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冷眼读人心
23954700000048

第48章 瀑布的声音只划过岩石,却让岩石受伤

◎我说的话,引起他强烈的心理反应,通俗一点讲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个CaSe很难的!”这句话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别人潜意识里,会出现这样一种心理:怀疑我的实力,对我的一种轻视。

◎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你的某个动作或者一句话,一旦激活了他相反功能的细胞,会激起它强烈的活动,原来的精神状态就会荡然无存,转而被一种与先前精神状态相反的状态取代,对沟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五官各有所长,但也各有各的敏感区域。因思而出,因入而思,这两个敏感区一入一出,难免曲解、深解。

会说话,可以让一个人少奋斗十年。相反,不会说话,可能要多花费十年。

举个我的例子吧!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因为说错话,挨了一顿骂。

当时,已经快到休息的时间了,打进来一个电话,问老严在不在,老严是经理,我知道这个人是经理的一个朋友,约经理谈点事。

我回答说:“严经理半个小时前就出门了,这会儿应该在路上,马上就该到了。”

对方“嗯”了一声。

我想到给经理的迟到找个托词,又加了一句“严经理很忙的。”

我的动机很简单,告诉他,尽管严经理非常忙,但还是早早地去赴约。

却不想,对方突然提高了嗓门,说了一句“他忙?我不忙吗?”然后挂断了电话。

我觉得莫名其妙。

下午一点半严经理刚进公司,就劈头盖脸地训斥我一顿。

原来,我最后多说的那句为严经理找的托词,让对方很反感。见了面之后,直接把火发到经理头上,“你的下属说你很忙,似乎不太愿意接受老朋友的邀请似的,我感觉自己像个无所事事的混混似的……”

我说的话,引起他强烈的心理反应,通俗一点讲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再来说一个大家经常碰到或常犯的毛病。

领导交代了一个任务,在完成之前,被其他人接手。

交接的过程中,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个case很难的!”

他很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我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强调了一遍,而且提高了声音。

你现在想,一定觉得这样说没什么错。但我很郑重地告诉你,除非你是领导,而且是职位越高,说这句话的副作用越小。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说这句话就错了。不管你以什么样的口吻说,毕竟要因为这句话得罪别人。

同事听了之后,很有情绪地说了一句“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不代表别人也解决不了”。

为什么?

“这个case很难的!”这句话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别人潜意识里,会出现这样一种心理:怀疑我的实力,对我的一种轻视。

想想吧,你轻视别人,如何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当然,或许这句话对当事人来说,只是一种随口而出的话,但随口而出的话,可能听到别人耳朵里,会变得格外刺耳。

再来说一个编撰的故事,尽管是故事,却有着指导意义。

故事说的是一个书生请客,约定的时间已经快到了,还有几个重要的人没有到场,心里很焦急,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搞的,该来的人还不来?”

先到的客人听到这句话,心生反感,“该来的没来,言下之意是不该来的却来了。”于是悄悄地离开了。

书生一看这种情况,更着急了,说道:“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一听,更反感了,“走了的是不该走的,言下之意是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书生的同窗好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对他说,“话到嘴边三思何妨,理到真时斟酌无碍。”

书生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

朋友听了思索一下,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纯属杜撰的故事,却是生活中很多人经常犯下的口误。书生忽略了自己的话与言下之意之间的转化关系。你没想到的当属你的无心,但听者对你的言下之意难免会从另一个极端加以引申,以致出现“得罪所有人”。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瀑布心理效应”。这是一种非常态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一句非常随意的话也可以引起听者很强烈的心理反应,用通俗的说法来讲,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好比平静的水,从表面上像一面镜子一样,但下面却到处浪花翻涌。这种心理现象提醒人们,人际沟通过程中,话到嘴边三思何妨?说话与做事一定要顾虑到他人的感受,给足人家面子,千万别因为一些话语与别人结下梁子。

心理学中,人在长时间观看一些动态事物,比如汽车拉力赛、运动项目之后,立刻观看静态的事物,视觉上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静态的事物也在动,并且是朝着刚才运动状态的事物的相反方向。

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是一种直觉后效,借用神经抑制学说来解释它。人类的神经细胞是非常复杂的,成网状结构分布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当你长时间看某一动态事物后,与之相关的细胞就会疲劳,而抑制它与它相反功能的细胞也就相对得到激活,当在看静态事物时,这种相反的运动错觉就产生了。

这种心理告诉人们,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你的某个动作或者一句话,一旦激活了他相反功能的细胞,会激起它强烈的活动,原来的精神状态就会荡然无存,转而被一种与先前精神状态相反的状态取代,对沟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五官各有所长,但也各有各的敏感区域。因思而出,因入而思,这两个敏感区一入一出,难免曲解、深解。

曲解、深解是听者所为,无法避免,关键是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是天下最难的事。

甚至具有卓越口才能力的卡耐基,也曾有过因自己的“无心”而得罪别人的经历,这就说明,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说话的方式要有所考究的。尤其是声量控制、遣词用句等方面要格外地谨慎小心,否则就很容易遭到他人之“意”的曲解或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