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0

第50章 学会"用教材"(1)

课程标准较之大纲有了许多变化,新课本中又有许多从未接触过的新课文,没有现成的教学参考书,好多教师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语文课该怎样上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张翼健教授认为,这是因为,"这次课改的核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的也是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强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还未得到正确的认识",我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笔者认为,这些分析很有见地,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首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同时认为,我们的学习方式到底该如何改变,其实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笔者窃以为,张教授说"语文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感悟与积累而获得的",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充分尊重我们语文教学与我们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内在规律,是似是而非的,"讲出教师自己认真阅读后的感悟与心得就行了"的结论是非常错误的--这样只会导致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地混乱与浅薄,更加远离我们的"语文"与"语文教学"。

张教授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我们开出这样的药方,其实是基于接受美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一种现在非常时髦的认识,笔者也认为接受美学的这种观点的现实意义,但认为其适用的领域却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研究。

真理都是相对的,超越其适用的领域一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笔者认为,接受美学就是"接受"美学,它只适用于"接受"亦即读者个体的阅读,而不适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阅读过程中读者个体"内心所得到的感受、灵魂得到的熏陶"当然是"都不相同的",产生的"人生感悟、感情陶冶、思想历练"当然都是只属于自己的。

但正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只属于读者个体自己,非常"个性化"(其实也都是可以自然产生的),所以无须也无法"训练",无须也无法"教学"--这些东西可以阐述"阅读"(接受),不能解释"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接受"),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探讨"需要教学"的东西。

我们的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或者说,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到底应该在哪里?关于这一点,《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之鉴"栏目2002年第2期设了一个话题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大家通过无可辩驳的理论与现实分析得出了非常一致的结论--言语形式。

道理其实也非常简单:思维及其外化出的产品--文章--均有其内容与形式,内容,亦即经验感受类的东西,是可以与时间一起积累的,思维(文章)内容丰富与否,取决于(作者)个体的各种经历,无须刻意的训练。

需要刻意训练的是人的思维形式--阅读有阅读的原则与规律,写作有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人类思维有其内在的形式与规律(有点语文学习或者教学经验的人我想都不会否定这一点)。

理解掌握这些共性的原则、规律、方法、技巧,就能有效锻炼学生语文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最终实现举"一反三"亦即"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标--我们语文教学的存在价值其实就在于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维形式的训练场,而不能总是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

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关键的问题我们却大都没有去认真思考,人家已经研究出的成果我们也没有认真借鉴,甚至连我们张教授这样的专家有的其实也在犯着糊涂--由于缺乏起码的辩证意识,张教授自己的思维也发生了混乱,有些表述其实是夸大其词,并不符合实际。

既然"语文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感悟与积累而获得的",怎么又会"自己未读懂课文,而把教参现成的结论抄给学生,看似省时方便,实则浪费了自己与学生的生命"?

这里其实是将读者个人个性化的感悟、评价与文章的共性理解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了,张教授以浅层次的感悟与评价为基础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自己的潜意识里却也没有忘记人们深层次的共性理解,在这里又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以此为基础,我们还会发现,张教授"领会文章写作的中心当然是重要的,但一篇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的说法其实是轻重倒置,谈"语文教学"却在毫无根据地抬高无须"教学"也无法"教学"的东西的同时淡化应该"教学"也能够"教学"的东西;

"通过......,表达了......,歌颂了......"当然无法涵概"复杂的、多方面的",却能够涵概"文章写作的中心",这就足够了,虽然为人称为"模式"不够时髦,但却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并且,在其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这一"模式"承载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汉语言的教学中,在具体语言环境里,除了字的读音与写法答案是唯一的以外,其他从解词到造句到内容与写法的分析,答案几乎都不是唯一的,都应该是开放式的"的说法其实也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

其实,在张教授"应该是开放式的"问题中,除了造句,其它的那些,在语言表达个性化的背后,内容方面都应当有一个不变的内核,譬如解词,如果"开放"过度忘记了那个应该解的"词"。

我想,张教授也决不会给他打对号,否则,我们就没有必要"教"学生"解词"了--看来,我们很有必要重温一下该栏目主持人余彤辉老师在这一期"结束语"中的这些谆谆教诲:"大家对这个关系到语文课生死存亡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那些时髦说法、时髦做法的发烧友们头脑应该有所冷静。盲从是最可怕的,教育需要的是理智,我们要对下一代负责。""我们须睁大眼睛,提高警惕,当心不要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