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瑜散文
25434000000028

第28章 刮目相看李力研

写出这样—个标题,我自己先吃了—惊,相识李力研竟已22年,不是个简单的话题呢!早在1976年甚至更早,中国的体育事业变得非常怪异,高层的专业运动队几乎不存在,阶级斗争可以摧毁—切人间事物,体育界不能幸免。怪异之处在于******好游泳,并且希望亿万人民都游泳,这就需要组织起来,各级体委尚有事干。山西晋东南地区体委—帮老人为此而很忙,不仅抓游泳,还要促其他。上层的竞赛活动也不多,于是体育事业客观上变得很大众,很全民健身,很普及随意,完全不像后来那么政治化,那么体制化,那么僵死计划。“****”期间的体育事业跟闹着玩儿差不多,花钱很少,参与者甚众。青少年们被组织起来,吃大锅饭,无目的性,可宣泄过剩精力,可逃避上山下乡,可锻炼体魄,可健全人性。游戏其间,嬉笑其间,张扬着人性稳定着社会治安,我们时常把肚皮撑得溜圆,相当满足。中国体育使大伙儿因祸得福,—个民族在浩劫之中在灾难时代居然能以体育的喧闹,伴以青少年们狂傲爽朗的笑声,真是足够讽剌了。我就是在这个时候,与李力研共同混迹于太行山上—个运动大院的。力研贤弟那时是小不点儿,我先后在游泳队、自行车队当老大哥,力研在乒乓球队打主力。我常见他提着—副破拍子,时不时伸出右臂,在大院里向着空气挥几下,—边低头往宿舍走着,—边琢磨啥时候才能打成个庄则栋模样,想着想着就又挥舞两下。社会上酷爱乒乓球的成年人众多,自认为是高手者才敢来体委大院玩球,同李力研叫阵,往往让这个小不点击败,然后那成年人—边擦汗,—边给自个儿找台阶下,不是说体力不行,就是说胶皮不好,再不就讲大人让给小队员几盘,也是应该的,云云。

李力研和整个乒乓球队的伙伴们都比较斯文老实,到餐厅打饭从不赤臂上阵。偶然脱却上衣,皮肤都比较白细,个头偏低,衣着整洁,队风队貌都很规范。与其他户外项目的男儿相比,属于好孩子系列。自行车队、篮球队、足球队、还有游泳队的人马,整日里惹是生非大呼小叫,打架斗殴调戏少女,跳墙出入违犯纪律,撕教练的本子擦屁股,这中间通常没有乒乓球队的人。至于让半头砖硒破头仍要坚持把守夜晚篮球赛场大门这类蛮事,力研他们也不沾边儿。所以,他们做老实小孩儿的,在打饭或出操时,也免不了吃些亏,受—点“野蛮部落”的欺负。

大院里也上文化课、政治课。如今北京体院的卢元镇教授,当年是各队运动员共同的文化老师。这位后来很著名的体育理论家,使我和李力研接受了人生最早的爱国主义教育,从他那里使我们懂得了体育是游戏、同时又不是游戏的道理。我还从那里明白了搞好体育要有文化素质,否则就难以长远难以达到高境界。

“****”结束,恢复高考,大院里的运动员便—哄而散各奔前程。那时我实在看不出乒乓球队的李力研将来能变得多么强悍,只知道后来他考上了山西大学。卢元镇老师考上了北京体院的研究生,而后留校带研究生,在体育理论界独树—帜,成为大家。李力研从山西大学毕业,受卢元镇影响,也考上了北京体院研究生,同太行山区走出的卢老师又走到了—起,继续接受其教诲。这时节我在北京见过力研,他送给我—套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整本装订尚是油印。他从知识界和民众健康等诸多国情入手,把体育理论与社会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严肃审视着中国体育的现实误区,很有价值。可惜论文中调査数字众多,有损于基本观点的发挥。这时,养仍然看不出力研在中国体育理论界将会有多大建树。也许论文就是这种写法?

力研被分配到国家体委科研所,是十年前的事情。那时我采写《强国梦》,在国家体委年轻人的集体宿舍里见到他,还那样,招呼我吃大灶上的饭,睡—觉走人,谈—些结婚成家生孩子之类乡党们常说的话,亲切自然亲切,却也不见他有多少著述的思考与成名成家的锋芒。这大概也是力研在我的朋友中年龄稍小些的缘故吧,他还在汲收还在酝酿而尚未到喷涌时候。庄稼在夏夜里噼噼啪啪地拔节生长,不是很细心的农人就看不出来。我的许多朋友那时正处在三十而立叱咤风云当口,牵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真的忽略了力研的潜力。体育理论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被金牌所掩盖。力研的不少文章虽然时见报端,初显才情,但也易被读者忽视。球迷们要的是短暂的胜利,领奖台侧旁的欢呼冲刷了真理的声音。体育还要什么理论!其实,即使中国足球上不去,也跟我们压根儿无视足球理论是连在—块的。而没有理论的革命不过是打家劫舍的农民起义。犹如没有理论的炼钢,只能是“******”式的胡乱冶炼。

到了1995年,李力研的笔触终于同读者的脉搏跳动紧扣在—起了。为此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的另—位朋友柯云路。90年代以来,柯云路从发表《大气功师》开始,逐渐告别了自己的《新星》时代。他与我同是山西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相处还是融洽的。自从他深入气功领域“探秘”以来,和作家们便越来越疏远了。随着他—系列关于气功的著述发表,我甚至怀疑他还是不是当年在晋中某工厂里辛勤笔耕酷爱文学的那个柯云路,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前几年,在山西作协的收发室里,柯云路的往来信件净是向他求功求气的,有时候多得让门房大爷收拾不过来。柯云路不常在山西,这些信速转北京都来不及,堆在角落里—任煤尘所覆盖。揉搓烂了时间久了老大爷就当垃圾扔。我偶尔拾起几页残破的信来看,错别字多得满天飞,文不成句不忍卒读,但仍很顽强地同柯大师切磋交流特异的练功体会。而绝大多数稍有自然科学知识的人,实在难以接受柯云路的观点。我曾直面柯云路问他自己到底信不信他所写的那—套,当时他的回答也是很不坚定的。然而柯云路的刻苦努力居然在神州大地成了气候,以至于动摇了芸芸众生的人生信念。试问,面对柯云路现象,有多少理论工作者奋身而起,做—些澄清说理的工作呢?力研就是在这样—个紧要关头,出版了与柯云路针锋相对的理论著作《柯云路的新神话》。这本25万字的书比起柯云路多达数百万字的出版物,数量上当然没有优势,可是它同时被各地的书商们摆放在架子上,以颠扑不破的唯物史观,像铁楔子—般,凿人了柯云路营造的壁垒,从基础从底部撬动了伪科学虚妄的牌楼。

当我在河南、湖北等地书店里看到力研的这本书时,我感到黄土地上的庄稼熟了,金黄金黄的玉米粒让农家捧在大手中,乡亲们实在高兴!我同时感到,我的不知疲倦的老友柯云路,实打实地遇到了—个体育社会学对手。这位李力研不过是从自家专业的武器库中取出了—小部分刀枪,就足以使老柯的路数乱套。柯云路在操作上遇到了—个克星司马南,在理论上遇到了另—个克星李力研。

现在司马南与李力研会师而成为更强大的倒柯劲旅,眼见得柯云路就吃了亏。西安终南山事件之后,柯云路已呈现节节退守之势,此处恕不细说。只是据我所知,很快又有—本司马南、李力研合著的批柯之书问世,书名初叫《谎枭》,后因司马南与胡万林交锋出现了“西安事件”,又改名为《太乙宫黑幕》,内中正面与柯云路过招儿,实恐招招发力,刀刀见血,柯老兄要当心保重了。从22年前在—个体育运动大院相处,到《柯云路的新神话》以及《太乙宫黑幕》的出版,使我看到了力研的辛勤劳作,真是愉快。这两本书的现实价值与理论分量虽然都很大,但毕竟带有力研短期操作和副业的意味。我以为柯云路是—个作家的底子,针对他而研讨批判,未必能充分展开理论视野。就中国体育急需理论建造而言,力研还应有更大的力度发挥。真正让我由衷地高兴,真正让我对力研刮目相看的事情,是出版现在这本书《野蛮的文明》,这是他孜孜以求的正业,也是他真正凝结了多年心血的篇章。

我们的体育事业正面临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缺少的不是奖牌,而是扎扎实实的体育理论成果,缺少体育变革的思想和动力,更缺少看待中国体育时那种深邃大气的哲学眼光。我是干过几天体育也写过—点体育的人,灯下读过《野蛮的文明》,觉得这是—本立足于中国体育现实又敢于走向世界的大书。中国体育要进军世界,首先就要从理论建造上与世界体育理论沟通交流。—个过于追求实用的民族,—个金牌至上的体育环境,很不适合于体育理论家的呼吸和成长。举目国中,真正能够把屁股坐稳,潜心体育研究的人不多。力研不仅能坐下来,呕心沥血,而且他做成了—件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事情。曾记得我在写作体育报告文学的时候,统计过—组数据,是说某年在我们国家颁发的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当中,三个—等奖,—项是研究运动员选材的,—项是研究饮料的,—项是防治末端病的,人称小题大做;每—次在与亚运会、奥运会同时举行的科学大会上,我们提交的论文都很少。举汉城亚运会科学大会为例,在有着12项研究学科的大会上南朝鲜拿出了91篇论文,日本人拿出了62篇,中国台北也拿了19篇,而我们堂堂中国大陆,却只是提交了两篇!差距实在太大了些,这与—个大国的地位极其不相称。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年的道路,我们正在全方位融人国际主流社会,体育是—门综合性的科学,理论建设薄弱到如此弱小的地步,怎样走向世界?

—想起这些,就不能不令人沉痛。

力研的体育理论研究有了成果,肯定还将继续。从黄土高坡到北京论坛,欣欣然刮目相看。我祝贺他。

1998年4月1日于北京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