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
23945000000034

第34章 韩剧里送礼物会送排骨

关键字:农产品保护;补贴政策

随着韩剧在我国的热播,许多人开始从中了解韩国人的日常生活。很多人会发现剧情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韩国,排骨被当做馈赠亲友的一份大礼。如果送主人猪肉或排骨,对方就好像收到超贵重的体面礼物,十分开心,会很夸张地表示感谢。甚至是一些住豪宅、家里开着好几辆车的富裕家庭也不例外。而且还有一个格外需要注意的细节,许多人在收到此类物品甚至在普通菜市场购买农产品时,都会不厌其烦地问一句:“是国产的吗?”只有是韩国本土生产的才表示满意。韩剧刚开始播放时,许多人都以为这是为了剧情需要设定的,但是,随着近年韩国影视作品的大量引进,才发现只要涉及农产品,情节就如出一辙。

如2011年热播的《松药店的儿子们》电视剧,其中媳妇为了与婆婆缓和关系,购买了蘑菇作为礼物。在我们看来,蘑菇简直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外面有精致的木头箱子,里面还小心翼翼地铺着软软的稻草,而且看那个箱子的大小都放不下几个蘑菇。婆婆收到蘑菇后,惊叹着把蘑菇拿出来闻了又闻,并说着些“不应该买这么贵重的礼物”,“媳妇真是有心了”之类的话。小姑子也在旁边说:“妈妈真有福气”。在这部电视剧中,出现了几处在超市买肉的场景,一定要问清是韩国本土生产的才进行购买。

这在我们看来也许不易理解,韩国属于“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达国家,为什么拿排骨当厚礼送呢?而且为什么一定要买国产的?是国产的便宜,为了省钱吗?看来确实需要认真分析一下其中的奥秘。

由于韩国主要是山地,没办法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各种农产品产量较低。韩国粮食等农产品的自给率严重低于正常标准的国家。数据显示,韩国是世界第三大粮食进口国,粮食自给率仅为27%。

在韩国生活了较长时间的人发现,韩国的肉类价格很贵。一般来说,买一小箱肉,换算成人民币至少也要1000元左右(依据2010年物价与汇率)。部位不太好的猪肉,一公斤也要170元人民币左右,普通人平日里吃肉要精打细算。于是有人说:“在韩国买5公斤高档牛肉的钱在中国可以买一头牛了。”甚至有“买了排骨就没钱交保险”的夸张说法。

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韩国人信奉“身土不二”,认为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就应该吃这块土地上产出的东西,这样才符合韩国人的身体特质,因此,一切消费品都要坚持选用国货。

大韩商工会议对1500名消费者展开了有关“消费者购物偏好度实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3.8%的人回答“就算价格更贵,也更愿意选择国产食物”。

因此,尽管韩国的国产牛肉比进口牛肉要贵约一倍,人们还是坚持购买国产牛肉。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韩国政府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市场比较封闭。缺乏价格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导致韩国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农民种植农产品的利益驱动愈来愈弱,最终导致肉类价格居高不下。韩国统计厅曾经比较了34个国家的牛肉价格,结果显示,韩国牛肉价格最高,其后依次是日本(东京)、瑞士、挪威。

在韩国,1袋10公斤的大米卖到250元人民币左右,1公斤桃子150元人民币,1公斤橙子80元人民币,1公斤猕猴桃70元人民币,1公斤西红柿价格在35元人民币左右。韩国劳工组织的一份统计指出,韩国的苹果和土豆价格排在世界第二位,一个苹果要卖十多元,比美国(第11位)分别贵77%和110%;牛奶价格比美国贵两倍;猪肉价格每公斤13.1美元。

所以,总体而言,主要因为价格等原因,韩国人就会把排骨当做礼物。

日本和韩国的农业情况非常相似,政府对农业实行了全面的补贴保护政策,因此,两国的农民都有着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为了发展农业和保护农民利益,一直以来,韩日两国的农民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并逐渐成长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1961年,韩国成立农协中央会,主要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服务。1990年成立的全国农民会总联盟则替农民发出更多声音,以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更多关注。无论是韩国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还是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贸易协定,只要涉及韩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等问题,全国农民会总联盟都会组织示威进行反对。日本各地农村都成立了“农业生产协同组合”(简称“农协”),还有全国范围的“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农协”利用遍布全国的组织为农民提供较为安全的交易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信息准确,加之推行订单生产,即农户在播种的时候就已经签了包括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价格等内容的合同,从而避免了盲目生产,因此,日本的农民基本上没有出现白菜、土豆等产量突增没地方卖而烂在地里的现象。

农业是个弱质产业,不仅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也不例外。首先,农业的弱质性表现为对自然的高依赖。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因此,天气、虫害等自然条件对传统农业的影响非常大。而且生产周期长,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农民往往来不及反应。农产品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很小,容易形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农业经营者都比较分散,家庭经营的模式在进入市场时,面对买方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加之基础薄弱,决定了农业的弱质性和落后性。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加之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有足够的资金补贴农业,因而普遍给农业以高额补贴,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农业发展的目的。

除韩国、日本外,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也都对农业实行高补贴,如美国、欧盟等。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占全国2%的农业人口在养活3亿美国人的同时,还大量向其他国家输出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等多种农产品。这除了得益于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农业科技之外,巨额农业补贴也是其农产品走遍世界的重要原因。补贴方式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补贴范围还扩大到了其他所谓的专业农作物,如水果以及蔬菜等。如休耕补贴就是本着农民(包括农场主等土地所有者)自愿参与的原则,由政府补贴,农民实施10~15年的休耕还林、还草等长期性植被恢复保护。

巨额农业补贴直接促进了美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但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美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的不满。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了农业补贴后,美国农户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将农产品向世界市场出售,增强了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对其他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国造成威胁,减少了这些国家农产品的销售额,同时,对农产品进口国造成压力,不利于这些国家自身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