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冷眼读人心
23954700000050

第50章 用行为祈祷比用言语更能使上帝了解

◎惠灵顿的行为,虽然给人一种玩弄权术的感觉,但如果是从大局考虑,并且对韦坲尔本人负责,这种做法也是应该提倡的。

◎当一个人先将手放在冷水中,然后放到温水中,潜意识里会觉得温水热。同理,如果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潜意识里会觉得温水凉。同样一杯温水,会给人的潜意识形成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实质上是在心理层面上通过一两处“伏笔”,使对方心中的标准尺寸变小,如此一来,它“量出的物体尺寸”也就大了。

◎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冷热水效应可以用来实现预期的目标,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一杯温水”,为了不使他拒绝,不妨先让他试试“一杯冷水”的滋味,再将“温水”端上,如此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我以前有个朋友,精于为人处世。

几年前,他的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业务锐减,盈利下降。这种大局势下,要想保住公司,必须节约开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减少员工的支出。

降低员工待遇,后果可想而知,简直是活脱脱从别人身上剥掉一层皮,激起下属的抗议是肯定难以避免的,甚至会让下属挥一挥手——随金而去。

朋友思忖良久,采取了下面的方式:

他召开了职工会议,从当前的大背景入手,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并暗示有可能对公司进行裁员。

这消息一出,影响可想而知,所有的下属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会成为被裁的一个。

紧接着,朋友再次召开职工会议,这次大家心里更无底了,俨然是犯人要被判刑时的不安。

朋友信誓旦旦地说:

我想了很久,虽然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考虑到大家都是一起打拼过来的,对企业有功。公司决定一个员工也不辞退,而是全体降薪,共渡难关。当然,如果不同意这个方案,可以选择离开。如果你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司欢迎你回来继续工作。

朋友的能力,巧妙地化解了公司的危机。

《美国周刊》的惠灵顿准备完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内容是告诉韦坲尔——你被降职了,从华盛顿总部调往洛杉矶的一个分公司,这是一个不光彩的决定——公司却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惠灵顿。

惠灵顿使用这个方法,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不光彩的任务。

惠灵顿走进韦坲尔的办公室,说:“伙计,我很羡慕你!公司决定让你和霍华德去担任新的重要工作。你们分别在两个地方,你任选一个。一个是在北部多伦多的分公司,一个是美丽的娱乐城市洛杉矶的分公司。”

惠灵顿认真地观察着韦坲尔的反应,他首先皱了皱眉头,“该死!我还是去洛杉矶吧,那里的气候比较适合我。”

韦坲尔的选择恰恰与公司的安排不谋而合。而且,惠灵顿并没有多费多少唇舌,韦坲尔也认为选择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双方满意,问题解决。

在这个事例中,多伦多的出现,降低了韦坲尔心中的标准,从而使韦坲尔顺利地接受去洛杉矶的工作。

惠灵顿的行为,虽然给人一种玩弄权术的感觉,但如果是从大局考虑,并且对韦坲尔本人负责,这种做法也是应该提倡的。

再来说一个事例:

有一次,坐飞机去北京。即将降落的时候,客机上的乘务员突然告知我们。因为天气原因,飞机暂时没有办法降落,预估要推迟40分钟着陆。

顿时,机舱内充斥着抱怨之声,尽管空姐一再道歉,但乘客的抱怨丝毫未减。几分钟之后,乘务员宣布,大约15分钟后飞机便能安全着陆,请我们系好安全带。乘客们顿时如释重负。再过5分钟,广播宣布,飞机马上就要降落了。

飞机降落后,尽管晚了十几分钟,但乘客们依然喜出望外,丝毫没有受到晚点的影响。

乘务员真聪明!其中的理由你知道吗?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冷热水心理效应。

当一个人先将手放在冷水中,然后放到温水中,潜意识里会觉得温水热。同理,如果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潜意识里会觉得温水凉。同样一杯温水,会给人的潜意识形成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冷热水效应表明,在人的内心中,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尺度会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心理具体情况的变化,标准的尺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当标准的尺度变小时,它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变小,当认知标准的尺度变大时,它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变大。心理层面对事物的认知,就是受这标准大小的影响。

事例一中,就是借用了冷热水效应,先将下属放入一杯冷水中,再接着将下属放入一杯温水中,让下属感觉到温水的热度来,心理的认知标准尺度会变大,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上述事例中的乘务员,就是先给乘客一杯冷水,让乘客在心理形成一个标准,然后再给乘客一杯温水,让心理的标准尺度降低,在认知上容易让乘客接受,结果可想而知——乘客满意地走出机舱,丝毫没有注意到晚点。

人际沟通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很棘手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自然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能够巧妙使用冷热水效应,就比较容易得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比如,面对不好的结果时,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结果委婉地告诉对方,让对方在心底对糟糕的结果定个性质。然后,在糟糕的结果上出现好转,就好比一个人将手从冷水中放到温水中,会感觉到水温很高,对并不满意的结果,也会乐意接受。

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实质上是在心理层面上通过一两处“伏笔”,使对方心中的标准尺寸变小,如此一来,它“量出的物体尺寸”也就大了。

著名作家鲁迅先生说过:

如果有人提议在完整房子的墙壁上开个窗户,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户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墙壁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户。

鲁迅先生的精辟论述,运用的就是冷热水效应,顺利地促使对方同意。

当提议“把墙壁扒掉”时,对方心中的标尺尺寸就变小了,对于“墙壁上开个窗户”这个预期目标,就会退而求其次。

人际沟通过程中,冷热水效应可以用来实现预期的目标,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一杯温水”,为了不使他拒绝,不妨先让他试试“一杯冷水”的滋味,再将“温水”端上,如此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当然,在利用冷热水效应的同时,不要把顺序弄反了,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