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体验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24964200000005

第5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概述(2)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必修课,一般是在一、二年级中开设,共四门必修课,一般为每学期开设1~2门,课时一般是每门课一周一次,每次课3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形式一般为任课教师自己命题,以修够学分为主。首先,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来看,这四门课是知识与情感并存,个人修养与社会认知并重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包括对自我、社会、职业、家庭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基本的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培养都离不开个人的切身体验。在课堂中和课外运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都能够起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同成长。

其次,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课时间来看,每学期开设1~2门课,每次课的上课时间大约是二到三节课,这给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体验式教学具有个体性的特点,即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个体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该留出足量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之中,感受体验的快乐,从体验中获得成长。另外,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方法不仅包括课堂中的体验,还包括课外实践中的体验,如进企业、参加公益活动等,这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大学生相比中学生来讲,时间更加充裕,除了利用课堂时间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课外体验,获得真实情感和认识。这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

再次,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来看,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己命题为主,考核的方式自己可以做适当安排,比如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考核方式是以试卷还是其他方式,考核标准是分数还是分等级。这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活动空间。体验式教学注重在平时的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且师生间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获得认知并形成价值体系。体验式教学是很难用试卷、用分数来衡量它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不存在升学等压力,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体验的情况等来给出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更无后顾之忧。

(二)体验式教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

首先,体验式教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学时期是从青少年时期向成人转换的重要阶段,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大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不断走向深刻、成熟、丰富。随之他们的体验能力和反思能力也不断提高,并且有自己体验的强烈要求和经历,内心里更加信服一种融合了情感以及尊重主体性的教育,他们不再是一味听命于老师、家长的孩子,而是能根据自身的体验,在一定的环境下自主地选择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这为实施体验性德育模式提供了可行的条件。对大学生的体验要求有调查显示:有94%的同学认为“有对曾经最令人激动或令人沮丧的一件或几件事的深刻记忆”,这说明深刻的体验具有持久性;70%的同学认为“和善的交流与倾听”对自己的学习帮助最大;80%的同学认为“自己体验感受”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最好形式。

其次,体验式教学符合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规律。就道德认知的一般规律讲,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知—情—信—意—行的过程。知是行的基础,情和意是促使形成信念的催化剂。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到行的转化是德育的关键。根据这一公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遵循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以达到道德内化的目的的原则。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其道德认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比起中小学阶段来说,道德心理逐渐摆脱了盲目性和被动性,不再是一味遵循老师、家长的“指示”,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多方的利弊来进行价值定位,更具独立性和自觉性。可以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体现了个体道德发展中从他律、遵从向自主、自觉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道德规则的执行者,他们力求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需求,重新确立自己的道德规则,在对道德现实进行多角度权衡的基础上,努力去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因此,体验式教学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是从心灵的层面给予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引导,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形成强烈的内心需求和驱动力,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所遇到的道德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这是任何“说理”的教育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同时,按照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大学生也需要道德生活的体验。柯尔柏格将儿童的道德行为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处在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儿童道德发展都有其特点和规律。大学生按照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来看,处于后习俗水平,他们不再是单纯依靠他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对是非善恶有了独立的评判标准。因此大学的德育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以道德情感来支配道德行为。这样才能把外在的、被告知的道德规范内化成学生自己内在的道德信念。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让大学生运用自己习得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来求得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认识,从而增加辨别是非、对错、善恶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社会实践中、隐性教育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认知发展规律。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其目标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修养。从个体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社会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格健全的栋梁。要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教师不能单纯地着眼于认识活动和智力发展,更要切实走进学生内心,从根本上推动学生思想和认知的提高,达到知行合一。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需要认知与思考,还需要富于情感,作出判断。如果学生单纯地停留在语言符号、概念上面,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喜悦,学习就不能有效展开,良好的素质更难以养成。外在的知识只有内化到人的情感中,才能变成人的素质,没有情感渗透的认知活动很难进入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很难融入到生命之中。正如朱小曼所说:“认识的目的不是停留在客体是什么,更根本的是要将这种认识内化到主体自身的情感体系和个性之中;只有成为了主体自身的价值、态度、信念的知识,才能达到安顿自身情感的目的,也才是主体的真正知识;一切停留在情感、个性之外的知识对于主体来说只是假知识。”

因此,没有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要受到怀疑。“道德的异化”实质上是道德规范和道德体验的分离。实践证明,缺乏体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即使花费再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缺乏道德成长的实际效果的。如果长期对学生灌输缺乏体验的知识,教育的效果甚至是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强制要求学生坐在教室里,反复讲述某种道德条文,并用“点名”、“考试”的办法来约束学生记忆并实践这些道德规定,此时的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切身的体验,但这种体验是不愉快的和反感的,长期以往,便产生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丰富的情感活动,要把教学看作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富有情感,富有生命地去教,并引导学生以富有情感的生命来学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说教,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人的本质规定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归结为人的主体活动中的主动性。这种内在的主动性永远不会消极、被动地适应现实社会,而是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来伸张自己。人的生活世界之根本特性就在于,人不仅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而且总是朝着可能的理想世界行进,它不是被动地接受毫厘不差的复杂社会现实,他总有超出现实的活动趋势。人只有在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道德活动中,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人的道德活动的主体性表现为把被动接受过程变为主动探索、认识主体自我、主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主体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各种道德灌输,盲目地崇尚并遵从既定的规范;而是积极、主动地对所接触到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作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作出自主性的选择,从而把人类以往在生活中积累的道德经验、道德知识、道德要求通过强化变成内在的情感和信念。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知识、有独立个性的发展中的个体,他们对知识、对道德规范的认知绝不会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而是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过程。

到底什么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学者肖川对此的界定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用描述性话语来说,就是处变不惊、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当、“立于天地之间”的道德人格。也就是说,道德主体积极主动地选择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道德人格。当代大学生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如果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就会阻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尤其是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选择,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体验,在体验生活中的道德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品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人格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共同分享彼此已有的道德经验,体验新的经验和情感的形成,对教学内容进行升华,形成自己自主选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就打破了学生对传统的道德说教的抵触。学生可以自主地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形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吸引人的、让人敬佩的力量,它是建立在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基础上的,源自于个体道德品质的个体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或生活中凭借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学识、作风等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塑造的具有政治性、道德性的人格魅力。2008年7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队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学贯中西、功底深厚的队伍;应该是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队伍;应该是师德修养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队伍。”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既有学识又有人品,既严格又民主,即教书育人又以身作则的魅力四射的形象。如果把学识、能力比作硬件或硬力量,那么人格因素就是一种魅力四射的软件或软力量。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加强自身修养,形成独有的人格魅力,那么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会对教师甚至课程产生兴趣和好感,这种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这种人格魅力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教科书、考试成绩、奖励所不能代替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1)良好的性格特征;(2)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协调能力;(3)有力的自我调控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良好情感和意志力的调控等);(4)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等。

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性格的塑造过程。教师的性格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着平等、民主、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等性格品质。这些性格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体验的理念,体验无时不有,在课堂上体验、在生活中体验、在交往中体验。在教学中贯穿体验的理念,与学生平等交流,民主对话,师生共同体验,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其次,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美地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和谐、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在体验式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从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变成了平易近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体验中,师生在情感共鸣中共同体悟、共同体认,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提升,学生也在无意之中对教师更加信任、尊敬,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再次,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调控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在课堂设计和实施中,包含着适当的知识、真实的体验、情感的升华,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调控能力的考验。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把握课堂的能力,引导学生的能力。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对于知识的驾驭能力、情绪情感的把控能力、对自我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控制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过程。最后,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不断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特点要求教师要具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都需要创新和实践精神。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实施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上的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体验思维、体验过程,因此,每一堂课都是教师创新、实践的过程。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也是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