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话闽商
23954600000019

第19章 海上丝路明月生 借风出海任西东

八山一水一分田,

欲就耕作地无闲。

棹头东去面大海,

有无相通赚得钱。

福建是个有着移民传统并最早与海外发生关系的区域之一。《山海经?海内南经》有“闽在海中”一说,原文是:“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有学者认为当时的海岸线,东瓯(今浙江南部,其中心在温州一带)与西瓯(闽故地――今福建大部),大体上是处在海岸线的中部。闽江口的福州市古称“冶”,然而最早称“冶”的却在浙江温州附近,这是“闽在海中”的意思。从《山海经》中“闽在海中”的描述,到东冶港、甘棠港的百舸争流,古时的福州港早已成为对内连通南北,对外招徕“番舶”的重要港口。福建先民具有海洋文明的禀赋,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因此,明清以来的福建海商成为闽商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明以来的福建商人主体是由海商与旅居海外的侨商构成的。

明朝末期,短暂开海以后,中国海商――海盗集团是一种民间成长起来的向外扩张的力量,它以西方的形式迎击西方扩张浪潮,竞逐海上,势力不断扩大。中国海商、海盗合为一体,是中国内陆政权的迁海政策与西方扩张竞争压迫下的产物。16至17世纪间,南中国海一时出现了许多海盗海商团伙。1628年,荷兰驻台湾地区总督彼得纳茨写信向巴达维亚求援:“(我们)没有船舶能出现于中国内地沿海区域,一官(郑芝龙)完全控制了这些地区……”

类似彼得?纳茨的哀叹一直持续到1840年,直到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的国门。在清朝政府取代明朝之后的200年时间里,在福建沿海一带的商业贸易只能转向东南亚。

在辽阔的太平洋与印度洋怀抱中的陆地上,居住着数量巨大的福建侨民,他们是纵横于福建沿海一带的商业贸易力量。孙中山先生在伟大的著作《建国论》中盛赞郑和:“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人忧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

这种商业力量,对海外闽商的影响是巨大的。18世纪中期开始,闽商在东南亚各国形成经济实力强盛的福建商帮。至今这100多年间,福建商帮中涌现出一大批商海风云人物。这其中,有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被称为“万金油大王”胡文虎;有印尼华商、东南亚首富,集“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于一身的林绍良;被誉为“世界糖王”,后因香格里拉酒店而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马来西亚郭氏集团总裁郭鹤年;世界福州十邑同乡联谊总会会长、印尼材源商集团董事主席,被誉为“船王”“木材之王”的黄双安;菲律宾商联总会永远名誉主席、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人称“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的陈永栽;在东南亚有“水泥大王”“面粉大王”之称,在国内又被誉为“地产大王”的林文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