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
2453300000040

第40章 刘永好成功之道34

2008年,新希望集团生产的饲料已经超过了1000多万吨,屠宰、生产禽畜产品180万吨,尤其是鸭产品屠宰,跃居世界第一位。

刘永好显然不满足于仅仅做饲料,已经开始了肉类加工产业。说起新产业,刘永好也是如数家珍:“我们在北京建立了肉食品加工基地,是北京奥运的独家肉类供应商。我们已经形成了7.5万只鸡的屠宰加工能力,以后还要扩大。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二级市场和三家市场还没有完全开发,市场前景很大。所以,我们在这几年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发展规模养殖业,我们给他们提供金融、技术服务、市场服务,我们就变成一个畜牧业的服务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饲料供应商。”

他的弦外之音,就是要通过“草根银行”把农民培养成为“新希望集团”的养殖户,新希望集团负责加工、销售与管理,从来形成一个可以覆盖全国的畜产品产供销产业链。

“养猪”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可没那么省事———几十亿的投入,从饲料到育种,从养殖到屠宰,之后还有深加工环节,最终开起连锁肉铺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粗略地算一下,三、五年内,养猪产业就可以为刘永好的商业帝国带来数百亿元的资产增量,这样的大手笔养猪估计会远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3.抓住机遇,构建世界级农牧企业

种植业和畜牧水产业被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最重要经济来源。由于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种植业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每户的种植规模仅有几亩、十几亩,要搞现代化、规模化的种植业是很难的.尽管国家政策允许农户自愿、有偿地流转土地,但要真正地实现规模化的、现代化的种植业还有相当的难度和要相应的时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普遍地实现种植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以及通过种植业来较大地提高农民的收益是不太现实的。

新的形势下,要组织有限的资源解决好中国的“三农”问题。在保证粮食安全和推动粮食主产区扩大规模种植的前提下,要向支持粮食主产区集中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一样,重点、优先支持规模化畜牧水产业发展;在条件成熟以后,再推动非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的适度规模化发展:并最终实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现代农业发展。

畜牧水产业是一条包含种苗、养殖、饲料、食品加工等的产业链,两头连接着的是农民增收和市民的食品安全。不同于种植业,现代化规模的畜牧水产业生产对土地要求比较少、可工业化生产、产业链带动的作用大,而且能够保障农民的持续增收、提高农民抵御风险能力、保障食品安全等等。

世界上许多的发达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与小和人口密度多与少,畜牧水产业都很发达,畜牧水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为60%,英国为70%,北欧一些国家为80%.90%。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畜牧水产业生产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畜牧水产业的人均产量或产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畜牧业产值1.6万亿元,仅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3%。

随着进城经商、务工和留乡务农的比较效益出现差异,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已进入转型期,畜牧水产业生产方式正在从庭院生产方式向现代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方式转型。从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到内地,现代化的畜牧水产业规模产业链正在蓬勃地发展,逐步取代传统小

户养殖模式。如农业部预计,2008年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就将突破50%。

规范、规模的畜牧水产业发展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样本,也让相当一部分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升,并为下一步发展规模的种植业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些都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很多努力。

为此,解决好“三农”问题,应改变过去对种植业和畜牧水产业“一刀切”和齐头并进的做法,重点、优先支持农业产业中适合并能够规模经营的种植业和畜牧水产业。政府应像重点支持种粮大县、种粮大产一样,对规模畜牧水产业采取补贴、贴息、专项贷款支持、最低保护价等相应的支持方式。待农村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社会保障体系、金融担保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农民收入提高、实践经验丰富等条件成熟以后,再推动广大的种植业向规模化转型,并实现农产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并最终解决“三农”的问题。

尽管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还没有走到真正的起点,但刘永好的新农村战略却早已经开始悄然布局。

从2005年开始,靠饲料起家的新希望集团先后控股了山东六和、北京千禧鹤、陕西石羊等畜牧业龙头企业,建立包括养殖、饲料、屠宰、加工和销售等完整环节的现代畜禽产业链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饲料供应商到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

“我们计划三四年之内,在全国建成年产2000万头以上的完整生猪产业链,成为这个领域全球的领先者之一。”2008年,在乐山六方合作会议上,成为“第一猪倌”的刘永好雄心勃勃地说。

不难看出,在刘永好的掌控中,农牧产业帝国便是新希望后台产业链的帝国,这一点在新希望的几大产业版块中最为薄弱的乳业同样得到应验。

在成功打造了猪产业链、禽产业链,构建起从牧场到餐桌的安全链接后,作为新希望肉禽蛋奶大农牧体系中的新希望乳业产业链同样在业界处于了领先地位。经过七年建设,新希望乳业成功打造了黄金五环产业链,实现了牧场、工厂、市场一体化,从源头上确保了乳品的安全。

在建设规模化的产业链上,新希望在河北、山东、四川等地建立了以企业提供支持,各类组织参与,农民为主体的现代规模养殖合作社,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形成了年产5亿只肉禽和750万头生猪的新农牧产业链体系,走出从种苗、饲料、屠宰加工、技术服务一体的规模化养殖的新路。规模化农业产业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在探索本土农业发展模式的同时,新希望自1997年就开始了国际化合作生产的尝试。2007年新希望获得日本三井物产数千万元投资,完善旗下的六合,千喜鹤的加工产业链。同时,新希望还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建立了10家养殖加工生产企业,经过3年多的发展,新希望已成功打入东南亚的市场,在与国际肉禽企业竞争的同时,新希望甚至还进入越南肉禽生产加工市场的前3名。

国际化合作的尝试给新希望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自主创新、独立发展的运作经验,未来几年,新希望会继续加大海外生产合作的力度,同时继续完善新型规模化农业产业链的建设。

刘永好说:“尽管现在的经济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们的肉蛋奶还是大家所需要的,这些最抗风险,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不会因为金融风暴我们就不吃饭了,更不会因为金融风暴我们就少吃肉了。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我觉得这方面更有光明的前景,我们正在用这样的方式迎接新的挑战和进行新的发展。”

从做产品到做企业做品牌,是企业经营的第一次进化,从做企业做品牌到做产业做产业链,是企业经营的第二次进化。当大多数人还在做产品时,刘永好已经开始做品牌了,当大多数企业开始做品牌时,刘永好已经开始做产业链了,当大多数人开始布局纵向产业链时,刘永好已经打通横向的产业链了。

刘永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定义和争执。用产业链和利益最大化重新诠释和论证,并以此来整合资源,贯通纵横产业链条,建立起系统的综合竞争力。

于是,在希望饲料成为行业的老大以后,刘永好抛弃了单打独斗,走上了一条联合企业的发展道路,通过兼并重组,打通“三链两网”(猪产业链、禽产业链、奶牛产业链、农村营销电子商务网、农村金融服务网),建立包括养殖、饲料、屠宰、加工和销售等完整环节的纵向现代化的畜禽产业链体系,实现从传统的饲料供应商到农业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同时,刘永好通过发起并控股民生银行,成功地切入金融业,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还在成都地产的转折期大胆进入高端房地产业,创造了不俗的业绩,并把触角伸向上海、大连等一线城市。进入化工业,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战略性机遇的判断,野心很大,机会也很好。与全球500强巨头三井物产合作,使新希望在资本和海外市场渠道的拓展上,给外界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联手,解决了进一步大扩张的大资本问题。

这样,刘永好就在农牧业之外,打造了一条横向的产业链,看似和农牧业无关,实际上则为农牧业提供源源不断资源的支持,尤其在近几年农牧业利润微薄而又需要大发展和扩张资金之际,横向产业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输血功能。而且,现在看来,刘永好提出的解决现代农业发展桎梏的农村金融问题,也必须借助国际化的横向产业链来实现。实际上这也是新希望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世界级农牧业的重要路径的选择。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企业争取最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的资源,这正是刘永好精心打造的纵横360度产业链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