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41

第41章 实质性过程性探究(2)

徐老师实际强调的其实是"探究",却无端与"探究"的具体内容混为一谈,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极力淡化另一方面内容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毫无道理的;如果具体到"探究"的具体内容,我们也只能得出徐老师所谓的"过程性探究"必须以笔者所谓的"实质性探究"为基础的结论。

阅读《背影》,理性地读出了(而不是感性的,感觉得到却说不出的)"怀念、感激",才能真正关注"为什么怀念、感激",如果连眼前的课文到底在说什么(内容思想)、传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主旨)与其存在到底是怎样的(艺术特色)都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断,就鼓动彻底转向更高层次的"过程性探究",要收到良好效果,不用等待现实检验,仅凭我们的理性推论其实也完全可以断定:根本不可能!

基于文章交流本质与学习者语文能力提高的根本要求,笔者认为,就目前情形而言,我们的阅读教学应当注意落实以下四个层面或者说方面的教学:一是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基本内容);二是弄清"写作目的何在"或者说"为何写"(文章主旨);三是弄清"怎样写的"(文章结构或者说作者的行文思路);四是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此类文章的行文规律及其后面隐含的人类思维的规律)。

其中,第一、第三方面显然属于笔者的"实质性探究";第二、第四方面很含糊,似乎属于徐老师的"过程性探究",也属于笔者的"实质性探究",因为,这两个方面既都属于本体的阐释,里面又都含有徐老师所谓的"为何"因素。

撇开这些概念的纠缠,笔者认为,这些探究都很重要,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确实很值得我们思考研究。

比如,第一方面内容的教学,特别低的年级,像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我们应当特别加强,甚至完全可以说是最基本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可过了这个阶段,学生具备了相应能力,就应当另当别论了--因为,我们读的是汉语作品,即便学生有些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己解决嘛,如果还不能解决(如果有这样的习惯,人数不可能太多),可以以个体的方式求教同学或老师嘛。

这一点,我们研究得很不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这个最应该体现学生"自主"意识与能力的领域,我们没有致力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相反,由于不信任,我们的课堂教学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这里,笔者与徐老师观点似乎很相似,但也有本质区别--徐老师将"研究的对象"的外延无限扩大化,主张彻底抛弃,但笔者认为,为严肃严谨计,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而言,必要的基础前提我们还是必须要讲的。

第二方面内容的教学,是实现并提高交流(包括第一个会合的"理解"和实际上已经介入下一个会合"交流"的读者个体的感悟与评价)质量的基础,很重要,我们以前以"学科"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表面上很重视,但实际上,由于教学师生没有认真研究探询方法与规律的意识和习惯,这方面的能力太有限,正如徐老师所指出的,过分依赖教参权威的现象广泛存在,郑重其事的探询其实是"伪探询",探询出的"主旨"很多都是"伪主旨"。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这方面的教学不仅不应当像我们现在这样极力淡化,相反,必须特别加强--在这里,笔者与徐老师都积极主张赶紧改进我们相关教学的方法,本质的区别在于,徐老师强调的是特定问题的解决,笔者强调的是共性的规律与原则。

关于后两个方面内容的教学,笔者认为,这是实现读写一体学以致用的基础,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第三层次,第四层次方面的教学重视的就很不够,更重要的,我们没有通过特别的强调强化,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与习惯,运用于个人的阅读实践中去,是教学方式与方法而不是教学内容的问题。

因此,不同意徐老师将第三方面的内容划入"不该教"或者说应该"淘汰掉"的范畴,同时认为,第四方面的教学也不能仅仅关注"这一篇"甚至"这一处",而应当将眼光放得长远些,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加强"这一类"文章的写作规律原则与方法技巧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