命起源于海洋,所以水生的腹足纲成员要远远多于陆生的腹足纲成员,而海生的腹足纲成员则多于淡水生的腹足纲成员。据生物学家统计,生活在海洋中的腹足纲成员有3万多种,生活在淡水中的成员有5000多种,生活在陆地上的成员有3万多种。

腹足纲动物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有一个螺旋状的贝壳,因此,又被称为单壳类或螺类。腹足纲的贝壳有很多螺层构成,在各个螺层之间还有一条深浅不一的缝合线。不同种类的贝壳的螺旋方向有所不同,多数为右旋,少数为左旋。这类软体动物的头部和脚部两侧对称,但是内脏团和贝壳一样都是螺旋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它们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的扭转,才导致内脏扭转并变成螺旋状的。

腹足纲动物相对于其他软体动物来说,进化得比较先进。它们大多有发达的头部,头上还长有眼睛和触角。在它们的口腔底部长有角质齿状咀嚼器——齿舌。齿舌上大约有数千个微小的牙齿,在摄取食物的时候会前后伸缩,像锉刀一样将食物磨碎,然后吃进口腔。腹足纲动物体内含有唾液腺,但是没有任何消化作用。真正起消化作用的是它们极其发达的肝脏,因为肝脏能分泌酸酶和蛋白酶。

腹足纲动物的脚都十分发达,不但长有可以分泌黏性液体的足腺,而且还长有很多肌肉质,比较善于运动。该纲的一些成员可以在水底爬行,有些成员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在爬行的时候,它们都是依靠肌肉质的收缩来推动身体前进的。

腹足纲动物既有雌雄异体,也有雌雄同体。对于那些雌雄同体的动物来说,它们的性别是不固定的,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当妈妈,在另一段时间内当爸爸。

由于腹足纲的种类众多,所以,生物学家又对它们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类,将它们分为3个亚纲:前鳃亚纲、后鳃亚纲、肺螺亚纲。

前鳃亚纲的动物既可以生活在海洋当中,也可以生活在淡水当中,它们体外长有发达的贝壳,头上只长有一对触角。前鳃亚纲的动物为雌雄异体。其中包括鲍鱼、马蹄螺、玉螺、虎斑宝贝、水字螺、荔枝螺、织纹螺等。

后鳃亚纲的动物只生活在海洋当中,它们的贝壳都不发达,有的有内壳,有的贝壳已经退化,有的甚至没有贝壳。它们有些长有2对触角,有些长有1对触角,有些并没有长触角。这类软体动物为雌雄同体,且可以在不同时期变换性别。其中包括海兔、拟海牛、蓑海牛等。

肺螺亚纲与前鳃亚纲和后鳃亚纲的动物都有所不同,它们没有呼吸器官——鳃,所以只能依靠肺囊呼吸。它们不但可以在水中生活,还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它们虽然长有贝壳,但是贝壳上却没有盖,所以无法闭合。这类软体动物为直接发育,它们的胚胎可以不需要经历幼虫发育时期,而是直接成为成熟个体,其中包括菊花螺、萝卜螺、圆扁螺、华蜗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