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岳飞的故事
23957400000018

第18章 壯大“岳家军”

岳飞一举收复了建康城,使“岳飞”和“岳家军”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也使人民看到了收复失地、消灭金军的希望。

岳家军刚刚进入建康城,正准备进行休整之时,突然接到大本营宜兴的亲军急报,说驻守大本营的刘经要杀害岳飞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并要呑并他的军队。

这个消息让岳飞大吃一惊。自从建康失守之后,岳飞和刘经是在战乱的年代里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岳飞对刘经十分信任,所以才能在自己出外作战时把部队和家属交给刘经。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刘经居然要对他的亲人下毒手。

在当时的****环境中,将士之间争权拼杀也不是罕见的事,岳飞对这个消息毫不怀疑,他当机立断,派自己的心腹部将姚政星夜赶回宜兴,让他除去刘经,挺救老母和妻儿。

姚政赶到宜兴,见刘经尚未下手,才放下心来。他立即按岳飞的嘱咐,派人去见刘经,假称有急事,请刘经到岳府商议。此时刘经的计划是先杀掉岳飞及其家属,然后吞并岳家军,自己独霸一方。他还不知道消息已经走漏,更不知道这是岳飞设的计谋,便毫无戒备地随同来人进入岳府。

姚政早在岳府周围布置了伏兵。刘经刚一踏进门槛(kan),姚政立即大喝一声:“大胆刘经,你意图不轨,阴谋已经败露,我奉岳将军之命,在此等候你多时,速速束手就擒吧!”

刘经心里一惊,还没等抽出剑来,就被伏兵杀此。姚政马上把消息报告给岳飞。随后,岳飞亲自带领部分人马赶回来。他见母亲和妻儿尚在,刘经也已被斩除,立即召集刘经的部下,向他们揭露了刘经的阴谋,宣布刘经已经被除,并安抚他们,要他们继续跟随自己抗金。

从此之后,岳飞和刘经旧部合二为一,由岳飞独立指挥这支人马。这样一来,岳家军的实力大增。

不久,岳飞将建康城交给上司,归地方官治理,自己将全部人马调回宜兴。

岳飞一举收复建康的消息传开后,犹如给漂泊不定的南宋王朝吃了一颗“定心丸”。宋高宗为了安定人心,振奋军威,决定举行隆重的献俘仪式。

所谓献俘,是大宋时期封建军制中炫耀胜利和战功的最高礼仪。参战的主将要亲自到朝廷面见君主,向君主呈报胜利的报捷书,将欲下的敌军首级、俘获的敌军将士、缴获的战利品陈列在检阅场上,由君主亲自接受捷报,阅视战利品,检阅参战部队,嘉奖立功将士。

按当时岳飞的军阶品级,他还没有直接参拜皇帝的资格。但是,鉴于岳飞收复建康的功劳,宋高宗为了树立榜样,破格让岳飞享此殊荣。

岳飞接到旨意后,十分兴奋。他立即率领部队,押解战俘,携带战利品前往宋高宗的驻地越州。五月下旬,献俘仪式隆重举行。岳飞按当时的礼节,跪在宋高宗的脚下,用激动的声音奏报战绩。

此时的岳飞,回想起自己的从军经历,不禁心潮澎湃。

少年从军,转战南北,历尽千难万险,经过几次生死考验,今日能目睹天颜,亲自接受天子的接见,这是自己奋勇拼搏的结果,也是朝廷对自己的认可。奏报完毕后,宋高宗在文武百官及岳飞的顶头上司张俊的陪同下检阅了军队和战利品。

但是,岳飞并没有因为这次接见而忘乎所以,他知道,这次胜利只是收复失地的开始,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他的思路始终没有离开收复失地这一主线。

张俊原来根本看不起岳飞这位农民出身的军官。这次战役本应是他亲自率兵参战,但慑于金兵的威力,他龟缩不前。不料,受他领导的岳飞却不顾势单力孤,一举收复建康。这个战绩是岳飞的,但作为岳飞的领导,也有他张俊的一部分功劳,因此他趾高气扬,完全不把与自己地位相同的韩世忠和刘光世等放在眼里。

从此,他对岳飞有了特殊的好感,并想趁机把岳飞拉过来成为自己的亲信。于是,他抢先把宋高宗要任命岳飞镇守饶州(今江西鄱阳县)的意图告诉岳飞。

张俊把这个消息告诉岳飞的目的是想把提拔岳飞同自己的美言联系在一起,他以为岳飞听后一定会非常高兴并会对他感激涕零。能够受命镇守一方,这是由中级军官晋升为高级军官的标志,也是从受人节制的将官晋升为一方主将的必由之路。

张俊万万没想到,岳飞对他的好意毫不领情,岳飞的志向是收复失地,希望朝廷能把他调防到抗金主战场上。他对朝廷这样的任命很不满,并且对这种用人不当的做法感到很困惑。

宋高宗召见岳飞时,对他的战功给予了肯定,并赏给他大量财物。岳飞也趁此机会辞去镇守饶州的任命,表示愿意到淮河流域的抗金战场任职,为保卫朝廷做出贡献。

宋高宗虽然对岳飞的抗命有所不悦,但知道他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有这样一个人对自己忠心耿耿,自己也心安不少,于是就答应了岳飞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