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
2453300000015

第15章 刘永好成功之道9

2.中国“饲料大王”的人生新高度

1992年,对刘永好兄弟来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希望1号”乳猪饲料荣获金奖。从此,“希望”牌饲料深入到千千万万养猪户家中,“吃一斤,长一斤”的顺口溜“溜”遍了巴山蜀水。

1992年,刘永好兄弟开始将“希望饲料公司”的成功模式向全国复制,在全国各地办厂并取得重大成功。因为“希望”饲料能够在与外资公司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打响民族饲料工业的品牌,因此也被人们深情地称作“中华饲料王”。

“希望”与“正大”饲料的大规模的竞争,不光在这两家饲料厂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技术与价格改进的作用,还启动了整个中国饲料市场向“质量、品种、效益”的良性循环的方向进行演进。在这两家大饲料厂的推动下,其他原先档次与质量不高的众多小饲料厂家,也纷纷改进生产工艺和配方,使销售额成倍的增长。

作为中国一代草根型的创业家,刘永好身上无疑有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大历史观。他对农业发展趋势的看法,正好也是他对时代、对中国的看法。虽然经过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的两次农业革命,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小农作坊式的产业特性,中国正在开始形成第三次农业变革,这将是对中国农业的一次根本性的升级换代。中国的民族饲料工业在这一场竞争中得到了洗礼与壮大。希望牌饲料终于创出了自己的名牌,站稳了脚跟,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西南云、贵、川三省的饲料主导地位。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曾经当着刘永好的面感慨地说:“其实正大的饲料事业是集团最拿手的,也是成功的,特别是在中国有过一段辉煌的成功,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跟着时代、跟着中国的发展变化而与希望之间拉大了竞争空间。”

在竞争中大获全胜的希望饲料厂的销量,产量一直往上剧增。但刘永好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在寻求更大的发展。他把目光停留在了那些常年亏损、产品滞销的国有企业上。如果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优势加在一起,就可能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应。

刘永好深思熟虑后,1993年6月他与一家连续亏损5年的国营浓缩饲料厂签了收购协议。入主以后,刘永好很快就重新投入了生产。到了1993年底,“希望”牌饲料销售达100万吨,跃居全国首位,净资产也从刚刚开始时的1000万元积累到了1个亿。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许多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和关键事件,我们把它称作为关键点。对刘永好来说,在1993年,命运对他格外地垂青,3月,刘永好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界推选出的委员,出席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一次站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讲台上发言。当他那富有时代特征和意义的标题“私营企业有希望”刚念出口时,台下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鼓掌声。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上百个外国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刘永好侃侃而谈。

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能够站在人民大会堂,当着几千个政协委员和国家的领导的面,和世界的媒体,讲私营企业有希望这样的经历让刘永好非常感慨:“这样的情景经常在我头脑里面历历在目,我觉得是国家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使得我们这样搞养殖的,养猪养鹌鹑这样的专业户、农民,能够在国家的讲台上发言,我觉得这是何等了不起的事。”

10月,作为来自企业界内的惟一代表,刘永好被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开始和全国的企业家成了朋友。

当时有人说工商联副主席是副部级,把刘永好给吓了一大跳,心想他们这些养鹌鹑养猪的怎么到国家大的机关里面做副部级干部呢?但实际上它不是部级,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但在当时定义的时候,刘永好可以享受某方面的待遇。

刘家兄弟怎么说去当上“副主席”了。确实让刘永好感觉到这是国家对私营企业的肯定和认同。那时候,他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压力特别大了,又很重,社会、政协、政府给了他很多的荣誉,也给了很多的期望。在荣誉、鲜花、名誉面前,刘永好保持住了一个清醒的头脑,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静下心来做事,民营企业家把自己的事做好是最根本的。

企业要做好,要做大做强,除了自身勤奋努力外,更重要要跟国际接轨,刘永好制订了一个叫阳光、规范、正向一个原则。,在社会进步的格局下,自身要经得起检验,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去规范运作。同时要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11月,他赴香港参加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作为大陆地区首次派往这个国际盛会的代表,刘永好又开始和来自全球的企业家们交起了朋友。

身份的变化,让刘永好的人生舞台一下子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他站在了一个新的人生高度上。对于一向擅长于外交的刘永好来说,这样真的是如鱼得水。在极短的时间里,他身边汇集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这正是一个成功地企业家不可缺少的。而这个条件却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幸运能够遇到的。

刘永好当然深知这个道理,他说:“作为工商联副主席和政协委员,我有机会接触到中国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和专家,通过沟通和交流,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这就像是爬山,过一段时间爬上一座更高的山,就能够看得更远一些。现在我已经不是工商联的副主席了,因为按照规定,我只能担任两届。不过,我现在还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负责人,仍然有很多机会和国家经济界的专家人士讨论求教。对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状况研究多了,想问题才能更加深刻。”

3.企业成功战略的八大原则

更让刘永好感到高兴的是,1993年,他被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希望牌饲料还走出了四川,先后在上海、江西、安徽、云南、内蒙古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国有、集体、外资企业的广泛合作,迅速开拓了全国市场。就此,希望饲料在中国猪饲料市场的霸主地位得到确立。刘永好兄弟创业以来的所有行为——也许并非出于自觉意识——但是暗合了企业成功战略的八大原则。

第一,专注原则。刘永好兄弟做事一直很专注,养鹌鹑就是养鹌鹑,做饲料就是做饲料,没有一会儿进这个领域,一会儿又进那个领域。他们在创业初期,一直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养鹌鹑,成为世界鹌鹑大王;做饲料,又可以做到把当时中国市场的老大给打败,做到了中国的饲料大王。好多小老板,兜里就1000万块钱,便恨不得进10个领域,每个里面投入一点点,结果什么也做不成。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结果很多企业就是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第二,集中原则。这里所谓的聚焦就是企业要找准焦点,将力量集中起来,落在什么地方,这很关键。如果聚焦在一堵墙上,那肯定撞得头破血流;但要是将力量集中在一个很容易突破的点上,那一下子就能做起来。具体到刘永好兄弟的成功,他们一开始把力量集中在养鹌鹑,后来又集中在做饲料,所选的点很好。为什么说很好?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面,他们没有太强大的对手。饲料行业里虽然有正大,但是他们找到了正大的弱点——价格。他们在发展的第一阶段,聚焦在成本优势上。

第三,重强避弱原则。不管一个企业多么强大,都会有它的弱点;不管多么小的一个企业,都会有它的强处。对于创业者来讲,不要怕自己所谓的没有资金没有资源,关键在于别去太多地考虑自己的弱点,而是要把自己的强处发挥出来。刘永好兄弟做的正是重强避弱。在饲料行业,他们在农村做做农民的生意,竞争对手是一些农民,由于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层次高,有比较高的眼光,对外部世界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好比田忌赛马,他们以强对弱,在这个领域里没有人能够与他们抗衡。以自己的强处针对这个行业的弱点,是他们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

第四,简单原则。做事情,并不是想得越复杂越好,复杂了就很难去执行、没法操作。在刘永好的故事里,再具体到他们在饲料行业的发展,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拿一个简单的“新津模式”去复制,第一步先是创造了一个所谓的“新津模式”,然后到各地不走样地去推广,这也是简单,这样企业才能把握得住。

第五,无形资产导向原则。刘永好家的人,都是特别注重他们的形象和声誉的,特别重视良心。当初在鹌鹑价格不断飞涨,他们应该赚钱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做了一件事情,印了几十万张小广告,告诉农民兄弟:“别再炒了,鹌鹑不值那么多钱,再炒下去会倾家荡产的。”用这种方式把当时炒作鹌鹑的泡沫压了下去,农民兄弟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他们却损失惨重。这体现了人的良心,使他们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宝贵的无形资产。刘永好兄弟的确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而非手中有多少钱。钱这种东西,机器、设备,都是可以推倒重来的,但是如果名声坏了、形象毁了,一辈子都会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