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43

第43章 学生素质建设篇(8)

5.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早期化和全程化

(1)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早期化。许多发达国家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观念,以积累和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德国有的地方把让孩子从六岁起参加各种劳动、学习生活本领写进法律,不执行的为违法。[19]因此,我国高校可以考虑将社会实践必修课的时间提前,应当规定大一学生就要做好社会实践的活动计划。一年级第一学期可以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方法、内容设置、调查结果的分析等,也作为以后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20]一年级结束时的寒假就可以进行社会实践的具体操作。这样,接下来就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各类社会实践。当然,如果从高中或者初中就开设社会实践必修课效果可能会更好。

(2)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程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实践应坚持课程与活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日常与假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原则。[21]充分利用时间开展社会调查、课外科技活动、课外创业活动、专业实习、军训、公益劳动、勤工助学活动、挂职锻炼、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从而保证社会实践活动伴随专业课程的始终,实现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充分结合。

6.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性化和国际化

(1)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性化。在社会实践中要贯彻学生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对能力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安排基层挂职锻炼;对专业学习成绩较好、喜欢钻研的学生,可以安排科技活动;对学习成绩一般又能吃苦的学生,可以安排勤工助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社会实践“千篇一律”的走过场、重形式轻内容的低效局面。

(2)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国际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的全球化,从而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而人才的全球化必然需要大学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从而扩展全球性视野。近年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逐年递增,他们已经不满足“指令式”“齐步走式”的国内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需要更广阔的空间条件,不断找准自己现实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大学生在外企或合资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也很普遍,有条件的学校已经组织学生到国外进行考察和实践,和国际接轨。[22]这些都是为了顺应全球化的必然之举。

参考文献:

[1]胡杨,徐建军,邸可达.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德育,2007 (10 ):94 .

[2]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乔佳义,译.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45 .

[3 ]******.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 ].青年探索,2009(3 ):79 .

[4]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高教信息,2007 (3 ):1319 .

[5]张彦通.英国高等教育“能力教育宣言”与“基于行动的学习”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0(1).

[6]周倩,李莉,朱银银.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效果、特点与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0 (5 ):66 .

[7 ]袁桂林.英国 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1989(1 ):49 .

[8]铃木慎一,刘彦尊.公共教育空间:英日两国教育政策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 (10 ):5 .

[9]辛爱灵.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 ]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95 .

[11]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12 ]钱益民.借鉴日本做法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J ].现代阅读,2010 (11 ).

[13]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14 ]骆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及经验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3 .

[15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系统总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47 .

[16]陈艳,徐庆官.增强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2 ):109 .

[17 ]赵祥林,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

[18 ]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9 .

[19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系统总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47 .

[20 ]于秀琴,刘俊英.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J ].教育与职业,2007 (21 ):164 .

[21]王辉,吕勇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J].晋中学院学报,2005 (1 ):64 .

[22 ]刘赛男.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3):31.

(黄晓梅,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副教授)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初探

汤洪波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

1.社会实践的含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走上社会,深入实际,识国情、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过程的总称。[1]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它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在新时期,作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实施的重要教育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我国大学生因长期接受传统教育,注重记忆力的训练,忽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死板,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面对许多既尖锐又艰巨、既复杂又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中,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而这一过程正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和培养的过程。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低。社会实践给了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给了大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社会实践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枯燥与乏味的不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为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教育构建了一个实践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大学生通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基本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不等同于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且,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因此,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对照、比较,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在培养和锻炼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社会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对象,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也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自行组织活动,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虽然各高校在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大学生广泛参与,制度相对完备,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多样化,这些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客观分析新时期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单一、脱离实际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内容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形式传统单一。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停留在社会调查、政策宣传、支教扫盲等粗放型初级阶段,既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等方面来安排内容,也没有与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如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流于表面,给人以搞形式、走过场的印象,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确定了富有时代特点的主题,但实践内容却往往与实践主题偏离。二是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有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尚未有机结合起来,只是作为教学计划外的补充,使得一些高校未能对社会实践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考评;有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所需,不能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为群众办实事的目的。

2.组织管理薄弱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重点薄面,指导力量不足。第一,许多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往往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学校社会实践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而对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却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不仅导致一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第二,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职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仍停留在口头上、字面上,而没落实到具体的层面上。二是未形成合力,缺乏长效性。许多高校总认为社会实践是团学部门的事,没有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领导组织机构,使得共青团组织往往在“单打独斗”地开展这项工作。当前,尽管不少高校都把社会实践纳入了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但仍然缺乏长效保障机制。三是模式单一,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一些高校往往把社会实践当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不能改变由辅导员带队、学生干部参加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性。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被安排在纪念日特别是暑假期间进行,没有条件的学生则自行分散活动,使得一些学生回到家乡随便找个单位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