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24688100000033

第33章 民间妙联(3)

秀才过年

有个秀才,家境虽说不上贫寒,却也不富裕,按说,日子应该过得可以,但他花钱没有计划,饱一顿饥一顿的。春节到了,又闹得手中分文不剩。为了装璜门面,总要贴副对联吧!找来找去,翻出一张红纸,索性一裁为二,写了副短对子:

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

邻居们知道他的底细,肯定又没钱花了,大家帮衬着给他送去些年货,有人在对联前边各加一个字:

早行节俭事

免过淡泊年

劝他以后过日子要有个计划,明年千万不要再像今年这样“淡泊”了。

总是萝卜

有一家人非常悭吝,请个教书先生来,顿顿饭只给人家吃萝卜。快过年了,主人送先生回家,说要请他吃饭,顺便考考学生对对子,看这一年学问有什么长进没有。先生想,请他吃饭无非是多做两个萝卜菜。学生平时不好好用功,现在着急了,去问先生该怎么办。先生心生一计,告诉他:到时候我夹什么菜,你就对什么好了,学生满口答应。果然不出所料,主人用满桌萝卜宴请先生。主人对孩子说,我现在开始出对子了——白菜

先生夹了一根萝卜丝,学生对:

萝卜

主人夸道:“对的不错!”又说——

绸缎

先生夹了一根萝卜条,学生对:

萝卜

主人莫名其妙。先生解释说:“‘罗’,是绫罗的罗,‘布’,是布匹的布。”主人点点头。又说——钟鼓

先生加了一筷子萝卜丁,学生对:

萝卜

主人说:“胡说!”先生又解释道:“这‘罗’,是锣鼓的锣,‘卜’,是铙钹的‘钹’。用‘铙钹’对钟鼓,不很好吗?”主人将信将疑。又说——岳飞

先生搅了两下萝卜汤,学生还对:

萝卜

主人生气了:“放屁!我说什么你都对萝卜?”先生笑着说:“这可怪不得学生。你一年四季,每天给我吃萝卜,我眼见的是萝卜,肚装的是萝卜,你叫我怎么能不教他萝卜呢?”

夏牛飞

有一位私塾老师,教了几十个学生,其中有个学生最笨了,但他学习却很刻苦。一天,老师上对课,教给学生对对子的道理和方法,并出对练习。所出的题为:

春燕舞

那个笨学生对的是:

夏牛飞

老师真恼火:怎么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呢?牛能飞吗?真是不伦不类。于是便把这学生打了一顿手板。此后,笨学生发愤学习,不但会对对子,而且中了举人,他中举之后,专门为老师举行宴会,在宴席上举人笑拟一联赠给老师:

夫人应毋忘,曾记当年春燕舞

相公原不易,哪知今日夏牛飞

其他客人听了,才知道举人当初是没有“飞”起来的“夏牛”。

“铲”对联

从前,为了防盗,在街头巷口设立闸门,由更夫负责开关。可闸门的春联却要由各家轮流贴。这年轮到贴春联的这家,没人识字,主人便去春联摊上买了一副现成的,贴到闸门上。没成想把对联贴反了,变成:

盛世无须掩闸门

太平不用敲更鼓

按民俗,贴反春联是不吉利的,等发现时天色已晚,揭也揭不下,买又买不到。恰巧一位教书先生经过,大家求他代写一副。这位先生思忖一番,让人把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铲去。再一看,就是一副上联仄声结尾(闸,古入声字)、下联平声结尾(更,读音经)的六言联:

盛世无须掩闸

太平不用敲更

这事传扬开去,人们都很佩服教书先生“铲”对联的办法。事情传到一个财主家,财主也为春联的事犯愁呢!他目不识丁,也把对联贴反了:

积善家福寿无穷

发财户金银尽是

知道了“铲字”的办法,他也学着把“穷”、“是”两个字铲去了,大家一看,门两旁是:

积善家福寿无

发财户金银尽

不但结尾平仄字没变过来,而且连意思也给铲坏了,一时传为笑话。

先生妙联讨工钱

有个财主,开春为儿子请个教书先生,答应七夕节为先生设宴一次。这年七月七到了,端上来的依旧是粗茶淡饭。先生很生气,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明说,就出个上联叫财主儿子对:

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夜

儿子对不上,去问财主,财主代对下联送进书房:

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时

先生只好收回话头。到了八月十五,依然粗茶淡饭。先生又出了上联:

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用空心竹无法通过竹节的现象质问财主:过节了,你也挨(躲)不过去了吧?谁知财主一个对句,把这顿饭又“挨”到下月:

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赏菊,家家摆宴排酒,唯独先生桌上还是粗茶淡饭。这时,先生又写个上联让学生送进去:

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财主一看,边笑边来到书房:“先生这回可错了,汉三杰有萧何,这狄仁杰是唐朝人,怎么会喝到汉代呢?”先生也笑着答道:“汉在前,唐在后,相差1000年你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上个月说的话竟忘了呢?”财主哑口无言,只得吩咐:“给先生摆酒。”

酒鬼联

据说,有个人又爱喝酒,又爱作对。一天夜里,他来了酒瘾,跑到朋友家要酒喝。这位朋友不肯开门,要跟他对对子,全对上才让他进来。这位讨酒的人,倒也真是出口成联。他们的对话,就是一副副对句:

谁?

——我。

何往?

——待来。

老兄好?

——小弟安。

几时回府?

——明日归家。

去,不敢屈留!

——来,定要叨扰。

灶下无灯无火。

——厨中有酒有肴。

为客贪杯,断非君子。

——作东惜酒,亦是小人。

夜已深不可传杯弄盏。

——天未明正好行令猜拳。

咚咚咚,当当当,三更三点。

——来来来,斟斟斟,一口一杯。

问来答去,字数越来越多,也没有难倒这“门外汉”,朋友只好开门,让他进来大喝一顿。

天大人情

从前有个书生,打从青年起就上京赴考。他这个人非常正直,不会拍马,不肯行贿,更不作舞弊的事,每一次都是名落孙山。看到那些善于钻营的人金榜题名,他气愤极了。他这人真有点“不识时务”,每年都认真准备考试,落榜也不灰心。转眼间,已经70岁了,想最后“拼搏”一番。两场笔试下来,自己感觉还不错。其实,每一回他都感觉不错,又有什么用呢?接下来是面试。主考大人看见老书生白发苍苍,比自己年龄都大出许多,便出了一联让老书生来对:

上勾是老,下勾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不提便罢,一提“童生”二字,老书生感触颇多,几十年官场、考场的黑暗腐败一齐出现在眼前,接着对了下联:

二人为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主考官感叹一番,把年过古稀的老秀才取作“童生”。

分月饼

传说有位老伯,中年丧偶,自己把三个儿子拉扯大,打发他们出外谋生,嘱咐他们中秋节一定赶回家来。中秋节这天,三个儿子如期返家。老伯十分高兴,在桌上摆起月饼,其中一个特别大,是用家中仅存的一点红糖做的,其他小月饼是用盐做的。老伯说:“我出一上联,你们弟兄三人每人对一副,谁对得好,谁吃大个儿的,对得不好,只好吃小个的了。”他出的上联是: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这“地月”指“人间四季的月份日子”,每月三十日为“满”,中秋是八月十五,为“缺”。老大忠厚老实,理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联想自己漂泊游离的凄凉,对了下联: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老伯说:“对的不错。”老二当了铁匠,想起自己拉风箱打铁的情景,对了下联:

炉前拉风,凉风进、热风出

老伯说:“对的也不错。”老三还没想出对句,正在抓耳挠腮。老大、老二逗三弟说:“小弟,看来我们吃大月饼、甜月饼,你只好吃小月饼、咸月饼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老三一把抢过大月饼,吟出下联:

小弟吃饼,大饼甜、小饼咸

大家听后,都乐了,夸小三聪明。至于大月饼,分成四份,爷儿四个共同分享了。

寿联训儿孙

从前,有一位独身老翁,儿孙们都不在跟前。平时不来照顾,老翁作寿总该来吧?来倒是来了,一个个全都空着手来,把肚子填饱了就走。老翁非常恼火,不断地跟老街坊们念叨:“孙子是猫,吃饱就逃;儿子是狗,吃饱就走。”这年,老翁的生日又到了,他自己写副寿联,贴在门上:

拜者,白也!白吃白喝白骚扰

寿之,受矣!受苦受穷受熬煎

儿孙们来了,一个个看着对联,满心羞愧,不敢进门。老翁看他们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的样子,就笑着说:“进来吧!该白吃还得让你们白吃。”儿孙们都跪了下来,请老人原谅,说以后决不让老人家受穷受苦了。果然,以后每个儿孙总不断地给老翁捎点银子,捎点东西。老翁后来过生日,心里就非常痛快了。

愁恨全消

据说,在鄂西山区里有个姓覃的人家,祖孙三代,目不识丁。凡需要动笔时,都得请村里的教书先生。这年,覃家大儿子结婚,又请先生写对子。因为招待不周,先生使个坏心眼,写了一副挽联,贴在门上: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亲朋到来,有几个粗通文墨的,看了对联直摇头,但也不知该怎么办。正在这里,迎亲的队伍回来了。新娘下轿一看门口对联,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抱怨覃家作事怎么这样荒唐。忽然,聪明的新娘眉头一皱,有了主意。她来到门两旁,把上下联最后一个字撕了下来,这样,原来的“挽联”意思不见了,反而成了“喜联”:

流水夕阳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为什么是“喜”呢?用永不变化的流水夕阳象征男欢女爱情意绵长,以露霜的白颜色,比喻夫妻二人“白”头到老,“百年”好合。

高与低

传说有一个土财主,不识一字。赶上岳父作寿,他也想附庸风雅送一副寿联,便请来村里一位老学究代笔。老学究问他想写什么内容,财主回答说:“你把我岳父捧得高高的,越高越好;你把我说得低低的,越低越好。”老学究思索过后,挥笔写成上联:

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上作寿写完念给财主听,问:“高不高?”财主连说:“高,没有比这再高的了。”老学究又写出下联:

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掏井,我在井底挖泥写完又问:“低不低?”财主高兴地说:“好好,没有比这再低的了。”财主把寿联送给岳父,亲自挂进寿堂。前来拜寿的人看了直笑:“这老太爷,怎么招了这么个女婿?”

巧借联

从前,有个读书人,能诗能文,尤其爱好对联。一天晚上,满天乌云,一片漆,他独自一人坐在家里,觉得寂寞,便想作副对联。他忽然触景生情,得了句上联,满心欢喜,便自言自语地念道: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他把上联刚念完,只听得一声门响,隔壁一个穷秀才应声走进屋里,对他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读书人说:“你是我的好邻居,借点东西有何难!不过,你须先对个对子,对上了要啥给啥。”于是,便把他的上联念给秀才,要求立即对句。秀才回答说:“我不是已经对过了吗”?读书人莫名其妙。秀才又说:“我刚进门说的那句话,不正好是下联么?”读书人一想,觉得实在好笑,连忙让座献茶。

假孝廉的春联

从前,有个财主,姓贾,为了附庸风雅向官府买了“孝廉”,人都叫他“假孝廉”。腊月二十九这天,假孝廉把私塾先生找了来,要他代写春联。私塾先生刷刷点点不大工夫就写完了:

天增日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假孝廉一看:“什么?天增日月人增寿,都增寿哪行,穷小子也增寿吗?你给我改了!”“怎么改?”“改‘娘增寿’,我娘增寿。”私塾先生说道:“东家,这对联讲究对仗,上联改了下联也得改,不然,人家看了会笑话。”假孝廉一听,忙说:“下联那个‘福’字就改作‘爹’吧。”这改完的春联是这样的:

天增日月娘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过路人看了这副对联都哈哈大笑。

三位举人

有三个举子,相约进京赶考。临行前,找到算命先生去问前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说了句:

金马玉堂三学士

三个人十分高兴,满以为这回都榜上有名了。谁知只有一个考中,其余两人回到家乡,去质问算命先生:“你为什么骗我们?”先生说:“此话怎讲?”两个举子说道:“你告诉我们‘金马玉堂三学士’,应该都考中,怎么只中了一个?”先生镇定地说:“不错,我说过这句话,可那只是上联,我还没说下联你们就走了,这能怪我吗?”两个举子问:“那下联是什么?”算命先生吟道:

清风明月两闲人

两个举子听了,也搞不清是命该如此,还是算命先生又骗他们,反正只好明年再考了。

藏物谜联

从前,有两个学生在一个学堂里读书。这两个人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谈论写诗作对的学问。有一次,年小的学生得到一句很好的联句,他想考一考年纪大一点的师兄。他说:“师兄,我出一个对子给你对,还得猜出是一物的谜语,怎么样?”师兄为人忠厚老实,学习勤奋刻苦,便点头说:“请出句吧。”年小的学生说: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年纪大的师兄一听,开始感到有点迷惑,不知道这“头顶红日”是什么东西,但他仔细一想,就明白了,想出了谜底,自然也就对出了下联: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银星

这下,可把年小的学生难住了。他想了许久,还是没想出物谜的谜底来。在旁边听了好久的老师笑了,对他们说:“出题很好,下联答得也巧,谜底的前一句是油灯芯,后一句是钩子秤,你们说,对不对?”年纪大一点的学生点点头,老师又对两个学生说:“同学之间要互助商量,千万不要骄傲自大呀!”那个年纪小点的学生听了,脸都红了,从此,他再也不敢骄傲了,虚心地向同学们学习,他的进步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