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03

第3章 百年沧桑话"语文"(3)

"共性"是"举一反三"的前提,这一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共性的言语形式;言语内容都是"个性化"的,正因如此,立足言语内容,也便谈不上什么"举一反三"。

对于语言交际而言,其目的实现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其过程形式的质量。这一事实不同样显而易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津津乐道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讲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鉴于我们语文界大多数人现有的认识,这里有必要进一步强调,"例子"是"例子"而不是"目的",强调"形式",强调的是一类文章而不是一篇文章的"形式",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篇"课文的"形式"个性而不是"这一类"课文的"形式"共性,此时的课文就仍旧是"目的",而不是叶老的"例子"--因为,即便如此,仍然谈不上什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认识到这一点,不难发现,无论过去时兴的所谓的"工具论",还是现在时兴的"人文论""素养论",教学课堂上,其实都无一例外地将这个本应只是工具性凭借的"例子"当成了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理直气壮地走向言语内容的"人文论"和"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同样走上这一道路的"素养论"自不待言,就是我们已往的所谓的"工具论",其实也是如此。

"举一反三"能力的形成自然离不开举三反一式的训练,离不开足够多足够典型的"例子"作为我们训练的凭借。可在我们所谓的"工具论"教材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缺"例子",也关照了"形式",我们按照文体编排单元,我们也讲文章结构、写作特点与艺术特色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可是,我们却仅仅停留在了"形式"的"个性"层次,或者说,仅仅关注了眼前的这种形式的存在,没有深入研究提炼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背后隐含的"形式"规律,借助充分典型足够数量的"例子"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把握"共性"的或者说共同类型的形式,通过训练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会准确而灵活地运用,形成现实的语文能力。

比如,面对一篇课文,除了同样过分注重言语内容的认知理解外,形式方面,我们就只是让学生了解了这一"文体"的大致特征,因为太宽泛,根本无法作用于他们的语文实践。

所谓的文章结构、写作特色、艺术特点(所谓写作特色、艺术特点,指的不过是这篇文字的写作符合此类文字创作的原则规律要求,具有典范性,可以作为我们模仿借鉴的"例子"而已,此类术语强调的却恰恰是这一篇文字"形式"方面的"个性化",而没有提供更多类似"例子",通过整理研究抽象出并加以强调这些"共性"及其"存在的依据"。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比较明确不同风格不同情景下的"个性"及其存在基础,学生的理解才可能更深刻更精确更到位,才能为"训练"提供真正充分而有效的知识支持。

仅仅停留在"个性"层次而无视其存在的"共性"规律,本身就说明了我们认识的落后),都属于这一篇课文,根本无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样一来,这一篇课文也便只能成为我们教学"这一篇"课文的"目的",而不再存在什么"例子"。到了具体的实践领域,这种把课文当作"目的"的所谓的"工具论"课堂所走的道路不外乎两条:

一是天真地认为"知识"便是"能力",而忘记"训练"其实是沟通二者必须的"桥梁",总是热衷于系统知识的"灌输"(走向"知识中心")。

一是,立足"这一课"形式的"个性",让我们的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技术性操作),结果,画地为牢,形式的"个性"必然会淹没学生的"个性"。

一旦落实到言语作品,言语形式便成了"死"(固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其深刻理解与精确把握是必须走向"死"的,"活"只存在于我们"灌输"的方式方法。

到了其运用层面,才真正应该走向"活":在深刻理解精确把握各种各样相关"形式"的基础上,其运用过程就必然存在着一个"选择"过程--这个"选择"的本质当然是"活"(灵活)的,这个"活"(灵活)的质量对应的才是形式运用主体的"个性"水平,或者说,其语文能力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学生的"形式"意识,更须强化他们的"形式选择"意识--前者落实的是"共性"基础,后者落实的才是我们学生的"个性":

在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语言)教学"课堂上,必须保证"形式"提供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学生认知理解的深刻与准确程度,这是"选择"的物质(知识)基础,提升学生语文"个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形式运用的灵活,张扬我们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个性"。

现在时髦的"人文论"与"素养论"对形式工具学习阶段的"死"和运用阶段的"活"缺乏最起码的辩证认识,无视"语文"首先是一种"工具",其"运用"需要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也必须通过"教学"(训练)来培养,一方面声嘶力竭地鼓吹"个性化"的"自主"、"创新"甚至"创造"。

另一方面,却也几乎彻底忘记了,"个性化"的"自主"、"创新"甚至"创造"也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应当有其"共性"的基础,有"共性"就可以予以显性化,通过"教学"(训练)加快这一能力提高的速度与质量,两眼只盯着工具的现实运用,一味满足于工具运用的现实,大势鼓吹什么潜移默化式的积累积淀,实际上已经彻底忘记了"教学"--如果这样的话,识字教学之后,我们还要这样一个自欺欺人的"学科"干什么?

如何充分保证"形式"提供的数量与质量,为"训练"提供必须的知识支持,其实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面对丰富多彩的言语形式,为了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无谓重复,增强"形式"教学(训练)的针对性,保证学生语文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我们还必须加强"形式"的研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精心打造我们"形式"训练的线性体系。

这一点,叶圣陶先生生前也已经清醒认识到了,认识到之后就不遗余力地向我们死水一般的语文界高声呼唤。

1979年3月25日,在庆祝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他说:"特别需要调查和研究的是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才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对这个问题,咱们至今还是心里没有数。

"时隔四天,在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信中又讲:"切实研究,得到训练学生读写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此恐是切要之事。"

1980年7月14日在小学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叶老讲得更明白:"现在大家都说学生的语文程度不够,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恐怕是多种原因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毕业的时候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本领,诸如此类,现在都还不明确,因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明确,任教的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

并且非常迫切地倡议:"如果大家认为我的看法大致不错,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了,是否可以把我所说的作为研究的课题,在调查、研究、设计、试验各方面花它两三年的功夫,给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周密的体系来。"

1983年11月28日,在全国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开幕式上,叶圣陶不无焦虑地呼吁:"我年纪相当大了,过了八十九了。""能不能快一点儿?"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位语文前辈烈士暮年的悲壮。可时至今日,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叶圣陶先生这里的良苦用心,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