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4896800000026

第26章 素质教育中学班级管理模式

(一)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

浙江省江山中学郑逸农老师在总结其实施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过程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的文章中指出:“现在的班主任以两种类型居多,一是‘保姆型’,大至家事国事天下事,小至吃饭扫地关窗户,事无巨细,样样躬亲,真可谓‘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可却经常落得个‘归来倚杖自叹息’。工作效率不高,学生也没有充分发展的自由。二是‘管家型’,什么都自己说了算,对班级实行‘****统治’,班规家法特别多,学生被剥夺了一切自由,一个个都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臣民’。这两种工作方法都是与‘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相背离的。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班主任应当充当‘导演’,让学生自己去当演员,去扮演各种角色,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当然,当‘导演’也要注意科学性,不能让学生角色定位。角色定位会导致性格定位、能力定位,不利于学生良好健全的个性心理的形成。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列夫曾对一对双胞胎女大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她们外貌酷似可个性迥异。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教育要求有别。原来,在她们很小的时候,祖母就给她们作了角色上的定位,一个做姐姐,要求她照顾妹妹,为妹妹作出榜样,对妹妹的行动负责;一个做妹妹,要求她老老实实,一切听姐姐的话。久而久之,两人的个性特征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姐姐形成了独立、主动、外向、果断的个性特征,而妹妹却形成了顺从、被动、内向、寡断的个性特征。角色定位下的班级管理,只有班长等个别干部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而大部分学生都扮演着‘妹妹型’的角色,失去了发展良好个性的机会。所以,科学的做法应是打破角色定位,废除班干部‘终身制’,实行班长竞选制和班干部轮换制。先进行班长竞选,让愿意当班长的同学上讲台‘竞选演讲’,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等竞选者一个个演讲完了,再进行无记名投票,让‘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班长。班长产生后,全权组阁班委,然后率领全体班委成员开展班级工作。为了较彻底地打破角色定位,可作以下规定:班长竞选每两个月左右定期举行一次;班长原则上不能连任,如果连任,最多一次;前届班委成员一般不再聘用,以让其他‘新人’得到锻炼。打破角色定位,让每人都当当干部,又都做做群众,能上能下。在这上上下下中,他们的性格与能力会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陕西绥德一中马钟秀老师在总结其实施现代教育与创新教育过程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的文章中指出: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教育思想,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综合提高、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它更符合教育规律,要求更高、更难。在现有考试、教育体制下,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育并使之扎扎实实落在实处,必须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1.突出‘进步分’的奖评。在学业成绩方面,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但这个差异的距离是可以缩短的,通常的成绩名次正好拉开了这个距离,为此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了‘进步分’,并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为评估激励学生的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成绩表上,按名次5人为一组,制订出具体奋斗目标,1至5名每人每科下次进步1分,6至10名每人每科下次进步2分,……依此类推,定名为‘一二三……工程’。凡达标的,与前五名同等奖励,超标突出的,与第一名同等奖励,倒数第一名的王×同学就曾因超标与第一名获同等奖励,勤奋钻研的劲头更足了。这样,就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2.每日设立一名总值日生。在班级管理中,民主治班,以法治班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轮流当总值日生。总值日生工作是记好‘班务日志’,全面具体反映当天班级情况,协助班委会处理当天要务。在晨读前,总值日生走上讲台面对全班讲演5分钟,讲演前后,全班起立,互致问候,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和组织能力,又增大了自尊互爱的习惯。总值日生还要在小黑板的‘凡人睿语’栏题写上自己喜欢的警句格言,在‘今日话题’栏写出1—4个小作文题,供全班写日记时参考。此外,二四六的总值日生在演讲完毕后,要主持全班的语文和英语的听写听记活动。这样,既为全班同学提供了一个锻炼听说听记能力的机会,又培养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3.组建班级图书角。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引入题海战术,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难以开拓创新思维,而另一个方面又使一部分学生厌倦‘题海’,一头扎入‘武侠言情’小说中难以自拔。课内与课外的衔接缺了一座‘优质桥梁’。为此,我们专门组建了班级图书角。班上集体选购一批优秀图书,共计300多册,起名为‘慧源图书’,真正成为智慧之源泉,成为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优质桥梁’。

4.光荣榜重在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里在阶段性工作或者重大活动后,都适时总结,表彰先进。由书法协会的同学在黑板上设计背景主题,用彩色粉笔写上‘上进榜样’、‘进取楷模’、‘自己标兵’等字样,然后照相并装入光荣榜镜框,在相片下写出针对不同学生的激励性话语。

在教室全景的照片下面写着:‘在这个汲取精神营养的家里,你感受到分分秒秒、日日月月中的自己在充实,在进步吗?热爱她吧!珍惜她吧!’以增强他们的团体意识。在前三名的照片下面写上:‘看看后面——有多少双不服输的眼睛?望望前面——天有几重?’以激发全班的竞争思想。在语文优胜奖照片的下面写上‘咱陕北人杰地灵,柳青、路遥之后,又该有多少璀璨晨星?’在英语优胜奖的照片下写着‘十五年后,电视上的中国新闻正直播国家领导人答记者问,看见那年轻潇洒、流利从容的翻译,马钟秀老师惊呼:这是我九八级的学生!——这空谁填?’在数学优胜奖的照片下写上‘陈景润未尽的事业,就由你们来完成!’用来激发学生高尚而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在进步奖和纪律模范的照片下分别写上:‘只要进步,何必计较落后’、‘超群的才能还应有高尚的品德来驾驭’。这样从细微处入手,面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激励他们立足现实,发挥各自的特长。

5.创办《丑小鸭》报。报纸的综合性十分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办报很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为了确实体现其功能的综合性,《丑小鸭》在报社的组织建制上设了主编、分版编辑、外事联络、会计、出纳等。在版面设计上分‘新闻版’、‘文学版’、‘作文版’、‘综合版’等。围绕校园生活,成功地举办了由家长、体育教师、班主任等多方面参加的‘校园热点大讨论:我看足球热’,出过‘迎香港、庆回归’专刊,就素质教育成功地采访了刚从西安培训而归的校级领导,根据初三毕业生心态,出版了既有文学性,又有纪念意义的‘同窗轶事’专集。《丑小鸭》已初步培养出一批人才,童凯、王浩、****、马腾等在高一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又自行发起创办‘铜豆’文学社,表现了跨世纪中学生的良好素质。

6.成立书法协会。素质教育提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允许多样化发展。班上将练过书法、学过美术或有这方面爱好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书法协会,由他们筹划、美化教室环境,既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给了他们施展、锻炼的机会。整个教室素洁高雅、健康向上,黑板正上方‘进净静劲竞’五个红底黑字是全班主旨,左右两边墙上八幅书法国画作品镶边美化,内容积极健康,催人向上。后边墙报两边多人联写一副对联,‘相识相知携手共同向上,同心同德团结一齐进步’,寄寓了对新建班级的期望,墙报正上方‘老师您好’充满了对老师的爱戴和敬意。在实际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制、尊师、爱校的美德,在实际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7.开展‘立交桥手记活动’。‘青年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巴尔扎克语),初中生犯错误更是在所难免。而犯错误的根源又是多种多样的。为此班上设计‘立交桥手记活动表’,让犯错误的学生、家长、班委会等从不同角度书面分析其根源,以期达到根治,并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实现立体化教育的效果。

学生犯错误以后,我们要求本人填写‘手记表’,内容有:‘详细情况、亲身经历’、‘自我评议、心理体验’,之后由班委会负责同学签注,再交家长填写‘家长建议,具体要求’栏,最后反馈给学生本人,在‘自我总结,对症药方’栏填写内容,全过程即告结束,切切实实起到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8.举办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初中生的从众心理较显著,在玩耍、处事方面常能体现出来。一次学校爱委会取走了初一班的卫生流动红旗,班上立即出现了很强烈的波动情绪。有的同学认为是桌凳摆放不整齐所致,于是在打扫完卫生后对原桌凳进行了调整,——当然是更整齐更美观了。但另一部分同学出于别的原因强烈反对,有一组硬性恢复原来状况,直至朋友翻脸,出语伤人,当时双方都感到委屈伤心,几位女同学竟然难以自控,慌乱中一位同学来请我,去了以后,面对情绪失控的学生,我先对他们讲了一位伟人处变不惊的故事,要他们回想《挺进报》中陈然被捕前的所作所为,同学们情绪渐渐稳定。但几个好强的同学还要我表态,到底谁对谁错。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1+12(=,>,<)’,要求他们选择填空,并宣布,两天后,班上开展一次‘1+1>2’的演讲比赛,参加人不限,并且进行严格的评选奖励,第二天就送来不少演讲稿,——当然离不开对桌凳事件的看法。第三天演讲比赛结束后,桌凳的摆放主动恢复了整齐划一的格局,桌凳事件的争议销声匿迹。

他们明白了要有‘1+1>2’的效益该如何处理矛盾了。有一位同学在班上以极不正当的手段向女学生要钱,引起同学们的义愤,在日记、作文中纷纷批评,也有个别同学盲目崇拜。为此我设计了一场‘讲道德,学法律’的主题班会,专门请一位在政法系统工作的家长主讲,让每一位同学都知法,懂法,学会用法。事情得以遏制纠正。

9.提倡人人写日记。记日记不仅仅有益于写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日记是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心理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心的一条好渠道,更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一条捷径。不少班上的矛盾纠葛、好人好事,多是从日记中了解到:譬如一男生用不正当手段向女生要钱,譬如个别学生不午休进游戏厅,还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日记中倾诉了他的痛苦……经常批阅日记,方可‘对症下药’。

21世纪的素质教育之风扑面而来,在班级管理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健全多种组织,利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才能;开展多种活动,利于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放手指导学生自管自教,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二)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的特点当前我国中学的班级管理在传统班级管理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其观念、体制、方法和模式诸方面均有忽视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忽视中学班级管理科学、民主、法制、自主、服务、责任、角色扮演和开放化建设工作的现象,压抑了中学生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保留了较多“保姆式管理”即客体被动型班级管理模式的痕迹,使中学班级管理效能呈现出较低的状态,违背了中学班级管理就是为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发展服务的本质要求。

从以上经验和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管理的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服务和自我服务的主体、不断社会化和创造发展的主体。建构学生主体、发挥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其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主体、参与、创造、发展。这一精神落实的基本行动策略之一,就是构建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没有这一模式的建构,就不能保证中学生班级管理主体地位的确立;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和发展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就不能有效地使中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自身综合的素质,当然就不能在中学很好地实施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为:

1.承认并落实中学生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中学生人人都具有巨大的管理潜能,其管理潜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教育具有开发学生管理潜能的功能,通过良好的教育形式和管理形式,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管理潜能;没有管理潜能的开发,人类社会任何组织形式和个人的活动都是低效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水平。良好的管理素质,特别是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素质,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素质。科学的自我管理活动,能提高自主活动效能和活动质量;科学的民主管理和组织管理活动,能提高组织群体分工协作活动效能和活动质量。而只有开发好人类每一个体的自我管理、民主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潜能,才能有效提高人类每一个体自我管理、民主管理和组织管理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体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班级中中学生既是组织管理的主体,即代表班组织实施共同管理的主体;又是民主管理的主体,即参与班级民主或准民主管理活动的主体;还是自我管理主体。强调中学生是班级组织管理主体,意味着不能把中学生只看成被管理者,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为达到班级组织的目标而自觉、积极地担负起组织协调与服务的责任,目的在于培养其为同学的服务意识与能力、责任意识与能力和协调能力与自信心等。强调中学生是班级民主管理的主体,目的在于培养其民主与平等的意识与能力、尊重与理解的意识与能力、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等。强调中学生是班级中的自我管理主体,其目的在于培养中学生独立人格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上述管理主体三重性角色的实现,是落实中学生的班级管理主体地位的保证。

2.强调参与是发挥和发展中学生主体性、完善学生个性、提高学习质量的基本途径。没有管理主体性的发挥,中学生只是可能的管理主体,而不是现实的管理主体。而主体性的发挥,只有在对象性操作活动中,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中实现。参与班级管理是中学生的管理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促发展。但是,它需要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智能水平和其他综合素质条件作保证。这些保证条件,在参与中能够得以学习和发展,参与和条件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所以说,没有中学生参与,就没有中学生的创造与发展。没有中学生的创造与发展,就没有中学生更好的参与。这里的参与管理,具有如下重要特性:主体参与。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是以管理者的角色参与的,中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解决班级组织中的各种事务,发挥自主、自治、自为、自立的精神。它是从中学生主体参与入手,到中学生主体发展归宿的过程。是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巩固提升,主体性不断发挥发展的过程。民主参与。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发挥与发展,必须依赖民主和谐的组织氛围,依赖有利于创造民主和谐组织氛围的制度和规范,依赖组织成员之间相互悦纳个性、相互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允许宽容中学生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使中学生共同平等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实行班级民主管理这一特征的落实有助于中学生民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沟通合作意识、主体和创造意识与相应能力的提高。全员参与。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强调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得到锻炼,以此促进全体中学生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提高,并主张班干部岗位是育人的岗位和角色,是中学生管理主体地位确立和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岗位和途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干活的岗位和角色,不是个别优秀尖子学生的专利岗位和角色。全员参与性,这一特性的落实,能使全体中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和班级的主人,责任感、服务意识和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社会化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全面参与性。这一特性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每一环节和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管理、教育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班风和文化建设管理等方面。其二是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要从心理(智、情、意、个性)和行为两个层面上参与,即认知参与、情感参与、意志参与、个性化参与、行为参与。全面参与性的落实,能使学生积累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得到全面训练和锻炼、智能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水平全面提高,主体性创造人格得以完善和发展。创新竞争发展性参与。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建构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使创新与竞争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互为因果。该模式强调中学生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竞争。然而创新和竞争相对于发展而言又都是手段,其目的和归宿应体现在中学生主体性、创新性人格的充分发挥与发展上。这一特性的落实,有助于中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自我实现意识、社会化意识及其能力和人格的提升。

(三)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建构策略1.开展学生自主、自治、自为活动。管理中学生的目的是发展其自我管理的主体性,不断确立其自我管理的主体地位,让其在管理和接受管理中学会自我管理。中学生自主、自治、自为活动的开展,是中学生自我管理主体地位的落实和主体性发挥与培养的过程。其内容一般包括:班级日常管理自治;专题讨论会、主题班队会、民主生活会、竞赛活动自治;课外活动、文体活动、旅游活动的自治;学习自治等。

2.实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制和班级岗位责任制。班干部岗位和角色,如前文所述,它是育人的岗位和途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干活的岗位和角色,不是个别所谓优秀生尖子生的专利岗位,中学生应该有此种受教育、受锻炼的机会。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是教育平等化、机会均等化的体现和要求,是一种很好的主体参与班级管理形式,它符合角色扮演教育规律,可使当班干部的中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服务意识、沟通合作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以身作则意识、自信心和集体责任感,在履行班干部岗位职责中,学会发现自我价值、学会负责、学会服务与自我服务、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学会合作、学会管理等,从而使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激发和弘扬。它可以培养中学生能“上”能“下”的良好心态;可以使中学生正确地认识他人和自我,防止“捧杀”和“扼杀”现象发生;它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与能力,促进中学生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制,既是中学生组织管理主体地位确立的过程,又是中学生管理主体性发挥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行班级全员参与管理的客观要求。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轮换的周期可长可短,长者可一月或半年,短者可一天或一周。二是轮换程度可一次全员轮换或部分轮换,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保证班级管理平衡有序为准则,不可大起大落,过度振荡。三是班委会、团支部结构合理,要坚持男女搭配、强弱搭配、个性搭配、新旧搭配的原则。四是班干部的岗位角色序列和种类应宽泛多样,一般应该包括班委会委员、小组组长、科代表以及其他项目负责人。五是班干部轮流制的实施要与班级岗位责任制的设立与实施相结合。以上几点旨在使中学生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角色,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把班级设计成一个微缩的社会,学习化的社会,主体化的社会。

3.优化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无形而巨大的班级管理力量和教育力量。人是文化环境中的人,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他是在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的。学生的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人性是否得以开发和弘扬,从根本上讲,是由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班级文化是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系统、最自觉的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时,要坚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积极引导和学生全员参与,自主、自治、自为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班级文化的科学性、全面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班级文化实行民主参与,共同创建的过程,就是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和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就是加速中学生社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中学生在校对社会生活模拟的过程。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中学生民主与法制、竞争与合作、主体与客体、服务与被服务、继承与创新、社会化与个性化完美结合的现代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促进中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发展、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一般建构主体性班级文化的途径有:加强班级民主与自觉纪律建设;加强班级教室文化环境建设,美化教室、环境育人;加强班训、班歌、班徽和班级精神建设;加强班风特别是学风建设等。

4.强化课堂激励学生主体的管理行为。课堂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要强化班级课堂教学管理。主体参与型中学班级管理模式,强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激励中学生的艺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教师课堂激励中学生的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中学生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技能、技巧和方法。它具有:

针对性。教师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中学生的基础、兴趣、态度、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学法特点、心理健康水平和教材特点、教学设施等来设计教学程序,优化知识链条、问题链条和方法链条,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灵活多样性。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中学生行为和心理的控制激励,除了超前和结果控制激励以外,必须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激励艺术。这是教学激励艺术的核心所在。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动态激励的方法,才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及时调整和控制,才能有效地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进行激发,把放得开和收得住统一起来。由于中学生的差异性,有些激励方法适合一部分学生而不适合另一部分学生,就同一中学生而言在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时间,其积极性的调动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课堂激励中学生不能千人一面,万人同法。

创意性。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极为复杂,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动机等因素复杂多变,且差异明显,这就决定了教师激励中学生的方法不能机械地模仿照搬,应针对具体情境、具体学生,利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机智,刻意创新,才能方法对头,激励成功。

巧妙性。无巧妙性则无艺术性可言。教师课堂激励中学生的艺术贵在巧妙性。就是要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众多方法、程序、策略中,选择创造出多快好省的最优者。“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高效性。判断教师课堂激励艺术的高低,不在形式而在激励效果。否则就会犯“教学形式主义”的错误。其标准一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否高涨;二看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包括知识、能力、智力、品德、情感、意志、兴趣、动机、态度、性格等全面发展水平。总之,上述教师课堂激励中学生的艺术特点,均是对“教艺无止境”内涵的理解和揭示。

教师课堂激励中学生的艺术可概括为:

表情激励。教师微笑的面容、热情期盼的目光、生动的眉毛、适度的手势、得体的体态变化、良好的口形等体态语言可传送出教师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等信息。它是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热爱真理、乐于传授真理的有力表现。大有融洽师生情感,感染激发学生之功效。

口语激励。教师亲切的语调、适度的节奏、优美的语音、准确简洁的语句、逻辑清晰的语序、饱含感情的语言会给中学生以音乐感,他(她)的讲课过程,就像是在演奏一曲优美的乐曲,催中学生兴奋激动,活跃思维,百听不厌,产生良好愉快的心境,以至于弥散到整个学习中去。

激情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就像演员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一样,应对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充满热情、自信、坚定和强烈的审美感、道德感、理智感,潇洒自如,游刃有余,就会震撼中学生心灵,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形象激励。教师有声有色的表述、贴切形象的比喻、科学形象的类比推理、逻辑思维图式清晰的板书、标准优美的示范表演、形象教具运用得当、实验操作的动作标准和程序清晰,就能激活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其抽象思维的活跃发展。

逻辑激励。教师讲课概念阐述清晰、原理推导过程清楚、论证论据充分、解题思路清晰、知识逻辑跳跃环节适度,环环紧扣、把思维和知识的发散与集中有机结合,就可以集中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引导中学生步步深入到真理的彼岸,使其弄懂学会知识,体悟出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真理的光辉,从而调动起中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中学生弄懂学会科学知识,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

推销参与激励。师生共同活动,教师让中学生动手实验、模拟练习、解答习题、提出质疑、主动答疑、相互修改课堂作业、相互讨论问题;给学生以抒发己见、表现自我、推销形象的机会;把发现学习典型、树立学生榜样与推销学生榜样相结合;把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减轻学生被动学习时的疲劳,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育激励。教师要善于寻找教材中的教育点,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积极因素。以此激励中学生促其心理充实、健康,方向明确,学习劲头倍增。

“自己走路”激励法。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教给中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模式,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解题、操作、实验、交往、表达等方面,并让其反复习得,从而激发起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会使中学生增大学习成功的概率,获得成功感、自信感、愉悦感;会使中学生获得学习和做人方面的自由度、灵活性、主动性,减轻对教师的依附性和压抑感、被动感;会使中学生有能力较顺利地迎接未来学习问题的挑战。因为方法和技能技巧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目标时效、竞争评估激励。课堂教学任务目标明确具体,要求当堂消化。如理解记住概念原理、完成课堂作业、口述讲解课堂内容、会写生字生词、总结出课堂知识结构图式等;开展课堂竞赛,赛理解、赛记忆、赛做题、赛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让中学生同老师比赛,以发现老师未注意的问题。同同学比赛,以比、学、赶、帮、超。同课堂时间比赛,以力争课内按时或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注意培养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效益意识并严格要求。克服那种记忆靠笔记和复习,理解靠课后看书和问人,忽视课堂学习效果效率的错误倾向;注意把竞赛与检查评估和指导帮助相结合。这样做中学生能够及时看到劳动成果和反馈信息,得到内外奖赏。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澄清错误。特别是能够及时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由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学习上的焦虑感。能够督促每个中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总之,目标、时效、竞争、评估、指导帮助都具有激励功能,教师应注重习用。

价值激励。如果学生明确课堂所学知识和智能在整个学科、教材、其他学科及个体发展和实践中的价值性,就会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产生一种如果不学好则会后患无穷的“后患心理”,使其焕发出学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审美激励。各门学科都有其审美价值。如数学的图式简洁美、自然科学的奇妙神奇美、文学的艺术美、诗歌的形象生动美。教师的言行心理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如教师的理想美、道德美、习惯美、语音美、气质美、体态美、体魄美、衣着美、发式美、体味美和教学中的方法美、途径美、手段美、程序美、效果美。上述审美因素都是激励中学生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的动因。

心理参谋咨询激励。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有千千结”,需要细心有效地去打开,方可有学习的积极性可言。需要教师把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相结合。前者是指教师把教学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主动帮助学生诊断、分析、预防心理问题。包括观察、记忆、想像、思维、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兴趣、技能、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和偏差。帮助其协调好心理平衡和健康,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后者是指教师要给学生以表述自己心理问题和分析诊断其心理问题的机会,具体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和解决的方法。如你推理出现错误,是因为你没有把两个相似概念区别清楚;你记忆效果差是因为你没有抢到遗忘之前复习;你观察时顺序混乱导致了遗漏;你考试时发挥不好是因为你动机过强求胜心切等。总之,课堂激励中学生的艺术,是一个系统,教师应综合使用,灵活运用。

上述四大基本对策,旨在缩小班级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差距,通过中学生管理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中学生管理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与发展,把中学生管理潜能的开发和管理素质的培养既视为目的,更视为手段,以此来加速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他们对社会规范的内化水平;培养中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和负责能力;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在校学习的生活质量;促进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班集体和中学生个体全面而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说形成教育合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教师在形成教育合力中起什么作用?

在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力量过程中,教师如何具体操作?

如何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社会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