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1

第51章 学会"用教材"(2)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学科教学还是应该首先走进"语文",首先走进"语文教学";走进"语文",走进"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学会"用教材","讲出你自己"!

"用教材"(课堂操作)的过程是非常"个性化"的,没有一定之规,但我们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明确的。根据上文分析,笔者认为,要走进语文,学会"用教材",关键的是要强化两种意识,提高自身的学科修养与能力:

强化"求真"意识。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都在努力张扬"个性化"的"创新"与"创造",时下的报刊杂志上到处都充满了这种"创新""创造"的辉煌成果。

似乎,我们的理念转变得快,效果也立竿见影。我们大多数人都为之欢欣鼓舞,很少有人去冷静地观察思考:这些东西为什么这么容易获得?其实质是什么?有多少实际的价值与意义?需不需要我们这么努力地去"教学"?

如果能有这番思考,我们其实不难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一些非常"个性化"的个人感受、个人感悟与个人评价,都是阅读个体人生经验、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界入后自然产生的结果,是无须教学的;当然,如果我们"教学"这样的东西,根本用不着教参书。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向深一些的层次开掘,我们阅读引领学生去"求真"--探明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本质在于交流,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提高其倾听能力。"国文最重要的功用,是在于人与人心的沟通联络和文明文化的遗传。

我们所以要学国文的原因,也就为此。要得到这功用,须养成两种能力:一是发表的能力,就是能表现自己的情意;二是读书的能力,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意。"(沈仲九语,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2000.1,第6页)

"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那就等于白读"(转引自现行人教版初一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9页)。

但我们现在的教学师生所最欠缺的,其实恰恰是这种"求真"的能力。我们现在更是一味满足于所谓"个性化"其实是庸俗肤浅的"丰富多彩",很少有人再去思考这些浅层次的东西,更不用说通过理性认真的整理、筛选、比较、提炼等工作了。

我们没有多少人去认真研究"求真"的途径与方法,相反,我们前人已经研究出来的诸如"画龙点睛""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方法原则,我们都给放到脑后了。

这其实正是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底气不足过分依赖教参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也很不怎么样!

事实上,我们的"丰富多彩"是人家的真理与我们的浮躁杂交出来的怪胎--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早已选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人家"不止一个"(亦即"创新性的思维")的实质是知识"重新组合"而"形成的新的创意",人家强调的是"反复推敲"亦即思维的过程与形式,这其实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

因为,我们最欠缺的其实正是这种意识;可好东西到了我们中国立刻也便变了味--"创新""创造"只剩下了"成果"--我们"个性化"的"丰富多彩"了!

强化形式意识。为什么要强调形式意识,前面已多有论及,这里想再进一步强调两点:

1就教学的客体--文章--自身的价值而言,内容远比其形式重要,因为,文章的本质在于交流,"交流"交流得首先是其内容;而就其教学价值而言,形式则要比内容重要的多,因为,文章的教学当然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交流--如何提高交流的质量。

2就教学的主体--学生--而言,"形式意识"的强化亦即其思维形式的训练,这不仅包括对教学课堂--文章--形式的关注与探究,与树立其"求真"意识(其实是文章内容层面的"探究")其实是高度一致的,"求真"的过程其实也便是训练强化其思维形式的过程。

提高学科修养与能力。"不读书、不写文章,怎么能当一个好语文教师呢?不会读、不会写,怎么能培养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怎么可能呢?教学参考书是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但如果成了教师扔不掉的拐棍,岂不反害了教师?"

张教授的这些发问发人深醒,好多语文教师离不开教参书,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其实也不太会读,不太会写,不太理解语文,语文能力太差。要真正学会"用教材","讲出你自己",就首先应当加强学科修养,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而要加强学科修养,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自然应当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在实践中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形成自己真正有底蕴的"个性",而不能总是习惯于人云亦云,跟着潮流跑--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有着太多的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