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02

第2章 百年沧桑话"语文"(2)

立足事物存在朴素而严肃的现实,不断探询其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规范指导相关的科学活动,是所有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

遵守这一原则,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成功;违背这一原则,必然会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泥潭,我们的事业也便必然遭到损害。笔者认为,叶圣陶那一代语文前辈之前,人们的认识方向之所以高度一致,就在于,人们严格遵循了这一原则。

如果我们这些后来者都能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我们的认识自然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实践自然会因此不断走向正途,我们的事业自然会蒸蒸日上,起码,时至今日,不会仍然这样混乱,这样"少慢差费"。

令人痛心的是,叶圣陶那一代语文前辈之后,情形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后人根本没有认真追问前辈们的认识为何会这样高度统一于"语言",便打着"发展"的旗号,理直气壮地走上了背叛之路。

首先登上舞台的是已经彻底背离前辈们关于"语文工具性"真理性认识的精神内核而徒有其形式可仍然为我们混为一谈的所谓"工具论"。

这一阶段,关于"语文是什么",给出的"答案"虽然可以说丰富多彩,不过,都背离叶老那一代前辈大家的方法论,重新退回到"分言之",采用并列式合成词的方式诠释"语文":将"语"(口语)无端换成了"语言",依照个人的意愿规定"文"的外延,出现了诸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一语(语言)四文"等等五花八门的说法。

且不论这些答案中"语言"后面的那些东西其属性是否与"语言"处于同一位阶,能否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或者说,能否名正言顺地与其"并列"在一起,单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在学科"语文"的视野里,已经多出了一种甚至多种与"语言"分庭抗礼的东西。

无端挤占"语言"存在的空间,所谓的"语文教学"自然会走向"少慢差费",挤占的空间越多,"少慢差费"的程度自然就会越严重。

后来登场的"人文论"者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也没有接受所谓"工具论"失败的教训,相反,竟然将其越来越少的精华抛弃殆尽,彻底背叛"语言",说什么"语文"应当是"人文"。如李陆先生所谓的"语文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文化"。

本末倒置到这种程度,可以说,对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而言,现在面对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是否"少慢差费"的问题,而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自身是否还能够有点生存空间的问题了。

而以刚刚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代表的"素养论",把"语文"表述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从字面上看,我们不能说这种表述存在什么问题,里面的"语文"其实完全可以替换为"语言",可联系其内涵的具体阐释,却也不难发现,我们聪明的"素养论"其实是走上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最不该走的折衷之路:关于作为学科存在的"语文是什么"这一问题,表述回归了我们所谓"工具论"的"语言文化"说,具体阐释时却又几乎彻底倒向了已经浅薄到荒唐地步的"人文论"。

折衷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只会导致人们深层次的认识混乱,使问题的真正解决更加遥遥无期。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我们所谓的"语文教学"要想走出混乱,走出"少慢差费",根本不可能。

笔者认为,叶圣陶等语文大家认识的先进性科学性无庸置疑,"语文即语言"判断的认识高度我们其实已经不可能再超越。

可是,笔者也发现,由于当时知识界还没有严格区分语言与言语、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等概念,前辈大家的表述没有也无法进一步明确,影响了学术交流的质量。

只有突破这一"局限",我们才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这些前辈大家语文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

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非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言语。那么,我们能不能因此说"语文即言语"呢?不能,这里面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弯,取直后才便于我们理解。

"学科"之"学"的内涵显然是"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科"即"分门别类用的名称"(见《新华字典》相应字条),也就是说,学科建立的基本前提其实便是知识的系统化,符合这一要求的只能是语言。

言语呢,外显的是言语内容,内在的是言语形式,前者一旦系统化必然会走向其它学科,后者系统化,才是语言体系。

语言是舍弃言语作品具体内容后概括抽象其丰富多彩的形式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言语则是语言的现实运用,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以纷繁复杂的现象形态呈现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面对的言语外在的言语内容,但言语内容只能是我们教学的工具性凭借,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我们应当借助丰富多彩的言语现象(言语作品),引领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蕴含于交流过程中的形式层次的原则、规律与方式、方法(言语形式的实质),以规范指导他们现实的语文实践--这才符合叶圣陶先生"例子"说的真意。

叶老曾多次强调其"例子"说,说法虽略有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强调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亦即训练学生让其能够达到"举一反三""不用老师教"程度的工具,而不是这一次"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如何实现"举一反三"?只能立足言语形式的教学训练。

一篇文章,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自然都有其传达的内容(言语内容),这些内容的表达也都必然借助一定的形式(言语形式)。

显而易见,与言语内容一样,言语形式的存在其实也是丰富多彩的。二者最大的外在区别在于,言语内容对应的是"表达什么",对应的是交际实现的具体目的(传达的信息、经验、情感、态度等),显然都是非常情景化"个性化"的。

言语形式对应的则是"如何表达",是交际实现的形式(信息、经验、情感、态度等传达的形式,对应的是局部,如语句)选择与过程形式(信息、经验、情感、态度等传达的形式组合,对应的是整体,如篇章)选择,属于"共性"的基础原则层面。

立足语言内容,了解这一篇课文到底写了些什么,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等等,这一篇课文势必会成为我们这一次"教学"的"目的"。

立足言语形式,引领学生探询这些内容是如何写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如何传达的,在此基础上,再参照类似言语作品,让其发现其中蕴含的形式规律,以后遇到类似作品,"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教",课文才能变成叶老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