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3

第53章 阅读教学尊重文本吗(2)

第二,"拓展"没有现实根基,因而也没有多大意义。

其一,"故事会"中学生讲的两个故事并非如李老师所言,与《期行》的主题相似。《期行》的主题是夸赞小元方的聪明与睿智,而《魏文侯与人期猎》与《曾子杀猪》的主题是"诚信",《期行》虽然涉及到了诚信问题,但只是情节发展与主题表达的需要。

"需要"属于题材,而非主题本身;这一主题的表达可以借助诚信,也可以借助其它题材,社会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神童戏皇帝、神童难皇帝的故事,借用的都不是诚信,而主题却是与《期行》一致的。

其二,"实话实说"东施效颦,"教育"的效果实在值得怀疑。

李老师课堂上的"实话实说"完全套用了我们曾用过的高考题,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并不是说高考题目就不能套用,问题的关键是这"借鉴"符不符合文章教学的要求,能不能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如果不能,何必硬搬到我们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来?这一点,前文已有提及,道理也明明摆在那儿,这里不再赘述。更关键的在于下一点:我们硬搬到我们课堂上来的这些东西真的能达到我们设想的教育教学目标因而具有现实意义吗?

教学方面我们可以追求也会达到一定的显性效果(可惜大多数人就是认识不到这一点),但教育方面则不然,我们越是过分地追求,越可能欲速则不达。

因为,不容否定的是,学生是人而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感受体验与观察思考,他们不仅会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影响他们道德标准与价值追求形成的主要是其周围的环境,而非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

不致力于他们身边环境的改造(就整体而言,我们家庭、学校、社会为他们提供的环境实在太恶劣、太值得改造了,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让他们在耳闻目染之中潜移默化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效果,而总是急功近利,总是热衷于拷打他们的心灵(这也是我们中国教育特别是我们语文、我们作文教学的一大特色)。

并为一时的显性"效果"沾沾自喜,那么,我们最终收获的只能是学生的虚伪,而决不可能是"诚实"。

这早已为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整个教育教学现实、为我们眼前这个不争气的社会现实所充分印证,我们再去玩弄这掩耳盗铃的把戏到底还能有多大意义呢?

另外,笔者还有一点不同认识,想在这里与李老师、与已经"走进新课程"的同行们交流一下。

笔者觉得,李老师这堂课太有点为"新课程"而"新课程"了,为了充分尊重并张扬学生的所谓"个性",李老师过分追求了答案的"丰富多彩",而未能在答案的深入开掘上下功夫。笔者并不否认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与见识,但不容我们否定的是,无论口语还是文章交流,其质量取决于其深度而非其广度。

一个人语文素养与能力的高低,在于其有无敏锐深刻的思维思辨能力,而不仅仅在于他了解了或者记住了多少琐碎的观点与事实。

所以,我们在充分关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千万别忘记了带领或引导他们去深入探讨一下事物存在与发展规律所体现或所要求的"共性"--没有"共性"的基奠,"个性"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脱离了"共性"规范的"个性",对于人(学生)的成长不仅无利反而有害!

本人还没有"走进新课程",本文纯粹是一个门外汉的观察与思考,是根据自己对我们教育教学本体的本质规律及其要求的认识做出的评价,至于这思考与评价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甚或是否正确,笔者不清楚,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想抛砖引玉,通过与大家的交流搞清楚这个问题。

关于"板块式教学"的一点建议

读了余映潮老师的《鹤群翔空》教学实录和后面的三篇评说文章,我深受启发。王云峰、陈树元两位老师的批评使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

余老师的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令人敬佩,其驾驭课堂的能力自非一般人所能比。说到该课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未能充分把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及要求,教给学生的多,学生自己剩下的少,探索仅仅停留在了形式层面。

这又让我不禁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例子"说,叶老认为课文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如何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吕叔湘说,掌握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要正确,二要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如何才能"善于模仿"?我们当然首先应提供足够的例子,足够鲜明典型的例子!从教材来说,课文有的是,例子有的是,似乎不愁不"足够",但具体到一篇文章之中呢?

还有,我们如何能让例子鲜明、典型呢?要让例子鲜明,教学时当然不能面面俱到;要让例子典型,当然应注意根据课文的自身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或者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的文章,也不能面面俱到。

有了这番思考,便不难发现,余老师这堂课的最大缺陷就在于过分追求课堂容量,板块太多,例子太少,知识技能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采用逆向思维,让板块少下去,让例子多起来,不是一堂课多个板块,而是一个板块多堂课,真正"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块一块地来落实"(所引系余映潮老师语)。

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可以说都很丰富,一堂课两堂课充分挖掘出来似乎不太成问题,但要想马上形成能力却是不现实的。

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往往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与很大的精力。因此,语文教学需要的不是小板块--"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而是一个个用知识技能整合起来的须用若干课时才能解决的单元式的大板块。

这样做可能少了一些"人文"气息,却可能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需要,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语文教学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才是真正的大"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