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35

第35章 党性作风建设篇(8)

重道德知识传授,不重道德情感培养和道德行为训练的环境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知、情、意、行的统一,但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经常是只重道德认知和判断,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多以灌输理论条款为主,甚至许多学校还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程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道德实践的精神。“职业道德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重视榜样的作用,要求言传身教。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授课形式利于职业道德知识体系的传授,学生较易掌握课程的内容,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1]这种教育方式,没有重视对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忽略了对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道德认知自然不能得到巩固,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示范性缺失也会影响教育效果。大学也是一个职业环境,教书育人本身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这种职业活动里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示范性的效果。教师的职业道德示范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任何教科书、道德说教、奖罚制度都不能替代这种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才能“传道、授业、解惑”。“言教不如身教”,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率先做到。但有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和生活中不注重职业道德,不认真备课,上课时胡讲乱侃;花较少时间教书育人,花大量时间去办自己的私事;更有甚者,道德败坏,做有辱教师形象的事情。这种示范性缺失现象严重削弱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教育系统外社会系统中导致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因素

1.社会失范

按照吴康宁的观点,社会混变(现代化因素与负面传统因素以及作为两者之产物的新旧体制,以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冲突形式共存于现代化进程中)导致与教育有关的社会失范(包括体制混变和观念混变,如政策失范、法制不健全、流动人口、贫富差距拉大、社保不完善、功利主义、诚信缺失等),社会失范又导致与社会有关的教育失范(包括非教育乃至反教育的教育失范,反文化的教育失范,如功利教育、教育政策不科学、教育法制不完善、教育评价单一、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等),[2]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便是社会失范引起的一种教育失范。

见利忘义性的功利主义也许是最大的社会失范。市场经济、功利主义本来是经济学领域的中性词,强调的是经济自由发展和幸福最大化原则。但由于社会失范,市场经济让很多人对金钱顶礼膜拜,他们片面认为幸福只能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之上,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这种庸俗的功利主义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诱发和刺激大学生淡化甚至放弃了职业道德,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职业道德教育在这种失范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产业化理念弱化了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这决定了教育要“化民成俗”,更应该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所以教育绝不能简单地产业化。但是事实上很多地方、学校或多或少受产业化理念影响,把大力招收学生尤其是高学费招生看做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把神圣的教育事业看做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业经营活动。产业化理念使很多学校重视经济利益、轻视教育质量,重视就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这自然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诚信缺失也是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社会失范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诚信缺失现象,它们毒害着人的灵魂,吞噬着人的良知,甚至于高校校园也深受其害而未能“洁身自好”。考试舞弊、拖延还贷、冒名顶替、假材料、毁约等现象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它们同样不容忽视,令人深感不安。

2.角色期待冲突和组织定性冲突

“角色期待冲突”指一个人既要扮演“规范性角色”,又要扮演“功利性角色”时所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传统德育作为一个整体对于当代中国来讲,尤其是对于现代化的社会来讲,是过时的,不适用的。它对人性的设计,欠缺知性,不属于科学”,[3]而这种“欠缺知性”的人性假设就是“规范性角色”。“规范性角色”,要求人的行为方式必须合乎规范和伦理,努力表现出“善”的一面。“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成尧舜”“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只讲付出,不论回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都是这种角色的写照,也是这种理念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大学生还必须扮演好“功利性角色”,他们要面对生活、学习、就业、娱乐等一切红尘杂事,他们要在这些现实之处趋利避害、努力打拼,以求身体和心理获得最大的满足。两种角色的冲突,给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①学生把职业道德等同于职业规范和清规戒律,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削减了学生的创造力。②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作为“功利性角色”的学生追求利益最大化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在“规范性角色”职业道德目标的引导下,学生只能隐藏这些追求,否定真实自我,转而“伪善”地服从规范,这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人格分裂。③社会上追名逐利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学生的周围发生,从“规范性角色”的眼光来看,它们确实“失范”,于是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就会产生冲突。在此之后,有些学生会正确地反省,清者自清,但更多的学生可能会变得困惑和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会变得麻木甚至开始效仿。可见,“规范性角色”和“功利性角色”之间的冲突,使得职业道德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规范与功利之间关系的话,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瓶颈可能就永远存在。

“组织定性冲突”指的是教育系统的“规范性”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当前教育系统中,我国职业道德教育所依据的是“规范伦理”,即强调学生知道规范,牢记规范并执行规范,而这些规范是“死”的,是绝对的,是条条框框的,只要遵守就可以了。于是,在教学中强调“知识”和“规范”的“讲授”和“灌输”,考核中强调的是对职业规范的“记忆”和“复制”。总体而言,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看成一种知识,而非一种实践。然而,在社会系统中,现实的职业情境是极为复杂的。虽然仍要讲职业规范,但并非简单地作出是与非的判断即可,而是多种道德因素错综交织,更多的是需要权衡和选择,而不仅仅是非此即彼的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懂“规范性”的毕业生往往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体验,也没有为这种冲突作好充分的准备。可见,教育系统的“规范性”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总之,职业道德教育缺失既有教育系统内的原因,也有教育系统外社会系统的原因。只有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高效的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曹育南,常小勇.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2 (19 ).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80193.

[3]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何森林,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