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08

第8章 两片贝壳闯天下——双壳纲

双壳纲的动物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长着两片大小相同且左右对称的贝壳。因此,人们才称它们为双壳类。此外,它们还都具有瓣状的鳃,所以双壳纲又被称为瓣鳃纲。它们的头部在进化的过程中已经消失了,所以也有人称它们为无头类。

双壳纲的动物们都生活在水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它们的分布非常广,即使从赤道到两极的咸化海和淡水湖中都有它们的踪迹。目前,双壳纲的种类数量约有2万。

双壳纲贝壳的壳顶位于贝壳的中央,不但向外突出,而且向前方倾斜。在壳顶周围还长有圆环状的生长线。两片贝壳上面的齿和齿槽互相吻合,所以它们才能够紧紧地闭合在一起。

双壳纲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足呈斧状,所以还被称为斧足类。它们大多不擅长运动,所以经常隐藏在泥沙当中,有的还将身体固定在特定的物体上。不过,它们斧状的足非常厉害,不但可以凿穿树木,还可以凿穿坚硬的岩石,它们大多的时间就居住在自己凿出来的洞穴中。

双壳纲动物取食的方式有两种:沉积取食和过滤取食。无论是沉积取食,还是过滤取食,都离不开鳃。

通过沉积取食方式的双壳纲动物有云母蛤、湾锦蛤等,它们都是比较原始的一类,长着一对小双栉鳃,双栉鳃上的两侧都长有鳃丝,鳃丝上长满了能够摆动的纤毛。当鳃丝和垂唇表面上的纤毛同时摆动时,水就会从动物身体的前端或腹缘进入体内,再经从身体后端流出体外。

在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它们嘴的两侧出现了唇须和唇瓣。在取食的时候,它们首先会将唇须伸出贝壳外,伸向沉淀物,并用唇须上的黏液将食物粘住,并送到唇瓣上。唇瓣能够对大小不一的食物进行筛选,大的食物将会被送到外套腔里,被水冲走,而小的食物就直接被送进了嘴里。

如今,所有的瓣鳃类以及少数的原鳃类都是通过过滤取食方式进行取食的。这类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部分器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起呼吸作用的鳃最后变成了滤食器官。从此,鳃不再用于呼吸,而是改用于过滤食物。鳃发生的最大变化是鳃丝从原来的三角形逐渐地向两侧延伸,最终变成W形。此外,在鳃丝的表面还有很多长短不一的纤毛。这种经过进化的鳃被称为丝鳃。而有些进化更加复杂的鳃,表面成网格状,被称为瓣鳃。它们在取食的过程中,首先会摆动鳃和外套膜上的纤毛,水就会从入水管或后端腹缘进入外套腔,在鳃丝纤毛的作用下,水又经过鳃腔内,并从出水管流出。当水携带着浮游生物等有机物经过鳃上的纤毛时,纤毛会对食物进行初步的过滤。接着,微小的食物会被前纤毛送到食物沟内,再从食物沟内进入嘴里和垂唇。垂唇也有过滤作用,较大的食物会因为无法通过垂唇而被排到外套腔中,然后通过闭壳肌的张开和闭合而排出体外。

对于双壳纲的动物来说,大多数都是雌雄异体,只长有一个生殖器。

双壳纲又被分为三个目: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

列齿目动物都有两个发达的闭合肌。它们成员的鳃有些不同,有的为盾鳃,有的为丝鳃。其中,湾锦蛤、蚶就是列齿目的成员。

异柱目动物的后闭壳肌相当发达,而前闭壳肌有些动物不发达,有些动物已经消失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有贻贝、马氏珍珠贝、牡蛎、栉孔扇贝等。

真瓣鳃目动物的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都十分发达。在中国发现的真瓣鳃目的成员达50多种,它们的成员包括珠蚌、文蛤、海笋、船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