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30

第30章 形式训练与人文教育(1)

目前,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新课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深得人心,已成定论,所以,提及形式训练,不少同行便疑虑重重:形式训练如此强调共性的"形式",如何有效落实"人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个"工具"的目的不就是落实"人文"关怀传承民族的文化文明吗?

这些问题都很现实,不过,笔者这里想澄清的事实是,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由于缺乏相应认识高度而对形式训练产生的非常严重的误解,如果能够清醒认识到言语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难发现,形式训练强调共性"形式"不仅不会冷落人文关怀,妨害民族文化文明的传承,相反,她是实现人文关怀与文明文化传承最可靠的能力保证。

形式训练之"形式"对应语言"工具"的形态(言语形式)及主体对这一形态的理性认知运用与认知运用能力(思维形式及其运用形式),人文教育之"人文"对应的是语言"工具"承载的对象(言语内容)及言说过程中主体的情感态度倾向(态度立场),无论教育手段还是教育目的,二者都不矛盾,特别是在目的取向方面,应当说是高度一致的。

言语作品是语文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手段,任何言语作品,内容与形式都是同时存在的,缺其一,就不会存在什么言语作品,应当说是一个再显而易见不过的事实。

认清了这一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人文教育关注的是言语作品的"内容",形式训练关注的是相应内容承载必不可少的"形式"工具,有了形式工具,什么样的"人文"都可以承载,抛开"形式",所谓的"人文"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也就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其实是一种"里"与"表","皮"与"毛",肉体与灵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用"统一",想分都分不开。"新课标"之"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是多此一举,甚至可以说是在以"统一"之名行人为割裂之实。

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学科研究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没有区分"工具"与"工具的运用"的内涵、"工具的运用"与"工具运用的教学"混为一谈:以前的"工具论"两眼只盯着"工具",却忘记了这个"工具"的本质属性是"运用",由于没有真正关注"语文(语言)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不仅"人文性"难以有效体现,也没有充分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具性"。

现在,以"新课标"为代表的"人文论"者视而不见这一事实,大势鼓吹"人文",却忘记了,自己的"人文"必须依靠"形式"工具的承载,自己的"人文性"必须在这个"工具"的"运用"过程中才能体现。

并且,作为一种形式工具,其认知运用的能力水平是可以在不断提醒(教学)基础上通过"训练"快速提高的,大讲特讲什么熏陶熏染积累积淀,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学"而忘记了"教",变相放弃学科教学的责任,结果,"工具性"遭到无端的削弱,"人文性"自然也便只能大打折扣--那些时髦的"人文"或者说"文化"课堂教学师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很和谐,可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总是不见长进,根源其实就在这里。

事实上,现在的"人文论"者不仅没有全面关注言语作品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关系,也没有全面关照其内容的存在事实,他们所关心的其实只是"人文"的实质,亦即言说过程中主体的情感态度倾向(态度立场),关心的是到底让我们的"语文工具"承载什么样的"人文"。

这当然很重要,不过,却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不能成为混为一谈后过分强调"人文"的理由。如果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不难发现,形式训练与我们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矛盾,相反,它是实现二者完美"统一"提高人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