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岳飞的故事
23957400000029

第29章 为母守丧

反攻的时机终于到来了。当时在朝廷担任右丞相的张波是一个主战派,宋高宗让他兼任都督诸路军马,主管全部防务工作。张浚把他的都督府设在干江府(今江苏苏州市),力图在北伐方面有所作为。绍兴六年(1136年),他把长江中下游的几员大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等召到干江府,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干江会议。会议决定:岳飞的帅府由鄂州转到襄阳府,担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为挺进中原做好准备。韩世忠由承州、楚州出兵进攻京东东路的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张俊的帅府由建康进驻盱眙,配合韩世忠的进攻。刘光世的帅府由太平州进驻庐州,扼制伪齐军,杨沂中充当后援。

这次军事会议为岳飞大展宏图提供了机会。会议期间,他朝见了宋高宗,就北伐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张浚也极力肯定岳飞的功劳和能力,说他是可以依靠的大将。

对于这样的军事部署,岳飞甚感满意,他加紧了筹措工作,日常事务非常繁忙。但是,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岳飞的母亲姚氏病逝了。姚氏这一生,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送子参军报国,后来在沦陷区饱受忧患和病痛的折磨,颠沛流离到了南方,又水土不服,这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在绍兴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与世长辞。

岳飞是一个恪守孝道的孝子,他对母亲从来都是非常温顺体贴的。虽然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只要能抽出时间,岳飞总是亲自调药换衣,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平时在母亲跟前举止都特别轻微,生怕惊动了母亲。

两年前,在攻克襄阳之后,因母亲病重,岳飞就曾经请求暂时解除军职,建议由王贵和张宪代统岳家军。这次母亲过世,岳飞更是悲痛得无以复加。

三天之中,岳飞痛哭流涕,米食不进,双眼都哭得红肿了。

岳飞和岳云统足徒步,扶着姚氏的灵柩,前往江州的於山。高宗恩赐岳飞1000两白银,1000匹绢,岳飞为此也大事铺张,对母亲进行厚葬。丧葬完毕,岳飞就在庐山著名的古刹东林寺里守孝。

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岳飞必须“丁忧”三年,如有特殊情况,才可停丧做官,叫做“起复”。岳飞上书要求解职守孝,但是形势并不允许身系北伐挂帅重任的岳飞在庐山久留。驻守两淮的韩世忠等部已经行动。

由于岳飞身负北伐重任,战争形势不允许他守丧尽孝,因此,他守丧三年的要求被朝廷拒绝。但岳飞又拒绝了朝廷的特召命令,仍要求为母守丧。

为岳飞筹办北伐钱粮的江西制置大使李纲,也在催发,部分给养已经往郢州解送。伪齐将领王威又乘机攻陷唐州。因形势所迫,岳飞不得不拖着因悲伤而消瘦疲乏的身体,红肿未痊的眼睛,重返鄂州。

这在当时也是一件极受赞誉的事,因为这表明他没有恋职恋权的野心。当然,岳飞拒绝特召命令完全是出于至诚,因为他太怀念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