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26005300000014

第14章 求人一开口就让人乐意办事(2)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作为有名的对话大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助产师,是帮助别人形成自己正确看法的人。一个真正的办事高手能够正确引导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而不会让他觉得是受了别人的强迫,这点对于求上级领导做事,尤为重要。

小侯是一家化工公司的财务人员,整天坐在办公室与数字打交道,这与他所学的专业不合。小侯觉得挺没意思,也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想换个环境,发挥自己的特长。于是在一个上午,他瞄准老板一人在办公室没事干,敲门走了进去。

老板见他进来,知道他肯定是有事情,示意他坐下后,问道:“小侯,有什么事吗?”

“经理,我有个小小的要求,不知您是否会答应?”他微笑着看着经理。

“什么要求?说说看!”

“我……我想换个环境,想到外面跑跑,可以吗?”

“可你对业务不熟,你想跑什么呢?”经理面有难色。

“业务不熟我可以慢慢熟悉。如果经理能给我这个机会的话,我会好好珍惜,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听小侯这么一说,经理面色缓和了许多,问道:“你具体想去哪个部门呢?”

“您认为我去公关部合不合适?”经理皱了一下眉,“你原来做财务工作,现在去跑公关……”“经理,是这样的,我有些朋友在媒体工作,我通过他们的关系,可以为公司的宣传出一份力的。”

经理想了想说:“那你先试试吧,小侯,我可是要见你的成绩啊。”

“谢谢经理给我这次机会,我一定好好干!”

于是,小侯成功地调到了公关部,而且工作成绩还相当不错。

记住,老板永远是决策者,下属永远是建议者。有什么要求只能用商量的口气提出来,绝不可以自己先做了决定再去向老板提。领导是不会喜欢“先斩后奏”的人的。

效能法则

记住,任何人都不希望被人强迫做事。在谈话过程中,我们既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要保持低调,在“不经意”中让对方唱“主角”的人,引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

投其所好,无往不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向别人提要求,通常都很难开口。不仅是你,对方也会感到有一定的麻烦存在。所以,有效的语言手段非常必要。彬彬有礼的语言是最好的敲门砖,讲究分寸就会让人难以拒绝。

例如:一个村办小厂的厂长,希望与一家大集团公司建立协作关系,遭到该公司副经理的拒绝。第二天,他又找上门,要直接面见总经理,他被告知,谈话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

他被引见给总经理时,发现总经理正在小心翼翼地掸去一幅书法立轴上的灰尘。他仔细一看,是篆书,便说:“总经理,看来您对书法一定很有研究。唔,这幅篆书写得多好,看这里悬针垂露之法的用笔,就具有一种多样的变化美……”总经理一听,啊,此人谈吐不凡,一定是书法同行,于是说:“请坐,请坐下细谈。”

他们从书法谈到经历,总经理还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史,小厂厂长很懂说话艺术,谈话时适时提问,使总经理得以最大范围地展开叙述。最后,总经理很痛快地就和那家小厂合作了。

在工作中,许多人在与客户第一次见面时,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时常会遇到对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客户。与客户沟通时,需要良好的语言技巧,才能引起客户的兴趣。第一次与客户见面,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切入正题。如果打一个招呼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商品,迫不及待地反复强调自己的商品是如何好以及购买该商品有什么好处,然后就请购买,这种方式的推销很难有好的结果。投其所好,先使自己逐渐被客户接受,然后把话题引向自己的商品,这样才是成功推销的正确途径。

有一位名叫克纳弗的推销人员向美国一家连锁公司推销煤,但这家公司的经理仿佛天生讨厌克纳弗,一见面,就毫不客气地呵斥道:“走开,别打扰我,我永远不会买你的煤!”

连开口的机会都不给,克纳弗先生满面羞愧。但是,他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他就赶紧抢着说:“经理先生,请别生气,我不是来推销煤的,我是来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他诚恳地说:“我参加了个培训班的辩论赛,经理先生,我想不出有谁比您更了解连锁公司对国家、对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我特地前来向您请教,请您帮我一个忙,说说这方面的事情,帮我赢得这场辩论。”

克纳弗的话一下子引起这位经理的注意,他对展开这样一场辩论,既感到惊讶,又极感兴趣。他看到克纳弗先生如此热情、诚恳,并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代言人,非常感动。他连忙请克纳弗先生坐下来,一口气谈了2小时。

当克纳弗先生大有收获,连声道谢,起身告辞的时候,经理也起身送他。他一直把克纳弗送到大门口,预祝克纳弗在辩论中取得胜利,并欢迎他下次再来。

这位经理最后的一句话是:“克纳弗先生,请在春末的时候再来找我,那时候我们需要买煤,我想下一张订单买你的煤。”

克纳弗先生做了些什么?他根本没提推销煤的事,他只不过是向经理请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得到这么美满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克纳弗先生抓住了客户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他毕生为之奋斗、弥足珍贵的事业。克纳弗对此感兴趣,参与其事,就成了那位经理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当成朋友看待时,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关照。朋友,请你牢牢记住:有时候,第一次与客户见面,要想零距离沟通,就要关心对方,找到对方最感兴趣、利益所在的话题。

效能法则

有时候从别人的兴趣爱好着手,讨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因此,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不妨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让别人得意,让自己满意

每一个人都有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不管别人怎样看,在他自己看来,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从对方得意的地方说起,这是办事速成的一条捷径。你如果了解并把握住对方得意的地方,交谈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提到,在办事的过程当中会在无形之中成为一种有效的武器。

一偏僻小学破烂不堪,校长多次按规矩层层请示拨款事项,却始终没有结果,不得已之下,决定向本市木材厂的厂长求援。校长之所以打算找该厂长,是因为这位厂长重视教育,曾捐款一万元发起成立“奖教基金会”。

遗憾的是,该厂经营有了一定的困难,校长深感希望渺茫,但也只好“背水一战”了。于是,校长敲开了厂长办公室的门。

校长开门就夸:“厂长,我近日在省城开会听到教育界同仁对您的称赞,实是钦佩!今日途经贵公司,特来拜访。”

厂长:“不敢当!过奖了。”

校长又说:“厂长您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首创‘奖教基金会’。不但在本市能实实在在地支持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您的思想影响很大。‘奖教基金会’由您始创,如今已由点到面,由本市到外市,甚至发展到全国许多地区,真可谓香飘万里……”

校长紧紧围绕厂长颇感得意之处,从各个方面予以充分肯定,谈得厂长满心欢喜。

此时,校长诉说了自己的“无能”和悔恨:“身为校长,明知校舍摇摇欲坠,危及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却毫无良策排忧解难。要是教育界领导都能像厂长这样,支援教育,只要拨一万元钱就能卸下我心头的重石,可是至今申报十几次,仍不见分文。”

这时,厂长的脸上立刻起了微妙的变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校长,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再打报告求三拜四了,一万元钱我捐献给你们。”校长听完后,他紧紧握住厂长的手,满意地笑了。

这位校长可谓十分精明,他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用美誉推崇的方式获得了募捐的成功。首先,他对厂长远见卓识,首创“奖教基金会”的行为,给了充分的肯定和恰当的赞扬;其次,悲诉自己的“无能”和悔恨,让对方给予同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对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称赞对方得意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对对方人生价值的肯定。

求他人办事,很多时候必须在他人身上细思量、狠下工夫,最好不要把你所要办的事情直接说出来,而是要从对方感兴趣的侧面入手。这是说服的要害所在,切中了要害,事情一定会大功告成。

某集团公司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在纽约建造一幢办公大厦,一切都照原定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大厦接近完工阶段的时候,突然,负责供应大厦内部装饰的承包商宣称,由于情况变化,他无法如期交货。这样的话,整幢大厦都不能如期交工,公司将承受巨额罚金。

长途电话、争执、不愉快的会谈,全都没效果。于是集团公司公关部经理奉命前往华盛顿,当面说服承包商。

“你知道吗?在你们那个区,用你这个姓名的,只有你一个人。”经理先生走进承包商的办公室之后,立刻就这么说。

承包商有点吃惊:“不,我并不知道。”

“哦,”经理先生说,“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车之后,就查阅电话簿找你的地址,在市区的电话簿上,有你这个姓的,只有你一人。”

他很有兴趣地查阅着电话簿。“嗯,这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姓,”他骄傲地说,“我的家族是从荷兰移居华盛顿,几乎有二百年了。”

几分钟过去了,他继续说到他的家族及祖先。

当他说完之后,经理就恭维他拥有一家很大的工厂:“我从未见过这么庞大的工厂。”“我花了一生的心血建立了这个事业,”承包商说,“你愿不愿意到工厂各处去参观一下?”

经理爽快地答应了。

在参观过程中,经理恭维他的组织制度健全。经理还对一些不寻常的机器表示赞赏,这位承包商就宣称是他发明的。他花了不少时间,向经理说明那些机器如何操作,以及它们的工作效率多么良好。中午到了,他坚持请经理吃中饭。

到这时为止,你也一定注意到,杰克一句话也没有提到此次访问的真正目的。

吃完中饭后,承包商说:“现在,我们谈谈正事吧。我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我没有想到我们的相会竟是如此愉快。你可以带着我的保证回到纽约去,我保证你们所有的材料都将如期运到。”

经理甚至未开口要求,就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

效能法则

求他人办事,很多时候必须在他人身上细思量、狠下工夫,最好不要把你所要办的事情直接说出来,而是要从对方感兴趣的侧面入手。这是说服的要害所在,切中了要害,事情一定会大功告成。

事没办成,依然不忘感谢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求人办事时,你用真诚的心去感激别人,就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是,在求朋友办事时,许多人存在这样的心态,认为对方帮自己办事,如果办成了,理所当然地要感谢对方;如果事情没有办成,就认为不必感谢对方了,甚至埋怨对方。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对方即使没有帮你把事情办好,他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办成事,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而不是他的原因。因此,这种情况下你仍然需要感谢对方。交友办事,不管对方是不是把事情办成了,都要感激帮你办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次由于某些原因对方没能把事情办成,可能下次有机会可以帮你把其他的事情办好。如果你认为对方没把事办好,就用不着去感谢对方,好像无功不受禄,不值得去感谢,那样,对方可能认为你没有人情味,以后不会再帮你了。

在一家公司里,有一个部门主管,为了给下属加一级薪资,受下属所托,代表大家去找老板,但由于公司效益不好,老板认为还不到加薪的时候,所以予以拒绝,并说明年效益好了,再考虑下属的加薪计划。

由于加薪这件事没有办成,下属们不仅没有感谢主管,还怨主管没有为他们的加薪尽到力。这位主管心里很不好受,认为好心没得好报,说下属们没有一点人情味。第二年,有给大家加薪的机会时,这个主管不愿意再为下属去奔走,结果弄得下属们失去了加薪的机会。

如果下属理解上司的难处,在上司没把事情办好时,也好好感谢上司,对上司说几句暖心的话,哪怕只善解人意地说一声“谢谢”,上司也会为大家的利益继续努力奔走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即便别人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要感谢对方。这样不仅维系了人际关系,也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别人为你办事历尽周折,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帮你把事情办成,而你连句“谢谢”和鼓励的话都没有,那你就不要期望对方以后再帮你做任何事情了。要记住,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人做到位,才能好办事。

效能法则

求人办事,并不是每件事都能办成的,有时候求了人,人家也努力为你办了,但因为某种原因,事情没能办成,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责怪所求之人,而应表示感谢。这样才能为下次求人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