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2

第52章 阅读教学尊重文本吗(1)

作为站在"新课程"大门口的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自然渴望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方面的指导,渴望能有丰富的优秀的教学范例可资借鉴。

所以,笔者特别关注《人民教育》今年第13-14期的合刊,特别关注《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课例研究专辑(初中)》,特别是其"教学设计"部分。

可未曾想,读了该部分的第一篇--李芳老师《期行》一课的教学设计,却更疑虑重重--《期行》一文旨在夸赞元方待人接物方面非凡的机敏与睿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笔者认为,从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学生"健康人格"及其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等诸多角度考虑,我们都应充分尊重这一事实,都应首先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教学如果应该有一个重心,这个重心也理应放在这里。笔者实在弄不明白,李老师为何视而不见或者说故意回避这一事实,难道"走进新课程",为了"尊重人",为了张扬"个性",我们就可以无视文章的本质、无视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

教学本质规律的根本要求了吗?

一篇篇的课文就是一个个的"例子",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借助这一个个的"例子",通过科学有效的语文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真正掌握祖国语文这一交流工具。

笔者窃以为,这种认识与我们语文界"三公"的一向主张是完全一致的,也完全符合我们以前"大纲"和现在的"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那么,课文是什么?我们语文学科里的课文是一篇篇的文章!

文章是作者"个性"的表达,其本质在于交流--文章实质上是作者传达个人情感体验和观点态度以实现与读者交流的工具与平台。

文章是很人性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可以供我们任意支配的事实材料。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自然首先应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来实现,但我们也决不应忘记教学师生与文本、与文本作者之间也需要真诚平等的对话交流。

因为,我们现在与文本、与文本作者间的对话交流,实质上是学生未来工作、生活中与别人对话交流的预演,如果我们现在不让学生学会倾听文本,尊重作者,也便不能奢望他们将来能够真诚地倾听他人,尊重他人。

同时,笔者认为,我们如果想让学生真正学会表达,首先应先让学生学会倾听。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凭借课文这些"例子"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思考真正理解人家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诸多表达要素,那些作文的方法、技巧等缺乏具体实在的依附,很难说能起到什么真正的效果。

笔者认为,我们以往的语文教育教学固然存在种种弊端,这些弊端确实应当革除,但对文章主旨的关注与探询,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恰恰相反,理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可以改进关注探询的方式方法,但决不能将其本身当作糟粕,泼污水时把孩子也一起泼掉了。

舍弃了文章最为本质的东西,李老师的这堂课自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解读"缺乏理性思考,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引向了歧途!

其一,"生7"在复述时添加了陈太丘的心理描写,但从文章主旨表达的需要,亦即文章详略处理的根本要求看,这里的描写显然纯属画蛇添足。

学生们都认为"她讲得很好",李老师不仅未予以纠正(或许根本没意识到),反而给出了"同学们讲得真不错,很有见解"的评价。

其二,"友人未到而陈太丘独自走了,这样做好吗"这一问题的设计完全脱离了文章的主旨,属于阅读过程中读者个体认识与感悟方面的东西,学生发现这一问题教师予以引导或让学生简单地讨论一下是可以的,但李老师专门提出这个问题作为这一阶段讨论的重点,并且作为以后"拓展"的基础,则有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实在缺乏起码的理性思考,而并不像"专家评点"中余文森先生所说的,是"比较具有思考性"的。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正如文章创作一样,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应有一个中心,也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选材。

阅读教学的本质应是教学师生与文本、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交流,阅读教学的中心自然应定位与文章主旨的关注与探询,师生间对话交流的话题自然应服务并服从于这一中心的需要,而不应脱离这一中心一味地去搞什么"开发""拓展"。

否则,无视文章交流本质,阅读教学没有实质性的阅读,无论这教学课堂气氛多和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多高,由于缺乏科学理性的阅读理念的规范与引导,学生也很难真正学会倾听,即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文本及其作者。

人们都说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这说法固然不错,并且很迷人,但用心观察我们教育教学特别是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后,我觉得,我们现在更应强调教育教学首先是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科学理性规范与引导的科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