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24867600000011

第11章 性格是先天决定的吗(2)

“首先,就同物种动物的个体而言,不同水平的行为能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不一样。比如,美国爱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恒河猴和红面猴攻击与和解行为后发现,和解行为是可以学习的。其次,不同物种的同类行为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如人类的攻击行为会受到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猴子不同。”苏彦捷教授认为,实验发现了幼短尾猴行为与性情是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对人们认识进化过程中灵长类和人类的行为与性情发展的意义重大。琼·希尔克作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类学教授,他曾这样评价该实验:

“人类个体之间的性情与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而且在一生中都变化不大,这个研究支持了这个事实,但是造成人们不同的性情与行为的因素来自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呢?比较难下定论。”

测测你自己:判断性格测试

人类的下巴与人类的动物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人的下巴结实,通常代表该人有着非凡的忍耐力,自我的动物本能可以收放自如。那么,大家看看自己的下巴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A.纤细形B.半月形C.四方形D.鼓腮形

测试结果:

A.你的才能得到大家广泛认可,建议从事技术类的工作,尤其在设计、技术工作、广告业中你会有一番作为。如果是女性的话,不妨从艺术、料理方面开始,从中让你的个人才干得到最大的释放。该类型的人,在审美判断力方面常常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潮流的把握方向上深有心得。除此之外,你会将自己的卧室布置成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B.该类型的人适合从事推销、对外交涉、餐饮方面的工作,在这些领域你可以将自己的才能最大化。而且,通过工作中个人能力的展现常常会赢得上司的好感和信赖。

C.该类型的人属于管理型人才。在单位中,你的能力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是上司潜在培养的管理人士。该类型的人,一旦投入到工作中,对工作展现出的热情是别人比不了的。假如是女性,那么大多是一些处世随和的人。

D.该类型的人天生就是领导者的料。在公司里,上层领导对你的能力极为认可,你的努力程度关系到你能否顺利成为公司的“老大”。

小贴士: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性格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猜想,我们性格可能是受到来自父母(尤其是母亲)、朋友和基因的影响。不过这些因素尚不能完全解答所有的疑问。凯瑟琳·康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她曾这样说,“我们一辈子不离不弃的伙伴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研究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当今心理学家研究的主题,很有可能这就是影响我们性格的第四因素。

虽然科学家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放在那些多子女的家庭中,但研究结果仅仅局限在孩子受出生顺序的影响--一般来说老大是奋斗者,最小的就是叛逆者,排行位列中间的是彷徨者。不过现在情况有所扭转。科学家将目光转向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关系。

1.冲突不断教会孩子们怎样社交。

通过研究研究者发现的第一点就是,兄弟姐妹们彼此投入更多的时间,会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学会一些社交技巧。孩子在11岁左右的时候,花费在兄弟姐妹们身上的时间近33%--较父母、朋友、老师而言,花费在兄弟姐妹身上的时间要比上述几类人群多得多。近段时间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年龄稍大的未成年人每星期仍会和兄妹一起活动的时间超过10小时,虽然稍长一些的未成年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轨迹。朝夕相处的亲密是别的感情无法代替的,当然朝夕相处也难免会出现小摩擦。劳瑞·克莱默专注于家庭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3~7岁的兄妹中基本上一小时内就会发生3.5次的摩擦。根据加拿大专家的一项研究表明,2~4岁年龄段的兄妹中每隔十分钟就会发生一次小冲突,这种频繁度在所有年龄段中位居榜首。孩子们的争吵常常让父母头疼不已,可是孩子们从中会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他们通过摩擦懂得了如何化解冲突。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家肖对此表示,“孩子们的互动产生了社交效应,跟朋友的不同之处是,你每天都要和自己的同胞朝夕相处。就是在这些朝夕相处中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

研究者始终坚信,孩子们正是通过这种“摩擦”学习,让他们发现彼此的重要价值,为孩子今后走向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毕竟一个人进入群体生活后,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起不同的关系--如在婚姻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会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发火,但事态平息后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和平相处。也许一个小小的玩具就能化解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的紧张情绪。等到你步入职场的时候,你也许会用一个小小的笑话缓解办公室内的尴尬气氛。

2.兄弟姐妹的习惯为何会有所不同。

兄弟姐妹之间喜欢相互模仿,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们的行为总是会得到年龄小一点的效仿,大孩子总是会急于挑战新鲜事物,因为他们不甘居于弟弟妹妹之后。但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的是,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孩子们不再模仿彼此的行为,反而想展现出自己个性的一面。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去认同化。

孩子个性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种去认同化的帮助,这种行为有一个更重要的帮助:兄弟姐妹不会去效仿彼此中的恶习。总而言之,孩子们的坏习惯不会在特定的时间段传播。

通过研究证实,那些没有染上像兄长一样恶习的弟弟妹妹,可能只是因为想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

约瑟夫·罗杰斯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曾做过一项针对9500多名青年烟民的研究。通过研究罗杰斯发现,虽然哥哥姐姐经常会向弟妹们传播抽烟的恶习,但是年龄相仿的弟弟妹妹们会直接拒绝这一恶习。显而易见,从小的朝夕相处让他们变得太为相似。对弟弟来说,想要展现出和哥哥不同的一面,只要观察哥哥有什么行为习惯,那么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

3.兄妹和姐弟之间去认同化的特征非常明显。

通过对未成年男孩和女孩进行的研究中发现,男孩具有独立性和竞争性特征的居多,而女孩在感性方面居多,例如乐于助人和性情敏感这两点。大家肯定不会为这些区别而感到惊讶,但让研究人员始料不及的是,当兄妹之间或是姐弟之间一起成长,朝夕相处并不能让他们显得更为相似,反而却让他们的行为特征背道而驰。心理学家对此解释说,姐弟、兄妹之间只想让自己和对方显得不一样。

可是等到他们该和异性接触的时候,对有异性同胞的孩子来说与别的家庭中异性交往更有优势。据研究表明,来自异性同胞家庭的孩子更能和家庭外的异性自然交往。有姐姐的男孩更容易接近其他女孩;有哥哥的女孩更容易让其他男生所接受。

小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看似答案众多,但你不必深究,只需在自己的个性特征上多花点时间思考,即你的“人格特质”:你是个容易紧张还是轻松平静的人?性格内向还是开朗?勇于创新挑战还是安于现状?你的人际关系如何?对生活积极还是消极?自信还是自卑?勤奋还是懒惰?

通常我们会认为某人“性格像他老爸一样暴躁”或者“母亲遗传给他多愁善感的基因”,这仅仅说明我们人类部分的“人格特质”来自遗传。一般情况下,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着和父母性格的相似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么他们的性格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例如,像激动、胆怯等性格特征都受基因遗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