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执行重在到位
24741800000014

第14章 执行到位的三大检验标准(3)

那位经理高兴地说:“当然可以,谢谢!”之后服务生又帮忙把经理的行李搬到后面的酒店里。

类似的服务,在希尔顿饭店经常发生,尽管他们的行为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但是,却令顾客感到了满意和惊喜。试想想,如果你受到这样超越期望的服务,你下一次一定还是会选择希尔顿饭店,不是吗?因为你知道,你在这家饭店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服务,他们一切服务都是以实现你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

对于企业来说,尽力把事情做好,是铸造企业品牌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个人来说,这也是打造自己职业品牌的关键一步。不要在乎身边的褒贬,你应该清楚你的能力怎样,能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进而努力把事情做好。

一位叫丽莎的房地产推销员,工作十分出色,顾客们都愿意找她帮忙解决问题。丽莎就是以优质的服务征服顾客的,即使买房以后,顾客仍能感受到她的服务魅力。

丽莎做工作很仔细,比如,她注意了解供水是否正常,帮顾客安装电话。她熟知当地某学校某年级学生教师的比例,甚至叫得出老师的名字。

她能说出郊区火车月票的价格——精确到美分,还告诉顾客快车上只有20分钟开空调的时间等。

每当新住户搬进新居,她都会准备一份礼物,并在住户到来的第一天与他们共享一顿美餐——她知道刚搬家时做饭还不方便,第一天晚上她便会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共进晚餐。她还安排新来者加入当地的俱乐部;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丽莎做到了,她从各方面尽力帮助新住户迅速融入社区生活。

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事,不用心、不负责、不注重结果,总是敷衍了事,走一步算一步,怎么能够把工作做好?

牵牛要牵牛鼻子,执行就要抓“到位”。每做一件事,都要有结果,都要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不能满足于“做了”,而是追求“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履职做事的质量,才能真正加强执行力。

记住,你不但要圆满地完成任务,更要成功地创造出结果。不论做什么工作都一样,既然决定做了,那就要有结果导向思维,对结果切实地负起责任,把事情做完、做好、做到位。在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才能让自己不断得到提升,也使得别人对你的工作能力刮目相看。

※要有结果意识,不要让努力白费

比如,你现在要快递公司送一份快件,快递费是十元钱,无论刮风下雨,都是十元,甚至是下大雪,交通极其困难,也是十元钱。如果送快递的员工碰到恶劣的天气,快件没有送到,你会不会给快递公司付钱?不会。为什么?因为十元钱交换的是把快件送到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快件送到,就付钱,送不到,无论快递员多么辛苦,我们都不会付钱!

这就是赤裸裸的商业关系,商业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结果,或者叫作利益交换关系,或者叫作买卖关系。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买卖关系,企业付你工资,你提供相应的结果。

为什么企业要这样?因为只有每个人提供的是优良结果,企业才有钱赚,才能够生存。但现在,却有不少员工把上班当成结果,认为只要上班就可以领工资,可以说,这种观念大大扭曲了员工与企业的正常关系。事实上,我们不是用上班来交换工资的,唯有上班的结果才可以交换工资。

行为的最终价值是现实结果,没有结果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是完成了任务,如果没有结果,努力的过程都是毫无意义的。

经理让小陈去买书,小陈先到了第一家书店,书店工作人员说:“刚卖完。”之后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小陈又去了第三家书店,可是这家书店根本没有。

快到中午了,小陈只好回公司,见到经理后,小陈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经理看着满头大汗的小陈,欲言又止……

什么是任务?什么是结果?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陈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为公司提供结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结果生存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结果做不到我也没办法”,那么公司靠什么生存?客户会因为公司员工很辛苦,但没有提供优质产品就付钱给你吗?

比如前面说的买书,去买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陈的确跑了三家书店都没有买到书,这就意味着小陈已经付出了劳动,却没有结果。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劳动不白费呢?事实上,只要小陈执着地追求结果,就会有很多办法:比如打电话问其他书店是否有这本书,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跑书店的时间;或者直接找出版社购买等。

但小陈这么做了吗?没有!为什么他不这么做?是因为他脑子中有一个思想,你安排我做这件事(任务),我就做这件事(任务),我只对事(任务)负责,不对结果负责。但公司真正想要的是做事(任务)的过程吗?不是,公司要的是这件事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做工作时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完成任务”上,而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将执行的着眼点放在“结果”上,用“结果”的心态去做工作,而且,这个“结果”最好是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好结果。

三星开发笔记本电脑要比索尼晚得多。但现在,三星的新产品表现得活力十足,总是在推陈出新,而索尼的新产品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以前,索尼的笔记本电脑由于设计精巧,很是畅销。三星决心开发出比索尼Vaio更轻更薄的新款笔记本电脑,跟索尼一争高下。

三星高层提出这样的要求:比索尼同类产品至少要薄1厘米。这在当时来说,简直有点痴人说梦,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三星的研发人员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试验,最后还是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知道,如果实现不了比索尼产品至少薄1厘米的结果,三星笔记本电脑就无法超越索尼,自然也就不会有三星的强大!

当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戴尔看到三星的新产品后,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到三星采购。结果,三星顺利地从戴尔手中得到了160亿美元的采购合约,一下成为全球高端笔记本最大的企业之一。

正是对结果负责的态度,让三星的研发人员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成功地完成了一项笔记本电脑史上的壮举,实现了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结果。

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对结果负责,既是一种思考习惯,更是一种行为习惯,它反映出了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学会对结果负责,是一个职业人从初中级提升到中高级的关键的蜕变过程。只有做出结果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做出完美结果的员工才是优秀的员工。

结果第一,过程第二。把工作做到位的本质,就是以结果为导向,最后给出一个结果。如果你没有拿出最后的结果,即便你有一千个理由,你有一万个原因,那都不重要,因为没有结果,所有的过程都不复存在,都没有意义。可见,在工作中,我们要完成任务,但更要提供结果。懂得用心,提供好的结果才是创造成果的基础。因此,你想要得到更多的回报,那就多为公司创造价值吧!

※唯有业绩出色才能说明你能力优秀

企业用结果在商业社会当中获得利润,员工用结果体现自己在公司中的价值。“结果导向”永远是公司评估员工价值及发展潜力的唯一标准!作为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体现你能力的唯一方式,就是最终的结果。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不是慈善机构,如果你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效益,反而占用了大量的成本,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被老板请来的新人代替。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老张终于从一名普通的财务人员坐上了公司财务部门总监的位子,享受着优厚的薪水和福利待遇。老张是公司的老员工,论资历在公司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这也养成了他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习惯。

随着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快,公司陆陆续续地引进了一批新人,财务部也引进了一个名牌财经大学的毕业生。为了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公司要求老员工要尽量帮助新人。在新人到来的时候,身为财务部的负责人,老张口口声声说要多帮助这位新来的员工。

但这个新员工工作能力极强,除了懂财务、营销、外语和电脑,还曾经获得全国珠算大赛的大奖,可谓是才华出众。相比之下,老张除了资历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与他相比的。

这让老张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别说帮助别人了,自己有时还得向这位新员工请教一些问题。经过暗中观察,老张发现这名新员工年纪轻,性格柔弱内向。经过一番策划,老张对她制定了“全面遏制”政策:处处为她设置障碍,尽量不让她接触核心业务,甚至连电脑也不让她碰,美其名曰:“专人专用。”

可这也没有难倒这位新员工,一支笔、一只算盘,把经她之手的账目做得漂漂亮亮、无可挑剔。几年来她都忍辱负重,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想抹杀都抹杀不了。

老张自己做的一些项目却频频出错。一次,他做的一个重大项目的账目被税务局指责不规范,面临处罚。公司新领导忍无可忍,给老张施加压力,让全体员工参与全面“纠错”。不久,公司领导又毅然决定,由这位新进员工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老张负责内务,这让他处在下岗的边缘。

工作,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成功,被同事羡慕,被老板赏识,被公司认可。在工作中,唯有做得比别人更好,报之以出色的工作结果,才能为你的能力打上合格或者优秀的标签。

公司同一批招聘了两个年轻人。一年之后,有人惊奇地发现两个人的薪资水平竟然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小赵月薪4000元,在整个公司几乎是位居榜首;小李月薪2300元,可说是公司里的最后一名。

新来的人力资源主管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得知他们薪水的差距之后,觉得有些奇怪,就去询问公司总经理:“这两个人同时进公司,年龄相仿,在学校都是优等生,为什么进了公司一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总经理听完,笑着对他说:“在学校的时候,他们同是学习书本知识,不过在公司里,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大多是用不到的,需要的是行动、是结果。两者要求不同,作为员工,衡量的标准自然也就不能依据他在学校时的考试成绩,这样一来自然就有所不同了!”

人力资源主管还是有点不太明白。总经理说:“这样吧,过两天正好我要出差,我叫他们两个分别帮我买一张车票,你看看他们的表现,就清楚了。”然后,总经理分别通知了两个人,让他们明天中午的时候完成任务。

第二天,两个人都来汇报工作。结果两个人都没有完成任务。

小李说自己一大清早就去火车站排队了,结果排了两三个小时,人家说当天的票已经卖光了,见购票无望,他就回来了。

小赵的回答跟他差不太多。他没有在车站停留那么长时间,询问了之后就离开了车站,不过他给总经理带来了另外几种选择:一是买高价票,比原价几乎高出50%,而且他已经得到了对方的电话号码。二是坐飞机,如果事情紧急的话。三是到另外一座城市中转。四是坐高铁,费用比买高价票要低一些,但能够保证有座位。

总经理听着小赵的回答会心地一笑,人力资源主管恍然大悟。

看到这里,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和这位人力资源主管一样,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为什么看上去相同的两个人薪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基本上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存在这样两种人,在议论和羡慕别人高工资的同时,是否问过自己,是否身上有“小李”的影子呢?

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只有工作结果才能证明你是否优秀,是否称职,是否如你自己描述的那样能力超群。

要做优秀员工,要让老板认可你的能力,就要给公司提供它想要的结果。不管接到什么样的任务,都不能找理由和借口,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毫不懈怠,对每一次行动、每个行为的结果要充分负责,把工作做得比预期还要好,这样的你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甚至是离不开的人。

※对想要的结果要“志在必夺”

一些在工作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对目标和结果“志在必夺”的决心。他们认为既然锁定了目标,锁定了结果,那么对于结果,就不是要,而是“一定要”!

韩国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曾经有一句名言,至今还在电子商业界广为流传着:“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这句话也正是当年李健熙下定决心带领三星集团励精图治、发奋改革的真实写照。

1987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上任后组织开展了一场“产品一流化、为顾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及树立优秀企业公民形象”的企业经营新运动。

在当时,李健熙决心给“沉睡中的三星一剂猛药,一个改革的信号弹”。面对充满风险的亚太市场,面对臃肿复杂的公司业务体系,李健熙敢于大刀阔斧进行整编与改组。他只保留最重要、最有盈利前景的核心项目,例如消费类电子产品、金融、贸易和服务,边缘的、亏损的领域或者非核心的领域一律放弃。变革牵动的面积是前所未有的大,就连上下班工作时间都进行了很大变动:将原来的“朝九晚五”变成“朝七晚四”,20万员工都将提前两小时上班。虽然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变革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阻力,但是李健熙相信,如果下不了这个决心,振兴三星的日子就会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