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44

第44章 学生素质建设篇(9)

3.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评价体系方面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有些高校过分重视成果宣传。很多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还没走进乡里、村里,就先迈进媒体大门,邀请记者报道其先进“事迹”。有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媒体报道后,他们便可获得加分,从而能获评先进。高校在评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成功与否时,也很看重是否有媒体报道,使他们误以为社会实践就是为取得值得宣扬的成果,导致其重结果、轻过程,重宣传、轻学术,重形式、轻实质,在设计个人或团体社会实践过程和内容时过分突出功利性。二是有些高校缺乏对成果真伪的辨别。很多高校在考核实践项目成果时,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激励机制,往往通过成果申报表、接收单位意见、单位加盖的公章和个人撰写的社会实践论文进行考核,使得一些学生存在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抄袭拼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效。以重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带薪实习”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落实到企业、实习单位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以上问题。“带薪实习”等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脱离专业,为了实践活动而进行实践活动。虽然有的学校在实际过程中,为同学们配备了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但往往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高。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由于他们缺乏精力和学术支持,不能较好地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无从保证。由于实习单位等原因,在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质量及制度落实上都草草行事,背离原定目标,这反过来又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指导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实践活动在工作量上没有体现,与评定职称等利益方面不挂钩,致使教师积极性不高;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极其有限;学生的社会实践表现没有和实际利益挂钩,并且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等等。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形成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高校党委要深入学习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从培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提升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切实把实践育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形成良好的实践育人氛围。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前,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除了召开各级各层的动员会议外,还应充分利用校广播、校报及宣传栏等阵地,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领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教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还应成立宣传报道组进行宣传报道,切实把握好舆论导向。定期编写、寄发社会实践活动简报,主动与各大新闻单位联系,向新闻单位提供活动的新闻线索,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争取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使社会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2.强化业务素质,注重社会实践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

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就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引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的专业指导老师,辅助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此外,高校要尝试与有意愿来本校选拔人才的企业进行联系,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担任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校外辅导员,结合企业传授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选拔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总之,运用校内外多元化教师集体指导的方式,可以有效形成多方优势的合力,有利于培养出企业、社会、高校满意的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在研究确定社会实践内容时,既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注重突出专业的优势,以学生的专业特长服务于社会,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说与做、教与学、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的能力培养

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对于实践地点的选择、人员的组织、活动的范围等问题,往往要费一番脑筋,既要考虑到实践地点的环境问题、方言问题及与当地政府、实践单位的协调问题,又要考虑学校专项经费等问题。因此,在组织方式上,一般坚持就地就近的原则,由学校统一联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参与社会实践的人数越来越多,参与社会领域的范围越来越广,参与方式已从学校组织走向自发和自觉。”[3]因此,高校应该考虑采取社会、学校、个人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个体的作用,以此更大程度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个体的组织能力,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而且也可拓宽实践活动的领域。

4.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激发学生争先创优的竞争机制

要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组织、考核、奖惩、保障等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机构要作为固定机构,具体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工作,不能成为只在寒暑假存在的临时机构。考核制度要不断完善,针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师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及活动后的实践报告、实践心得等方面,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奖励措施要落实,该奖即奖。保障体系要认真实施,保障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在经费方面,学校除了确保拨款扶持外,还应出台相应的经费引进制度,从政策上广开财源,积极探索自助经费与吸收外来经费的新途径,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的作用,以“造血”来解决高校经费不足的难题。在各项制度中,特别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建设对促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5.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和创新管理体制,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社会实践的范围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因此,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来说,应根据学校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形式,引导学生由参观、调查、访问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采取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高科技产品推广等形式,逐步使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专业化,为大学生创建知识创新的平台。知识经济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应在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中增加创造意识、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及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内容。创新管理体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管理体制是保证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关键。建立有关机构,以对社会实践起到统筹规划、科学指导、提供保障的作用;建立相关的制度,这些制度应涉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要求、实施、保障和评估等各个环节;政府部门要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形成全社会育人、全员育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龚贻洲.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

[3]盛连喜.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科学社会主

义,2007 (1 ).

(汤洪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思考

席一

重庆市各高校开展的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全市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也得到学校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与支持,体现了社会实践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重新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范本。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战略意义

1.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知行合一就是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要强调“知行合一”而求用,“知行合一”而求新,“知行合一”而求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家门,走向社会,走进老百姓,从而更好地深入实际,开阔视野,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情,自觉地与实践相结合,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1]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改革开放形势教育,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振兴中华、奋发成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社会实践与以人为本和服务社会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连接教育与经济、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行开放式教育的有效途径。[2]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以“知行合一、以人为本”为原则,以“服务人民、报效社会”为宗旨,通过学军学农、带薪实习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使高校办学进一步适应市场济的要求,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3.社会实践与青年社会化相结合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一个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通过为社会作贡献而被社会所认同、接纳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观察社会、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为社会作出贡献,又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促进就业创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而缩短社会化的过程。[3]

二、客观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创新中已粗具规模,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部分高校开始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开设社会实践课或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实践环节,并把社会实践的宣传、发动、组织、运作以及总结、评比、表彰等各个环节形成统一的规范;部分高校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有关单位共同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一定的延续性,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效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党政关注、学校重视、学生参与、社会认同的重要形式。

但是,重新审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还没有固定的社会实践模式,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4]具体体现在:

1.重形式,轻内涵

注重宣传效果,热衷于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上缺乏与专业相结合、与地方实际需求相结合。

2.重数量,轻质量

注重组织了多少支社会实践队,有多少人参加了实践活动,而实际效果怎么样,实践队真正作了什么贡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3.重团队,轻普及

注重点上的组队,忽视面上的发动,没有很好地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没有结合教学实践、综合素质培养来开展。组织的面和参与的面都不够。

4.重活动,轻建设

注重每年一次的活动开展,忽视基地建设,没有把活动、工作和建设真正结合在一起,难以形成良好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注重活动开始时的组织部署,忽视过程中的指导和检查、验收,开始热、后期冷。

5.重假期,轻日常

寒暑假的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好,而日常的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少。

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主观认识不足,包括社会、大学生甚至学校对社会实践缺乏统一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学校缺乏统筹安排,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形成一盘棋,从勤工助学、教学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的统筹规划和部署中形成一个完善的运作体系;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陈旧,形式单一,缺乏指导,结合专业不紧,经费投入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