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40

第40章 实质性过程性探究(1)

这个论题其实是"其存在"与"其存在的根据"哲学关系探讨在教学论域里的进一步明确。笔者这里的观点当然也便不言自明:徐老师"'过程性探究'的教学内容规定了教学的过程"的论断流于简单化,矫枉过正,是很不够理智的。

撇开误将康德开放型的"为何"反向内敛封闭,徐老师"一般的语文教师面对特定的语文现象,他们从理性上不知道怎样在'为何'的思维空间遨游,因而谈不上引导现实在其中徜徉"的认识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我们浮浅的教学内容确实需要充实进一些理性内涵更为丰富的东西,只是不足以推出其上面的结论。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语文知识,"实质性探究"与"过程性探究"都有其"存在的依据"--"过程性探究"是徐老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特定语文现象的生成性研究"。

"实质性探究"是笔者借鉴徐老师的方法论提出的与其"过程性探究"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语文现象的本体性研究--至于价值大与小,那是另一方面的事情,并且也不能一概而论。

徐老师说,"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到这样的'过程性探究',也就是说探究特定的语文现象的生成和生成什么,即它的诞生生成和衍生性生成,那么这种探究性教学必将是有意义的美好的教学过程。

很显然,是'过程性探究'的教学内容规定了教学的过程",依据的显然是根据恩格斯名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做出的推论--"作为这个世界组成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语文教学--我们所教的就是一篇篇课文,探究它们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物可能的生成过程和可能生成什么的过程。

"如果生搬硬套恩格斯的哲学论断,徐老师这里的推论似乎很自然。可是,笔者却要说,恩格斯的论断其实并不适合探讨我们的语文教学。

恩格斯的论断属于本体论,是用来阐释"世界"客观存在及其存在形态的。作为一种存在,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的过程是绝对的,静态的存在只是这个过程的一瞬。

从这个角度讲,恩格斯的论断当然是真理。可是,"语文教学"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探讨"语文教学"应当从认识论、实践论亦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角度去探讨。"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可是,却也存在着相对的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是我们能够"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前提。

要"认识世界",首先是观察某一时段相关事物各种现象存在的现实,运用理性进行比较归类抽象定义,为"这一事物"定位定性,然后才能向更深的层次进发,逐渐探索并力求解读出其"生成"、发展的密码,用以规范指导我们的认识与行为。这应该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

具体到语文教学,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收效,当然就必须先迈"实质性探究"(认识"其存在"基本事实)这第一步--这一步其实是"过程性探究"必须的基础与前提:事物本体还没有看清楚,别说保证质量,如何能够进行其真正意义上的"为何"甚至其"生成"、发展的"探究"?

因为缺乏"实质性探究"的意识,徐老师探讨"语文教学",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工具凭借--课文--的本质特点及其"教学"的内在要求。

对同一对象而言,"其存在"与"其存在的依据"("为何"存在)当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大千世界是纷繁复杂的,这一事物的"存在"往往就是另一事物"存在的依据"("为何"存在)。

课文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与其它自然存在的事物有所不同,因为,其本身就是理性的产物,其客观存在里面已经包容了所反映事物客观存在的"为何"因素,审视课文,就是在初步探讨人家作者已经"探究"出的"为何"。

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类的说明文自不待言,即便像朱自清《背影》类的文学作品也莫不如此:《背影》不仅写了客观存在的对父亲的怀念、感激之情本身,显而易见,也写到了"为何"这样怀念、感激父亲。

文学作品都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课文的"存在"与其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为何存在"无不同时存在,或者说,在"语文教学"的论域里,"实质性探究"与"过程性探究"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很多情形,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根本不能截然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