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云:“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金文“海”字左边为水的象形字,表示河流,右边为“每”字的象形,“每”字本指戴有头饰的妇女。因此,有的学者将“海”字的字形理解为“水的母亲”。“海”字的本义为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但在古人的认识里,类似于海的大湖也叫做“海”,“里海”、“青海”、“洱海”的名称传承至今。“海”是广大的,因此,它又可以指称具有“大”或“多”的意义特征的事物:可称“连成大片的很多同类的事物”,如“人海”、“火海”之“海”;可指“大的容量、口气”,如“海碗”、“海量”、“夸下海口”之“海”。 值得注意的是,“海”还可以表示“国外的”,如“海棠”、“海枣”之“海”。与此相应,“海内”指中国之内,“海外”指中国境外,“海关”则是设在国境上的国家行政监督机关。
海,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凡从海取义的字皆与水多等义有关。以海作声符的字有“嗨”。
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古人就“以海为田”,创造了“雒田”(架田)技术,开始海耕。以后,又陆续发明“耗田”、“蚶田”、“蛏田”、“种蛤”、“养珧”、“珠池”、“鲻池”、“盐田”等一系列技术,并在宋代、明清时期先后形成两次耕海热潮。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海”的神话传说,诸如“精卫填海”、“沧海桑田”等,“精卫填海”典故出自《山海经》,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的人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沧海桑田”出自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原意是指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他山之石——“石”字趣释
《诗·小雅·鹤鸣》有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此外,这句诗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石头产自山上,这个事实“石”字的造型可以佐证。
甲骨文的“石”字,像山崖下一块石头之形,它的本义指崖石、石头,泛指各种各样的石料。因石性坚硬,所以凡从石的字大都与石质及其坚硬的属性有关,如矿、硬、研、确、碑等。
有人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当武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从营巢穴居时期简单地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到现代豪华建筑中大量应用的花岗岩、大理石装饰材料;从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简单石制饰物,到后来的精美石雕和宝玉石工艺品;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石是中国传统艺术金、石、书、画中的一项,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简称,中国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石文化。
“石”又用作量词,读为dàn。《通雅》中说:“一石为石,再(两块)石为儋(通‘担’,重量单位,约50公斤),故后人以儋呼石。”显然这里的“石”(dàn)是指重量单位。“石”还用于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石(dàn)。
水流回旋——“回”字趣释
水流回旋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古人正是通过这种现象来造的“回”字。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回”字,均像河水回旋运转的样子,《说文解字》云:“回,转也。中像回转形。”其本义为环绕、旋转,后来多用为掉转、返回之义。引申义有返回,掉转,旋转,环绕,答复,回避,改变,回族等。有时作量词,如两回,章回小说的回同章。
修辞学上有一种辞格叫“回文”,也叫“回环”,这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手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例如,有一首咏秋的回文诗,堪称佳作。诗云:
烟霞映水碧迢迢,
暮色秋色一雁遥。
前岭落晖残照晚,
边城古树冷萧萧。
倒过来读,便是:
萧萧冷树古城边,
晚照残晖落岭前。
遥雁一色秋色暮,
迢迢碧水映霞烟。
这首回文诗,顺读倒读均如行云流水、顺理成章,不可多得。
从庄稼间走过——“历”字趣释
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我们叫公历,在民间还有一种历法,叫农历或阴历,这个“历”字是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的“历”字,上部是两个禾字,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脚趾朝上,脚后跟朝下,表示脚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金文的“历”字在上部加了一个“厂”字,表示在山崖前种着一行一行的庄稼,此后的小篆、隶书和楷书的都沿袭了这种写法。无论哪种形式的“历”字,整个字形均表示人在庄稼间穿越之意,故其本义为经过、越过。引申为经历、跨越、度过等义,又引申为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如历年、历代、历次等。
“历”也指历法,历法是推算节候和年、月、日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类:阴历、阳历、阴阳历。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的历法为阴历,以太阳的运动作为依据的历法为阳历。阴阳历则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也叫“历”,如挂历、日历、黄历。黄历也写成皇历,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曾印有一本《宣明历》,这本历书载有月、日、时辰和节气。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印刷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印刷的。这本古老的历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被英国人拿到伦敦去了。通常情况下,黄历除了记载农时节气外,还记载迷信的宜、忌,说明那一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峰峦相连——“山”字趣释
“山”,在学术上是这样定义的,指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一般指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三部分。按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山、侵蚀山和堆积山。古人并不懂这些学术名词,他们是如何为“山”字造型的呢?
《说文解字》云:“有石而高。象形。”山是指陆地上隆起高耸的部分,甲骨文的“山”字,正像一座由多个高耸山峰组成的山岭形状。为什么要三峰相接呢,这是因为“三”字经常用来表示多次或多数,用三峰列而为“山”,便表示多个峰峦相连的意思。这是古人用“远取诸物”的办法所创造的一个很原始,但也很典型的象形字。
“山”字本义是山峰。引申义有高大,众多等。如山墙,冰山,人山人海等。因为山是高耸的,所以后来还引申出“大声”之义来:古时臣子朝见皇帝时,要三跪九叩,“山呼万岁”,“山呼”即高声大呼。“山”字是偏旁,在汉字中凡由“山”组成的字大都与山岭及其形态有关,如嵩、崇、峻、巍等。
土为万物之母——“土”字趣释
传说我们的祖先是女娲用泥土捏成的,人类靠泥土生存,万物靠土孕育,从古至今,泥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有了土地才能从事农业生产,有了农业生产就有了衣食。古人祭祀时,常常把土块垒成高坛,祷天降祥,祈土纳福,把土当做地上万物的生长之源,把这种堆起来的土当做神来祭祀。“土”字的造型,便反映了这种风俗。
甲骨文的“土”字正像是一堆土的形状,《说文解字》云:“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二像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土”是社的本字,本义是聚土为社祭地神。引申义有泥土,土地,家乡,本土的,民间,不时兴的等。如土壤,国土,故土,土产,土政策,土头土脑等。
“土”可作偏旁,汉字中凡从土之字都与土壤或土地有关,如城、埋、垣、塞等。
生命之源——“水”字趣释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空中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水”字是如何造型的呢?
甲骨文、金文中的水字,像一条弯曲的水流。中间的弯曲斜线代表河道主流,两旁的点是水珠水花。金文和小篆的形体更是弯弯曲曲、飞流直下的流水之形。所以水的本义指水流或流水;泛指水域,如江河湖海,与“陆”对称;后来引申指所有的汁液,如药水、泪水、橘子水等。
因为大江大河都是由水组成的,所以“水”在古代又作为江河的通称。又因为“江”在上古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因而古人只能用“水”指江和河。如《诗·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其意思是泉源从左边流过,淇水从右流过。今天的汉水、渭水、淮水、泗水等几条河流均称“水”,就是古代“水”指江、河的遗存。
“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
每年4月中(傣历六月)的泼水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家乡,来了一个火魔,把傣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有一天,火魔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叫侬香,她骗取了火魔的宠爱,在傣历六月的一天,侬香设计把火魔的头勒了下来。奇怪的是,火魔的头一离地,火就灭;一着地,火又起。于是七姐妹轮流提着魔头,不让它落地。魔头滚烫,就不停地泼水降温。一直到7年以后,火魔才死去。
从此,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除魔的胜利。节日期间,年轻人放鞭炮、赛龙舟、载歌载舞,一直持续三四天。
火焰升腾——“火”字趣释
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饮食文化。在没有火时,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自有了火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说文解字》云:“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甲骨文的“火”字像火焰升腾的形状。金文线条化。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火。“火”的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引申义有燃烧、枪炮弹药、战争等义。火焰有红色、热烈的特点,故“火”又用以表示红色、紧急、激动等义。中医也指人身出现阳性、热性一类现象。
火与古人的关系密切,汉字中凡从火的字大都与火及其作用有关,如炎、炙、焚、然、焦、烹、煮等。例如“炎”字,从二火,会意火苗更猛烈、更热。“焚”字上面是“林”,下面是“火”,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人们用火烧山林的方法来开垦田地,“焚”字最初表示的就是火烧山林的意思。后来焚字又有了燃烧、烧毁的意思。而在“火”上加“盖(一)”,表示覆压火上,这就是“灭”字,本义为消灭、灭亡。而“灰”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为火灰。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传说很久以前,天王恩泽不让彝族过好日子,派了十大力神到人间糟蹋庄稼。勇敢的彝族小伙包聪与大力神摔跤三天三夜,终于将十大力神摔倒,十大力神低下头变成一座秃山。天王恩泽恼羞成怒,往地下撒了一把香面,香面变成无数害虫来吃庄稼,聪明的彝族人点燃一把火,把害虫全部烧光。天王恩泽不甘心失败,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撒下害虫,彝族也毫不妥协地点燃火把对付害虫。这就是火把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