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话闽商
23954600000004

第4章 靠海吃海度生涯 风波浪里闽人家

秋江渺渺天津涯,

江边渔夫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

一帆明月依芦花。

福建原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地方。隋代福建仅有12400多户,平均每平方公里仅一户人家,人口稀少,谈不上经济开发。唐五代之际,北方人口大量进入福建,迄至宋朝统一中国,福建约有46万户。其后,福建人口大幅度增长,北宋末年,已经有了100多万户。南北宋之际,金兵南下,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一片战乱之中,中原士子举族南迁,南宋初年,福建人口比北宋多了30多万户,南宋中叶福建人口达到300多万人,是国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福建的开发速度加快,许多荒地被开垦为农田,许多城市从荒原中崛起,许多市镇升格为县城,城内手工业与商业有了相当大发展,商品经济也相当繁荣。

福建丘陵起伏,山多地少,虽说农业发展是福建经济的基础,但在宋以前农业决定一切的时代,不可能想象福建这类地区能成为工商业极为活跃的地区。明清时期,沿海贸易的发展,给福建经济增长提供了条件。古代商业运输是以水运为基础。水运以船为载体,中国古代的大船可以载重两三百吨,不仅载重远远超过车马,而且船的运输利用水的浮力和风力,成本极低。福建与长江水系不通,但面临的海洋却是最好的交通线,从福建的港口出发,不仅可以航行至长江流域与北方口岸,而且可以通向东亚、南亚、西亚的任何港口,这就使福建在古代中国的航运业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到明代,一方面泉州等海港与海外各国的交通便利,另一方面福建与国内商业城市的联系加强,海内外贸易的兴盛,促进了福建工商业的繁荣。

海上贸易是福建经济的关键所在,这一步走活了,便带动了福建经济的全面活跃。加之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使福建与周边区域、海外国家的经济联系得到了加强,同时也为福建海商的崛起提供了平台。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中国、印度、巴比伦……占有耕地的人民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既然他们的航海――不管这种航海发展到什么程度――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所以他们和世界历史其他部分的关系,完全是由其他民族把它们找寻和研究出来”;“西方文明是蓝色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明是土黄色的内陆文化”。海洋文化被黑格尔当做区别中西方文明的一道界限。然而与中原地区正统的黄土文化相比,闽文化却是一种“另类”文化。

“在海中”的闽地,在文化上一直有一种区别于内陆黄土文化的特质,这就是闽地特有的海洋文化特征。伴水而居,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其灵动与深邃,一直诱惑着闽人漂泊的冲动、创造财富的冲动,也造就了闽地经济的兴盛与发展。有学者总结说:“如果不是有数千年农耕文明和内陆文明作羁绊、拖后腿,而任由福建人那种崇拜海洋、勇于漂泊过海打拼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的话,今天的中国绝对是海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