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执行重在到位
24741800000015

第15章 执行到位的三大检验标准(4)

振兴的决心由上而下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里,三星人从此意识到“改革开始了”,很多人逐渐从以前的自由散漫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学习外语、进修技术,这些努力无疑为日后三星集团打入海外市场提供了实力后盾。

在李健熙的带领下,三星集团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执行战略,变革在不断推进,影响深远。

短短十几年间,三星不断提高设计研发水平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能力,迅速完成了从一只“模仿猫”到“太极虎”的“蜕变”。为了表明“一定要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想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健熙的变革决定之大。

在工作中间,只有对想要的工作结果表现出一种“志在必夺”的决心,你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在现实中,凡是能成大事者,对结果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这也给身在职场的优秀员工们很大的启发:当胸中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时,我们就应该痛下决心,追求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巨大的突破。

效率:以合适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执行到位,不仅要靠结果,也要看效率,即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真正到位的执行,是能够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成效的执行,这是检验执行到位的第二个标准。

※做一分钟效率专家

速度是十分重要的,没有速度的要求,执行往往不了了之。企业竞争讲究的就是速度,市场瞬息万变,速度制胜。只要一项工作有了80%的把握,我们就应迅速实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优秀员工之所以业绩优秀,就是因为他们能有效利用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他们使得每一分钟都极具价值。

任何人都应当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工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3000名经理做过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凡成绩优异的经理都能够非常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时间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假如现在给你一分钟,你能在一分钟内完成什么?

很多人都会说,一分钟根本完不成什么。但是,生活中就存在靠短暂的一分钟时间来工作的人。

美国有个保险业务员自创了“一分钟守则”,他只要求客户给予一分钟的时间,让他介绍工作服务项目,一分钟一到,他自动停止自己的话题,感谢对方给予他一分钟的时间。他严格遵守自己的“一分钟守则”,总是充分地利用这一分钟,并且努力在一分钟之内让客户对他的业务感兴趣。结果,他大获成功。

信守一分钟的承诺,业务员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同时引起了别人对自己的兴趣,而且还让对方对这一分钟产生了好奇并珍惜他这一分钟的服务。

每一个纵横职场的成功员工,都是善于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高质量和数量的工作,并能够合理利用时间的员工。

固然慢工可以出细活,十年可以磨一剑。可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事情都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去追求一种更快、更高的速度和效率。所以在工作时,即便你开始行动了,依然要注意速度。这个时候只要你会管理自己的时间,速度可以转化为效率。

下面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3个饼要煎,可是只有2个锅,煎1个饼的第一面要1分钟,第二面也是1分钟,煎好1个饼要2分钟。甲、乙二人同时接手了这项任务,并且同时开始煎:甲按照顺序,每个饼分别进行,总共用6分钟;而乙却只用了3分钟便可以完成:第1分钟:第一个锅煎第1个饼的第1面,第二个锅煎第2个饼的第1面。第2分钟:第一个锅煎第1饼的第二面,第二个锅煎第3个饼的第一面。第3分钟:第一个锅煎第2个饼的第二面,第二个锅煎第3个饼的第二面,这样只用了3分钟的时间。二者的效率高低不言自明。

假如你是老板,不用说你会更喜欢像乙那样完成相同的工作,但花费时间更少的员工。在结果相同的时候,速度和效率就凸显出来了。把速度和效率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执行力。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生命很短,可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所以我们要追求速度,用尽量少的时间做尽量多的事情。

我们要在同样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收获。比如参加商业活动,不同人的收获往往不同。有人只是按程序参加活动本身,活动结束后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效率意识较强的人则会在活动期间充分结交朋友、洞察商机,有意识地变相推销自己,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会议期间的有关资料,并进一步分析、推理,甚至有时还能得出至关重要的情报性结论。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你时刻不能忘记这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年代,应当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时刻保持一种紧迫意识,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工作。

效率是衡量一个员工执行能力的主要标准,也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的员工之所以执行力强、业绩优秀,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有效利用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他们使得每一分钟都具有价值。

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商场、职场,只有前进、前进,再前进,只有迅速、迅速,再迅速,只有胜利、胜利,再胜利。企业员工眼光要开阔,机遇要看准,执行要快速。别人用两天才能完成的任务,你半天就可以完成,那你就没有理由不是优秀的,老板就没有理由不器重你,公司也没有理由不提升你。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一次性解决问题”“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工作中,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做的人由于没有经验、不够细心,还会经常出错。

这是一个关于耶稣的故事:

一次,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来,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茫茫荒野时,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就狼狈地弯了十几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在工作中,很多人总是埋怨问题多如牛毛,要反复地去解决。但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仅仅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个小部分。比如说,一个人因头疼到医院看病,医生只是单纯地检查了病人的头部,暂时为他消除了头痛,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彻底的全身检查。只有到病人的病情牵动全身,才会引起医生及病人自己的重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与医生的做法相似的是,很多人工作没有效率意识,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因此错过最佳“诊治”时间,甚至遗憾终生。要从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光满足于小修小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问题一次性解决,不留任何后患。

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家说过:“绝对不要给自己太多修正错误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会更容易成功。”只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高质量地将问题解决掉,你才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多的发展机会。

杨紫丽是DHL快递内湖服务中心47位快递员中唯一的女性。

一次,杨紫丽的送取件区域转换到市中心的台塑大楼。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其复杂度超乎想象。八角形的建筑物,分为前后栋,超过100多家公司,每层楼的外观一模一样,房号完全不按规则排列,这里是内湖服务中心快递员避之唯恐不及的“超级大迷宫”。

杨紫丽心思非常细腻。这个大迷宫没有难倒她。为了方便记忆,她用数码相机将每个楼层的平面图拍摄下来,打印出来,然后在上面标上每家公司的房号、什么时间该找哪位联络窗口取件。

工作中,大多数快递员习惯直接将收到的现金交给财务部,由财务部做统计。杨紫丽却会主动把客户名称和金额列表统计之后,和现金一起交给财务部。她说:“我喜欢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她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不希望自己的作业不标准,影响其他人的工作。

后来,她以接近满分的成绩:零作业疏失、零客户抱怨、零交通违规、100%作业标准化、100%客户满意度,击败群雄,获得“2005年第4季DHL最佳前线人员第1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做到位,是一种良好的工作观念,也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它付出的代价最小,需要的时间最少,取得的效果最好,能够让我们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保证最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得到更多的工作之外的回报,比如满足感、信任感和良好的口碑。

第一次就将问题彻底解决掉,也许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也许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而且在一开始可能会看上去效率并不高,甚至只是一两次的尝试,根本看不到显著的成效,但是这种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好习惯,日积月累起来,将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助推力,我们会由于这种良好的习惯变得无人可以取代。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职场上需要这样的员工,商场上需要这样的合作伙伴。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人,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是值得信赖、受大家欢迎的人。

※要事第一,工作分主次

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那么努力地工作,甚至忙得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我还是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因为他们偷懒吗?是因为他们笨吗?都不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工作不讲章法,没有把时间用在刀刃上。那么怎样才能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提高工作效率呢?

******有一个著名的“弹钢琴理论”: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也不能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这就告诉我们工作需要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工作做到位。

如果你说“我列了8项重点”,这不能说明你对工作了如指掌,反而表示你根本没有进入状态,根本不知道重点何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事必躬亲,终日奔忙,虽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事情却似乎永远也做不完,做不好。

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许多人通常不知道把工作按重要性排队。他们以为每项任务都一样重要,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然而懂得安排工作的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通常会按重要性顺序去展开工作,将要事摆在第一位。

刘丽是某私企经理秘书,几年前刚进公司时,刘丽还脱不了“学生气”,做事总分不清主次,每次经理布置工作时,她都认真记录,可到具体执行时便因种种原因“走样”:不是丢三落四,就是缺东少西。

有一次经理出差,临走前让刘丽起草一份重要的发言报告,以备他一周后回来开会用。刘丽认为时间很充裕,可以慢慢准备。其后几天,刘丽只忙着处理其他日常事务。转眼到了第六天,刘丽突然想到,经理第二天就要回来了,可报告还没开始动笔,不巧的是,刘丽这天的事情又特别多,上午要替经理参加朋友的开业庆典,下午又要接待已提前预约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