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元璋传
24896000000032

第32章 元朝灭亡 明朝始建成

元顺帝站在大都的皇宫里,看着殿外稀稀拉拉地雨丝,心中更加愁苦。不断有坏消息从宫外传来。他的军队对大明的军队毫无招架之地,山东全部地区眼看就要落入明军之手。原本自己还是能够对付明军的,但是一个月前当他下圣旨,要太傅、中书左丞相扩廓贴木儿率领其所属的十万精兵,赶往山东东昌去对明军进行阻击的时候,这个家伙竟然不听从自己的命令,居然按兵不动,从而让常遇春如入无人之境般,攻下了东昌,山东就这样都落入了明军的手里。

元顺帝气得肺都要炸了,然而正当用人之际,他也不好发作;而且明军就要兵犯河南,顺帝明白河南不能再丢了,地处中原的河南如果失守,大都便没了屏障。为此他忍气吞声,对他的左丞相丝毫没有责备,又发了一道圣旨,要扩廓贴木儿带兵急赴开封,保住河南不被明军占领。

可是半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扩廓贴木儿大军到达开封的消息。为此,元顺帝今晨派太子爱遒识里达去了解情况,现在已是下午了,太子还没有回报,他显得异常烦躁不安。

太子总算返回皇宫了,他已被雨淋得像只落汤鸡,进得官门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捶胸顿足地哭诉说:“父皇,扩廓贴木儿仍然是按兵不动啊!”

“他,他竟然这样不听调遣,这又与反叛何异。”元顺帝万万没想到,手下的大臣会如此藐视他的权威。

“父皇,你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咳,朕不想放过他又能如何,他重兵在握,朕也奈何不得他呀。”

“父皇,您可以撤他的职,让他成为一个白丁。”

“而今朕的圣旨,还不是一纸空文,你撤职他也不听,还不是照常统领他的十万大军。”

“那也不能便宜他。”

“如今是用人之际,明军来势汹汹,山东业已落入敌手,河南堪堪不保,朕的皇位危矣。”

“越是危急之时,越要维系皇权,若是群臣纷纷效仿,父皇的话全当耳旁风,那还不大厦倾覆在即。”

“这样吧,”元顺帝无奈之下作出选择,“朕传旨免去扩廓贴木儿太傅左丞相的职务,只保留他河南王的封爵,而由我儿总制天下兵马。”

“谢父皇重用。”太子有几分得意,“其实早该如此,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但愿那些统兵将帅能够听从你的调遣。”元顺帝忧心忡忡。

太子立即对兵马重新做了分派,扩廓贴木儿的前军改由他的弟弟脱因贴木儿统领,后军由白索珠统领,左军由中书平章李克彝统领,右军由和尔齐统领,这样扩廓贴木儿仅剩中军五万人马,实力大为削弱。他遂领五万人马,退守山西泽州以求自保。

明军徐达、常遇春据有山东后,便移师杀奔河南。太子调兵无力,元顺帝亲自颁诏,要陕西行省左丞相图鲁总统军马,李思齐、张良弼等为副,出兵河南抵御明军,但李思齐等拥兵自保均不奉命。

眼看河南形势危在旦夕,太常使陈祖仁等上书元顺帝,请求重新起用扩廓贴木儿。顺帝无奈,降旨加封扩廓贴木儿为都元帅,归还原领人马,并将关保五万人马归他节制。而太子对此大为不满,他担心一旦扩廓贴木儿兵权在手,会对自己进行报复,便密召关保,要其在合兵时偷袭扩廓贴木儿,然后十五万大军统由他指挥。

关保受命之后,自有他的打算。他趁扩廓贴木儿受职都元帅后,其守地泽州空虚,带兵攻进泽州,并顺势打下潞州,使得扩廓贴木儿失去了老巢。他闻报大怒,在太原城大开杀戒,将朝廷封下的所有官吏残杀殆尽,据有太原后,根本不向河南出兵。

朱元璋抓住元军内讧的大好时机,加紧调度兵力。命康茂才北上,会同大将邓愈进攻南阳,与徐达形成南北合击之势。同时派汤和的舟师自郓城溯黄河而上,直趋汴梁东北的门户陈桥,水陆同时对陈桥摆出了进攻的态势。

陈州守将左君弼见明军大兵压境,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接到徐达的劝降书信,立即开城投降。而远在汴梁的中书平章政事李克彝,则将城中金银装满一百辆大车,早早退往府城洛阳,将汴梁拱手让于明军。

徐达兵不血刃占领汴梁,交部将陈德守城,自带大军追击李克彝,经由虎牢关直逼洛阳。元军毕竟还有忠勇之将,元将詹同和脱因贴木儿,在塔儿弯列开阵势,五万大军在洛水之北十五里分为三层阻击明军。双方对阵之后,詹同发二十骑持槊向明营冲杀过来,意图在声势上压倒明军。

徐达见状,也欲以二十骑对战。常遇春摘下弓箭说:“大将军何需许多人马,看我单人独骑胜他。”一箭射出,元军首骑先锋应声倒地。常遇春大吼一声,执枪冲杀过去,在元军阵中左冲右突,但见三四骑敌人先后落马。

徐达乘着常遇春得势,将令旗一挥,一万精骑呼啸跟进。时值南风骤发,烟尘蔽空,明军呼声震天动地,恰似惊雷滚过。元军阵脚大乱,脱因贴木儿哪里还能节制部下,被席卷着败下阵去。路上收拾残兵不足一万人马,逃往陕州去了,而李克彝慌张之下则窜至陕西行省。

徐达驱兵抵达洛阳城北,对洛阳形成了进攻的态势。慑于明军的气势,元河南行省平章梁王阿鲁温亲自打开城门,向徐达投降。在他的带动下,嵩州元将李知院,孟县守将参政李成以及福昌、钧州、许州、汝州、郏县等相继归降。徐达并不满足已有的胜利,遣同知冯胜会同康茂才两路大军进攻陕州。脱因贴木儿闻风而逃,冯胜紧追不舍进逼潼关。

元军守将李思奇守着天险却不敢接战,弃城而逃,冯胜遂于四月二十七日占领潼关。

朱元璋接到捷报,欣喜异常。传旨下去,要亲临前线指挥对元朝廷的最后战斗。他在路上行走二十七天,于五月二十二日到达汴梁。当即改其名称为开封,并以阳宪为省督,何文辉为河南指挥使,同时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攻取元顺帝的老巢大都。

他先问徐达说:“大将军,今取大都,计将安出?”

徐达早有成竹在胸说:“万岁,臣自平齐鲁下河南,即已着眼对大都的攻占。今潼关已在我手,李思奇西窜,元将只有王保保尚有实力与我军对垒,然其亦不足为虑,臣想下大都只在两月之间。”

“卿所言极是,但亦不可轻敌。大都城外平旷利于骑战,而元军素以马军为主,不可无备。应以精兵为先锋,大将军督师与其后,由邺趋赵,转临清而北,多备山东米粟,围大都三门而放其一,彼外援断绝,城中缺粮,元帝内溃自生,必弃城出逃,则大局定矣。”

“万岁,留一门促元帝出逃,然其遁人大漠,则如鱼之入水,当留下无穷后患,臣意派一支精骑穷追不舍,务将其生擒或击毙,以绝后患。”

“元帝以马军为胜,其战力颇强。有道是穷寇莫追,如穷追则彼必死战,即便我胜也要付出较大代价。其窜至漠北,已属残余,不足为虑。下大都后,当攻云中、太原及关陇,全力扫平内地,而元帝只需防其扰边塞矣。”

“臣谨遵圣命。”徐达这才明了皇上的部署,难怪他要亲临前线。

朱元璋在开封,为取得攻元的最后胜利,传旨令浙江、江西及苏州等九府赶运粮食三百石到开封,以确保北攻大都的粮食供应。一切部署完毕,圣驾即将回返南京。徐达也将要发兵,七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回京前夕,再次召见徐达,殷殷告诫说:“大将军,元运将终,君有罪民无辜,当严饬部下,破城时万毋妄加杀戮焚掠。必使市不易肆,民安其生,上答天心,下慰人望。有违者,罪无赦。”

“臣遵旨。”徐达与皇帝拜别。

七月三十日,北伐元都的战役正式开始。徐达逐一发布将令,命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左丞赵庸,平章曹良臣、俞通源,都督副使顾时,右丞梅思祖各领兵马一万准备北渡黄河。同时传令都督同知张兴祖、平章韩政、指挥使高显等,统领所辖益都、徐州、济宁的部队,也即时北上,与大军在临清会师。明军渡河后,接连攻占卫辉、彰德,磁州、邯郸、广平,真个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各路军马会聚于临清。徐达又与常遇春在德州会师。

至此,已有三十万大军,对元大都形成了进攻的态势。

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元朝廷,依然是政令不通指挥不灵。将领们虽说是表面上还奉元顺帝为君,但没有一个人听从元顺帝的旨意。败走凤翔的李思奇与关保等合兵,拥甲十万之众,仍然打着元顺帝的旗号,征讨晋宁的扩廓贴木儿,意欲将他的兵马吞过来,扩大自己的实力。岂料扩廓贴木儿避实就虚,不与关保正面交手,而是乘夜偷袭其大本营,关保兵败被擒,李思奇也只有退兵。扩廓贴木儿上表元顺帝,指责关保擅自动兵意在谋叛,请求严厉惩处关保。元顺帝现下已无所依靠,借机恢复了扩廓贴木儿的官职,并准其将关保斩杀,但降旨要他带兵护驾,移兵至通州抵御明军。

扩廓贴木儿将关保依旨斩首,但他并不肯为元顺帝卖命,在山西晋宁按兵不动,以观胜败。同样,李思奇也不愿以自己仅有的实力去与明军硬碰,也在凤翔按兵不动。这样一来,就给徐达一个有利的局面。明军二十日进取长芦,继而兵趋清州,再向直沽,元丞相伊苏望风而逃,元朝上下大为震动。明军进逼河西务,一举击败守城元军,生擒将校三百余人。又乘胜追击,于七月二十五日兵临大都外围重镇通州,在城下安营扎寨。

元顺帝已然慌神,急忙升殿召开御前会议。文武大臣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有人要降有入主战。知枢密院布延帖木儿挺身而出说:“万岁不必惊慌,明军也非铁打,也是人生父母养,待微臣领十万精兵,前往通州迎敌,定将明军打败。”

“爱卿忠勇可嘉,朕先赏黄金千两,胜后还会厚加封赏。”元顺帝为保皇位已是不惜一切。

“万岁,臣料能够阻止明军的进攻势头,但要想击退明军,还需万岁再调遣几支人马。”

“京城之内,所有人马随卿调动。”

“万岁,速派得力大臣,分别前往扩廓贴木儿和李思奇处,要他们两支军马急速赴京救援。到时对明军形成三面夹击之势,何愁明军不败。”

元顺帝对于调兵没有底气说:“好吧,卿且去前线迎敌,朕即派重臣为钦差,催促两路人马驰援。”

布延帖木儿在京城点齐十万人马,怀忠勇之心杀往通州前线。明军大将郭英亲率两万人马与之交战。双方大战一个时辰,明军不敌,向南溃逃。

布延帖木儿大喜,将令旗一挥说:“明军大败,我军士气正盛,全力追击,扩大战果。”

元军首尝胜果,紧咬着明军猛追下去。追出约五里路远近,突然道路两侧连天炮响,百十面旗帜竖起,东侧汤和,西侧常遇春,各引五万伏兵齐出。而败逃的郭英则会合了徐达的五万大军,调转头来痛击元军。遭遇埋伏的元军,顿时阵脚大乱,哪里还能抵抗,纷纷抱头鼠窜,落荒而逃。明军肆意追杀,直杀得尸横遍野,甲仗辎重兵器到处遗弃,死伤有数万人。布延帖木儿逃回大都,收拢的败兵仅有一万多人,余下尽已逃散。

布延帖木儿败得这样快,败得这样惨,是元顺帝与满朝文武始料不及的。整个朝野大为震动,人们完全失去了信心。当夜,元顺帝在清宁殿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局势和对策。绝大多数臣僚已是吓破胆,主张向明军投降。

元顺帝不肯说:“想我大元建朝已历百年,疆土广大,受命于天,岂能向一放牛小子称臣,这是万万不可的。”

左丞相失烈门见状言道:“万岁所论极是,堂堂大元,岂能降为阶下囚。想我大都,城高池深,且城内粮草颇丰,足可坚持数月。待各路勤王兵到,明军粮草难以为继,其必败无疑。”

知枢密院事黑厮也是主战派说:“我军虽败,然城内尚有人马十数万,足可守城,以待援兵。”

布延帖木儿依然反对投降说:“万岁,微臣轻敌中伏致遭败绩,然臣愿统兵守城,可保三月内城池不失。二钦差已是出京,料援军月内可至。届时内外夹击明军,我军定可转败为胜。”

元顺帝长叹一声说:“说什么援军月内可至,扩廓贴木儿与李思奇若早听朕的旨意,怎会有今日的糟糕局面。朕料他二人十之有九不会奉旨,只是自保而已。朕不能留在城中,坐等当徐达的俘虏。后宫更不能受明军之辱,朕要及早离开大都,保住大元这面旗帜,也好东山再起。”

“万岁,不能啊。”失烈门以头触地,啼血劝谏,“万岁坚守,大元犹存,万岁逃离,人心即失,大都不能丢呀!”

“是啊,大都不能轻易为明军所占。”元顺帝降旨,“着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同为左丞相,同守京师大都。”言罢,再也不听群臣的奏谏,万分留恋地看看清宁殿,掩面下殿去了。

夜半时分,元顺帝将后宫主要的嫔妃,及贵重金宝等装上百余车,拉上百余人,连夜出宫出城,离大都直趋漠北。淮王等人目送御驾去远,一个个无不摇头叹息,都明白前程就像这无边的黑夜一样,看不出路在何方。而有的人,在天明之前即已提前逃走。眼看离城的人越来越多,淮王不得不下令关闭大都所有城门。

八月初二,徐达大军兵临大都城下。当即派人送进劝降信,淮王自料大都尚可坚守数月,将送信的明军脊杖二十打出城去。徐达见招降无望,便于次日向大都的齐化门发起了攻击。

宽宽的护城河,首先是攻城的最大屏障。明军人众,徐达下令,每人背一袋沙土,倾入护城河中,两个时辰之后,护城河即被填满。明军呼叫着扑向城墙,竖起几百架云梯,争先恐后向城上爬去。

元军早无斗志,不待明军接近城头,即已弃城而逃。淮王与庆同都在城头督战,但二人管不了偌大的战线。眼前的兵士死战,远处的自己逃生。明军源源攻上城头,常遇春跳上来挺枪刺向淮王,只听噗的一声响,淮王被扎个透心凉。而那边汤和手起刀落,庆同的人头也已滚落在地。主帅一死,士卒们顿作鸟兽散,大都转眼之间落于明军之手。

徐达首先冲入宫中,把大元的王子六人俘获,还一并缴获了玉玺、图书、金印以及无数的宝物。徐达下令把所有的宫女都赶到大殿中集中看管,还把所有的府库都加封,并对兵马进行了部署,对大都进行防御,防止元军的残留部队进行反扑。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具表派快马到南京向洪武帝报捷。

由此,统治了中国九十九年的元帝国,宣告完结。一个新的王朝又开始了它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