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45

第45章 学生素质建设篇(10)

三、新时期重庆市高校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学科指导下的工作,需要规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为,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处理好管理与教育的关系和结合方式,深入研究其内在规律,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实践体系,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5]

重庆高校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活动,确保70多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可靠的社会实践平台。

1.活动模式上的项目化、基地化、社会化

好的模式可以促进规范、提高效率、增强生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必须从原有的以学生干部为主要成员、以假期为主要活动时间开展活动的模式中走出来,开阔视野,总结创新,采用“项目化、基地化、社会化”的运作模式。“项目化”就是把社会实践活动视为项目进行设计,挑选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保证实践项目的目的性、计划性;“基地化”就是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把握好命名挂牌、共建合作、深度实践、示范建设等环节,提升社会实践的层次;“社会化”就是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尽可能多地把社会资源吸引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为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活动时间上的日常化、集中化、长期化

要把握好、保证好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既按照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又结合学期特点来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好平时的课余时间,把平时的实践活动和假期的集中活动贯穿起来,使之长期长效。“日常化”就是抓好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除了在假期实践外,将实践活动扩展到课余时间、双休日等,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集中化”就是抓好相对集中时间的实践活动,如暑期、寒假、小长假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好好设计成规模的实践活动;“长期化”就是抓好日常和集中相结合,贯穿全年,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3.活动内容上的专业化、主题化、多样化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组织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活动最终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结合专业学习,结合时代主题,使之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专业化”就是结合专业学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培养专业能力,吸引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产学研结合,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主题化”就是突出活动主题,以扩大影响,提高效果;“多样化”就是力求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新颖,操作合理可行。

4.活动组队上的社团化、支部化、同源化

社会实践参加人员的传统组织方式是学生自愿报名,或者是根据需要挑选学生骨干或技术特长生组成。现在拓展到了社团、支部和同源。“社团化”就是以社团为单位申请立项开展实践活动,以拓展活动空间,推动社团社会化。“支部化”就是以团支部为单位申请立项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同源化”就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农村、街道、中小学等)的同学,跨学院、跨专业组队,返回生源地去开展实践活动,省资金又更有意义。

5.活动延伸上的课程化、学分化、分层化

社会实践活动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延伸到教学范畴,纳入教学体系,使之成为一门课程或一些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既得到锻炼、巩固学习成果,又有学分,一举多得。“课程化”就是要把社会实践设成一门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体系,列入教学计划,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籍管理和综合测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环节。“学分化”就是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计学分,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进行学分的考核和认定。“分层化”就是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如一年级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为主,二年级以结合专业、服务社会为主,三年级以上以就业创业、融入社会为主,在不同层次分别撰写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

6.活动管理上的全员化、全程化、全面化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科学组织,整合资源,形成体系,才能开展得更好。“全员化”就是所有师生甚至是社会各界都要重视支持参与这项工作,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统筹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制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倡导全员参与,构建长效机制。“全程化”就是要抓好从策划到总结的所有环节,包括征集方案、制定计划、申报立项、培训、安全预案、启动仪式、指导、检查、宣传、保障、总结、表彰等全过程。“全面化”就是要把社会实践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部署和运作。这个系统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激励体系、服务体系、考评体系、保障体系、培训体系、宣传体系、课程体系、运行体系等。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的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两个课堂、书本与实践两种教材的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应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的、自上而下的过程。[7]在此过程中,重庆市高校的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主题,深刻领会教育发展的内涵,与时俱进,使之永葆时代的青春,坚持了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了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闯出了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 (5 ):1617 .

[2]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改革相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4 (22 ):1113 .

[3]郑秀红.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 (7 ):616617 .

[4]罗湘.走产学结合之路,构建药学高职高专“订单”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医学,2006 (1 ):185186 .

[5]叶一舵.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12):3436.

[6]黄阿火.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 (2 ):169172 .

[7]陈双华.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切实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0 (8 ):254255 .

(席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

以社会热点问题优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肖雪莲

社会热点问题是特定时期内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重大事件、问题或者人物。其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非常高,并以不可围堵的方式走进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引起他们的讨论和思考。但是社会上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也往往通过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呈现出来,极易感染大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现象对于人文素质课程无疑是一场精神的冲击。

一、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及社会热点问题的缺失原因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其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知识体系为综合表现,因此,对于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体系建构、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就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心。

1.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纵观目前重庆高校现有的人文素质课程,我们发现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系是比较完备的。内容层面上包罗万象,注重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国家的整体结构的完善;思维层次上涉及了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民族意识等递进的哲学领域。但通过对开设了人文素质课的院系、班级以及相关受众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现有人文素质课程一般指向文化、历史、哲学领域,其在人文课程中的比例达到90%,但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领域问题的涉及却是比较少的。如人文素质课程虽涵盖“人与社会”的哲学领域,但却形同虚设,仅停留在亲情、友情、爱情等相关主题的引导上。这样一种“社会领域”或“社会模式”的教育内容和其中不甚宽泛的教育理念,似乎给了学生这样一种认识:在大学生的世界里,除了亲人、恋人、朋友,就没有其他人物的存在。这些围绕在学生“自我”中心周围的角色和事件,并没有走出“人与自我”的圈子,“人与社会”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人与自我”的边缘上。社会与自我的脱节依然存在。

2.社会热点问题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既定的概念、事件以及理论都已经比较成熟,老师们可以将这些经过了历史检验的定论信手拈来,不用去质疑或者延展,只是通过自己的生活阅历、教学经验进行阐释和补充。但社会热点问题由于涉及现实世界的攸关利益,立场未明,因果未定,老师少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做理论、定论的先行者。且对社会热点的分析,将社会热点问题纳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还需要教师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研究。而高校教师术业有专攻,在当今职场压力的影响下,难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公众焦点上去作深度的思考。

另外,社会热点问题在道德层面上包括正面价值案例和负面价值案例。一般来说,正面价值案例容易被高校人文老师所认可,学生管理部门也乐于宣传。因为这对于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正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而政府重视,也有了强有力的后盾。这在我们的时事政策课上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对于那些具有负面影响的社会热点,包括人物或事件,学校要么采取隔离政策,不让学生接触事件真相;要么自觉无法操控局面,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任由学生在社会“杂谈”中摸爬滚打。

这样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不得不说存在一定缺陷,因为它在教育引导学生完善自我、精神成人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一员所可能遭遇到的社会思想的影响。它无法给学生一个全面的社会领域,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要么把社会想得过于美好,没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要么把社会想得太灰暗,陷入“惯性思维”的怪圈,失去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二、以社会热点问题优化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社会热点是指在某一个既定时期,在较大的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关注的某

些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焦点人物等。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

面的内容,又集中地反映出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立场、意识、理念、文化等差

异,并由于不可避免或普遍性积淀进而爆发矛盾。其中所指向的民族性、地域

性、时代性、人种、人性,无一不是触发矛盾冲突的关键词。而将社会热点纳入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夯实人文素质课程在“人与社会”领域里的人文

底蕴,提升人文素质课程的关注宽度和高度,完善人文素质课程的精神品格。

1.有利于完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人文素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完善自我、精神成人,但若仅仅引导学生停留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边缘化地带,他们就走不出“自我”这个中心,走不进“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打开了“社会”这扇窗,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基本上是在老师的保护、引领下亦步亦趋地紧扣社会政治脉搏在行动,有很多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却在“教育净化”的操作之后被淡化了,被忽视了。我们称之为“教育选择性失明”。这种选择使得学生缺乏一种政治敏锐感、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意识,也与社会领域中繁复的热点、焦点擦肩而过,闻而不问。所以我们建议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人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应该得到扩大和提升,具体应该涵盖情感、责任感、道德感、信任感等相关哲学领域。

2.有利于内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教育成果

社会热点问题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的构成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渗透性的特点。往往一个社会现象背后既有经济、政治、历史的问题,也有人性的问题;一个政治话题的背后又往往涵盖着民族问题、文化差异问题,这需要我们运用“人与自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去分析。这其中学生分辨是非、主动探究的精神都可以得到张扬和肯定。大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完善品格的同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生活舞台、社会空间,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正确全面的思维方式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境况。人文素质课堂就应该承担起这种义务和责任。通过更多动态的社会画面的展开,而不是静止地停留于一个社会场景,人文素质课才可以更全面、更科学、更深刻地引导学生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