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38

第38章 离有效教学有多远(4)

3."形式"的提供与教学(训练)问题。

言语形式的实质是语文实践过程中言语作品中思维层面抽象的原则规律和方法技巧实践层面的具体落实或者说客观化,这些原则规律和方法技巧的本质则是我们人类智慧精华的结晶,这些东西学生当然可以在语文学习运用实践中领悟。

但,如果因此而强调积累积淀与潜移默化,则严重背离了"教学"最为基本的"显性化"要求,效率显然也是值得怀疑的。

就认知层面而言,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倡导"灌输",甚至纯粹的"灌输"--这其实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常识,否则,人类总结升华出这些东西还有什么必要?

"了解"不等于已经"理解",更不等于已经"把握"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运用"了。

"了解"层面必须强调"灌输",而"理解""把握"与"运用",就必须介入学生的语文实践,在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过程中去"个性化"地领悟。

在"灌输"抽象的原则规律和方法技巧的同时,必须提供足够充分足够典型的言语作品,借助客观存在的共性的言语形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精确"把握"灵活"运用"这些抽象的知识,死的知识才能转化成现实的语文能力。

了解、理解、把握、运用属于不同的层次,"共性"的"灌输"与"个性"的"领悟"并不矛盾,我们必须运用我们人类独有的最为宝贵的"理性"分辨清楚,切不可打着"辩证"的口号看似深刻实则浅薄地将其混为一谈。

"形式运用"的教学(训练,指向"用")比"内容"的教学(积累,指向的是"知"。这里的"内容"其实包括关于"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两个方面的知识。

附带澄清一下:言语作品的"内容"与"教学"的"内容"不是一个概念,恰恰相反,言语形式才应当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其实也应当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内容"方面的"灌输",一个是"形式运用"方面的"训练",而后者,更应当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其实更复杂,更需要强调"过程",甚至是看似重复的"过程"。

我们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内容的线性化,是为了"提供"(指"知"层面的"灌输"。)的针对性,而后面几个指向"用"层面的"教学",恰恰要强调学以致用,学过的知识要反复地使用。因为,众所周知,"理解"的深刻性、"把握"的精确性、"运用"的灵活性,是永无止境的。

"提供"("灌输")的针对性与"教学"(训练)"过程"的不避重复并不矛盾,二者关系处理的和谐程度,恰恰是这种强调"共性"的教学方式具体实践过程中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表现(其本质其实是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差异)。

为了更具体些,形象些,现在,我们不妨走出纯粹的"理性"推论,再以我们曾经喜闻乐道的"画龙点睛"手法的"教学"为例加以印证。

1.何谓"画龙点睛"?何谓"点睛"之笔?

在记叙类文体中,为了有效避免无谓的误读,作者每每在文章行文的关键之处"点"上一笔。这种行为特征及其价值意义与同名成语里描述的情形很相似,我们的先人便以"画龙点睛"命名;"点"的这一笔,也便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点睛"之笔。

2."画龙点睛"有那些类型?"点睛"之笔的存在有没有什么规律?

"画龙点睛"可以分为"明点"与"暗点"两种形式。所谓"明点",即作者直接出面,用明确的话语"点"出行文的用意。

此类话语("点睛"之笔)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与叙事后,是有明显的规律可循的.我们已往只注意了叙事后的议论抒情文字,是不够全面的,原因其实是不理解"画龙点睛"的深刻内涵造成的,也正因如此,充满人性关怀的"画龙点睛"到了我们的课堂才变成了一种僵死的框子,因为效果不佳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彻底抛弃。

所谓"暗点",是指,作者不出面,其创作的主要用意通过文中人物"个性化语言"的描写或叙事细节的特别点化间接"点"出。

此类文章比较含蓄,不过,用心品读,也不难发现作者的用意所在。如,《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两小儿辩日》中的"孰为汝多知乎"等等,借助的是个性化语言,很容易找到,找到了,就可以迅速把握文章主旨。

曾经入选通行的人教版高中教材的《荆轲刺秦王》一文属于后者。

这篇文字特别强调荆轲所持匕首的毒性之烈,特别渲染情急之下秦王竟然以手相搏,再联系关于荆轲剑术的描写,不难发现,"刺秦王"行动失败的根源,并非如陶渊明所言,"可惜剑术疏",而是因为:

一方面,由于太子丹信任不足的催促,荆轲等待的帮手没有来到,条件不成熟。

另一方面,条件不成熟,太子丹的要求却过高(不是"刺",而是"劫"),此情此景,高得甚至可以说实在太离谱.注意到了这些,行动前荆轲"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的叱骂就会变得格外沉重,格外触目惊心,我们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就不会浅薄地将其注解为荆轲的誓言,荆轲与太子丹的形象才会更真切,更栩栩如生。

3."画龙点睛"为什么只是存在于记叙类文体中?

因为,只有叙事类文体追求形象具体的情景再现,让读者在具体的情节与形象的情景中感悟人情事理情感态度,而议论类、说明类文体,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者想要介绍的知识,都是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的,论点或者说明的特征越鲜明,文章就越成功,无需读者去寻味(这里说的是文章传达的思想内容,形式结构方面当然需要另当别论),当然就无需通过"点睛"加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