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
人的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胎儿丧失了襁褓,才能学会站立和走路;青少年丧失了成人的呵护,才能成为具有独立生活的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惧怕丧失。都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那么我们也将丧失发展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今天的痛苦,也许换来的正是明天的飞跃。
事件观察
报纸上曾刊登一篇文章,内容是广西一位女大学生从广西考到了上海某大学,可是她极不适应环境,口音不习惯,生括也不习惯,周围又没有一个熟人,父母不停地打电话问她的情况,这位女生每次接电话都哭个不止,无奈她的父母从广西来到了上海陪了她一个月。可父母刚走一个星期,她由于应付不了变化,便偷偷地回广西了,主动退了学。
人一进入新环境。就要和许多人打交道,这环境让人感到陌生、别扭、孤独,不那么适应。这种环境上的变化,对于做人的生存发展来说,有时候是必要的,或者说,也有它有利的那一面;另外一些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因此他们能够理智地对待这种变化,积极地去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生都是从原来的学校又考到一所新学校的,互相都不认识,表面上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疏远,互相排斥着,这位大学生不愿意向同学敞开心扉,便越发孤独起来。渴望回到过去的环境,于是不顾后果地退学了。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的。当你来到上海后,你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你也将有所丧失——离开你所熟悉的环境,离开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
曾庆存也许大家不熟悉,但气象界的人提起他来,则是名鼎鼎,在国内及国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50年代初。他大学毕业后,在国家“向科技进军”的号召下,他考取了赴苏留学生。从中国到外国,这差距环境变化太大,语言、生活、气候都不适应,但这没阻止他,他说:“党让你去留学,机会难得,再苦也要好好学!”凭着对事业的追求,他首创了用于数值预报的“半稳式差分方案”,并且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原始方程求解方法者之一。最终成为一位学有所成、名扬四海的科学家。
技巧运用
不管愿意不愿意,人都是要长大的。长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将要面对更多的变化,意味着你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人,总是要往前看、往前走的。只有怯懦的人才永远不敢走出熟悉的环境,因为他们害怕面对新的挑战。
观点浓缩
消极被动地面对新的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你永远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之中,永远把感情寄托在过去的环境上,那你就无法走出自我封闭,这样的人,有谁会喜欢?其实,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新同学一样可爱,他们并不都是个个自私的。当你有了新朋友时,就会有人分享你的快乐和烦恼,你也就有了更多的进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