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认真
23957800000024

第24章 一丝不苟才能万无一失

认真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轻率疏忽,他会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将工作做到最好,确保万无一失。

据说,如果将阿拉伯人的头脑剖开,脑中一定有一部小小的《古兰经》。或许,这多少有点不理解阿拉伯人从小就灌输《古兰经》的意味,但我却从中看出了阿拉伯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

曾经认识一位来自伊朗的留学生,他每天都定时做五次礼拜,从不间断,甚至为了做礼拜,往往中断正在进行的工作,朝着圣地麦加所在的方向五体投地。他对旁人的眼光视若无睹,口中念诵着:“阿拉是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如果换成别人的话,心里一定会想:“哎呀,不做算了,反正这里又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何况又是身在国外,不做也没有人知道。”可是这位伊朗籍学生还是相当认真,一丝不苟,因为他认为虔诚地、踏实地做礼拜就是天大的事。

说到这儿,不由得想起吃河豚的事来。

河豚肉质细腻,味道极佳,但这种鱼的味道虽美,毒性却极强,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在中国是被禁止食用的,但因贪食,每年中毒、死亡者都达上千人,但同样是吃河豚,在日本却鲜有中毒、死亡的事情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日本的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一名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在实际操作中,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但在中国,加工河豚就像做普通菜一样,加工过程随随便便,烹饪过程也没有太多的工序。

加工河豚为什么需要30道工序而不是29道?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日本人没有因吃河豚而中毒,可能经过20道工序的处理也不一定会死人,但粗糙的工序只能带来粗糙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一定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做事风格,一定是一板一眼、认真细致的做事风格。

日本人喜欢什么事情都做得很仔细,很规范,“制表”就是日本企业的一大特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制成图表,而且同一件事情都要重复做好几张不同的图表,小到在公司里放置老鼠药的事情也要打成通知四处张贴,日本的员工也一直坚持不懈地服从于这些工作流程。此外,日本企业还有很多类似的做法,如在日本的企业里,员工每3个月就会各自列出一套计划方案,每一阶段也都有详细的工作安排,然后在工作中完成一项勾掉一项,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是日本人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在日资企业工作过的员工经常给人一种很拘谨、很正规的感觉。在我们看来,日本人的这种做法或许很多余,是一种对时间和人力的浪费。但是,我们不知道,就是因为日本企业一直坚持流程作业,才为企业和员工带来很多利益。

事实上,严格按照流程去做,最后都能达到预期目标,走捷径、投机取巧有时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凡事都按照流程去做的话,有些细节就会在操作中一步步被发觉,隐患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消灭了。

做事情一丝不苟还意味着要追求工作“零缺陷”。

“零缺陷工作”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力争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存在缺陷。要求人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它是一种决不向“任何不符合”妥协的决心。

在工作中做到“零缺陷”,就是要求我们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不要高标准要求别人,而低标准要求自己,走出“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的思想和工作误区,努力达到“零缺陷”的境界。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举世瞩目,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它的成功和了不起,就在于追求并达到了各个系统、各个环节、各道工艺的“零缺陷”!

航天器升空,从设计到制造,每个零部件的加工,每个细微关节都不可有半点的闪失。反复地论证和测试,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和弹性指标;上万人的研制团队,谁也不能有丝毫的草率和懈怠;几百吨的擎天物体升空,高精尖的合成,计算精确,考虑周到,没有丝毫的纰漏;逃逸舱的设计,降落伞的备用,二次故障的保险,乃至发射时间的选择,回收地点的考虑,以及航天员的生存空间,通话保障系统等各项航天要件的到位,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严谨程度。做到了百分之百的细致而周到,追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把握,绝不抱一丝的侥幸。

许多人缺乏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原因在于从小养成了轻率疏忽的不良习惯,背弃了将工作做得完美无缺的原则。

努力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吧,只有把工作做得万无一失,比别人更准确、更完美,你才能引起老板的关注,实现你心中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