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24867600000013

第13章 开发创造性思维

——一切创造源于人类的开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会有什么创新性思维呢?

经典实验:火柴盒的“大作用”

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用处。好比,画画时我们需要笔和纸,唱歌时我们需要麦克风……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东西仅仅局限于“正规”的用途,看不出它还有别的作用,这时就该说,我们的思想被束缚了。功用固定性指的就是:一个人知道物品一种用处,而看不出其他功用。

邓克尔是德国着名心理学家,他通过“蜡烛问题”的实验证实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这个实验是让两组被试者解决相同的问题,但是设置问题的方式不同。

一盒火柴、一盒图钉和一盒蜡烛是该实验要用的材料。受试者被要求在屏风上竖放一支蜡烛并点燃,用以照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用火柴将蜡烛底部熔化粘在一只纸盒上,再用图钉把纸盒固定在屏风上。但大半受试者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任务,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盒子装东西的功用,却没有看到它还可以做支撑物之用。另外一些受试者,邓克尔对他们作了不同的布置。他预先将火柴、蜡烛、图钉从纸盒中倒出来,并把它们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目的是让受试者不再受到“盒子是装东西的”的心理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受试者大多都能顺利解决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邓克尔解释道:两组受试者面临的情况只有一点区别,即火柴盒里装了东西和火柴盒里没装东西。因此可以推断,正是这个区别造成了两种结果。显然,受试者们看到装了东西的火柴盒后,很容易受到功用固定性的心理影响,从而看不到火柴盒别的作用。而受试者看到没有装东西的火柴盒后,很容易会想到空火柴盒还有别的功用。

我们从火柴盒变烛台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想要解决问题并开发创造性,就必须扫除功用固定性对我们的影响。

相关实验

A.单刃改双刃

实验原理:当你忽视身边的一些小事时,说不定你就错过了一个伟大的发明。

实验主持人:湖北沙市第二中学一年(4)班雷霆(12岁)。

实验对象:卷笔刀。

实验过程及结果:

雷霆同学在读小学期间用掉了二十多个卷笔刀,他的同学有的比他用掉的还多!他发现市场上的卷笔刀多种多样,但里面的刀片却是一样的。卷笔刀内的刀片容易变钝,卷笔刀钝了还不能换刀片,只好把卷笔刀扔掉。于是雷霆同学建议将刀片改为双刃刀片。

实验联想:

你是不是觉得这只是个小小的创意?那我们算算,全国大概有一亿小学生,将单刃改为双刃的话,每年可以节约两亿多块刀片。哦,原来大智慧就蕴藏在这些小创意里面。开放创造性思维,我们要从小地方做起。

B.药方的多种用处

实验原理:有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身份看问题。

实验主持人:庄子,典出《庄子·内篇·逍遥游》

实验过程及结果:

宋国有个善于炮制防止冻裂手药的人,他的家族靠着这个家传秘方,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但他们的生活依然很贫困。有位外乡人听说他家有不龟手之药的秘方,愿以千金换之。秘方的主人心动了。但想到这是家传秘方,就这么卖出去有点对不起老祖宗,所以他召集家庭成员商讨此事。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总算统一了思想:祖祖辈辈以漂洗丝絮为生,收入太少,今天用这药方换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干呢?于是秘方主人将秘方卖给了外乡人。外乡人获得秘方后立即赶往吴国,见到吴王后,他对吴王说,以后在寒冬打仗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将士们的手被冻了。不久,越军侵犯吴境,边境告急,吴王便委任这个外乡人为援军统帅。两军交战之际正值寒冬,而且两军还是在水上交战。由于吴军将士有了防冻手的药,战斗力提升了好几倍,越军因此战力大打折扣,被吴军所败。班师回朝后,吴王大喜过望,不仅给这个外乡人加官晋爵,并且给了他一处封地。

实验联想:

这个不龟手之药,宋人将它用作漂洗丝絮之用,结果依然改变不了贫困的命运;而吴人用以作战,起到了保家卫国的作用。由此可见,同样一个事物,发挥其不同的功用,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测测你自己:曲别针的用途有很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让我们做个测试,看看你的思维到底是发散的还是封闭的。请你说出曲别针有多少种用途--10种?还是50种?

1983年,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创造学首届学术研讨会。日本专家村上幸雄从日本赶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授课,大家都觉得这位日本专家讲得很有魅力,挺新奇。

在此期间,村上幸雄拿出一枚曲别针,请在座各位说说曲别针到底有多少种用途,以此来看看大家思维的发散程度。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最多六十种,村上对此表示称道。这时有人向这位日本专家提问,问他能说出曲别针有多少种用途。村上听完一笑,伸出3个指头。“30种?”村上摇头,“300种?”村上点头,对此大多数人对这位日本专家产生了怀疑态度。

于是村上当着大家的面说出了这300种不同的用途。正当大家对这位日本专家投来叹服的眼光时,我国“思维魔王”许国泰先生站起来说:“我能说出曲别针3万种用途。”此言一出,大家都觉得许国泰先生是在吹牛。

许国泰先生走上讲台上对大家说:“刚才村上先生讲的可以用‘钩、挂、别、连’这四个字来概括,这样的思维还是存在着局限性,那怎样才能突破这种局限性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简单的形式思维工具--信息标和信息反应场。”接着许先生用重量、体积、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等10多个要素做了一个信息表,再用一根标线将这些信息连起来,形成一个信息标,然后,把与人类实践活动有关的要素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信息反应场。他将信息反应场的坐标不停地组合交切,这时,一枚普通的曲别针变幻出无穷的用途。

通过坐标推出一系列曲别针在数学中的用途,如把曲别针分别做成0,1,2,3,…,9,再做成+、-、×、/,用来进行四则运算;可以用作音乐上的乐谱;可以做外语中的字母;可以将它做成指南针;有导电的作用;曲别针是由铁元素构成的,铁与铜化合是青铜,与不同比例的几十种金属元素分别化合,则能生成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经过对科学思维作了深入研究的许国泰才能提出上述科学的思维方法。

他将这个方法称之为“全息思维魔球”,这“魔球”还有一个别名“信息交合论”--他说这个“信息交合论”是“立体的、多侧面的,是成体系的,超前人的”。许国泰不仅用这种思维方法将曲别针演变出成千上万种新用途,而且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领域,因而衍生出“快速构思法”,也因此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

从许国泰的事例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事物的不同属性相联系,联想的范围就会无限扩大,思维的发散程度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小贴士:心理受功能所固

一个人看到一种事物的常用功能后,便很难联想到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该事物最重要的功用,该事物其他的用途更难被发现。为什么我们会被这种功能禁锢性的心理所影响呢?

一个人对物体的熟悉程度越大,就越难发现该物体别的功用。例如:女生认为发卡就是用来卡头发的,但她们不会想到发卡还能用来拧螺丝;裁缝认为尺子是用来测量的,但他们不会想到尺子还可以做教学工具和教鞭。心理受功能所固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消除其消极影响。

消除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对我们认识物体的新用途有着重要的帮助,也让我们的思路变得更加敏捷和灵活。

有一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去英国一家工厂参观绘画颜料“柏林蓝”的配制过程。制作工序是这样的:工人们先把动物的血和皮用药水煮,调制成原料,然后把原料放进铁锅里再煮,并长时间用铁棍搅拌。李比希对配制颜料的工序感到很奇怪,一个工头向他解释道:“用铁棍搅拌原料的时间越长,声音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李比希笑道:“不用费这样一番周折,只要加点含铁的化合物在‘柏林蓝’原料里就行了。用铁棍在铁锅里搅拌使劲磨蹭,无非是把锅上的铁屑蹭下来,使它与原料化合成‘柏林蓝’,这样做太麻烦了!”

小结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但创造和知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背诵和别人的传授获得知识,而创造性只能靠培养。因此,每个人都有创造性,但每个人的创造性又参差不齐,关键在于培养。

说到诺贝尔,我们情不自禁就会想到美国朗讯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因为那里培养出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改变世界的十大发明也因此而生。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是很多理工科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作为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有什么魔力呢?去过贝尔实验室的人都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那么,让我们开始潜入“森林”,去发现别人没有见到过的新鲜事物吧,这时,你就可以欢呼:“啊,是我最先找到的这片新天地,大家都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