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力提高手册
26016100000044

第44章 破窗效应:诱导的连锁反应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玻璃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所以,影响力也是如此。

不要让自己失去影响力

(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居民楼的一扇玻璃窗被打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理,就是一个信号:没有人关心玻璃是否完好。于是,“破窗效应”开始发生作用,更多的玻璃被打碎。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扇被砸的玻璃窗可能是产品质量出现了新问题;日益扩张的销售渠道难以得到控制与管理;流动资金大都压在进料、生产上,企业面临现金流缺口等等。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如何高度警觉最先破碎或可能破碎的玻璃窗,从而将一系列不利影响的事情“察于未萌、止于未发”呢?

如果把“危机”定义为“干扰自然流程的任何事件”,那么“危机管理”便是防止破窗效应发生的最理想手段。

没有哪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能够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因为不断变化的外部力量才是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最佳的防御措施就是苦练内功、做好准备,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危机发生时,集中力量控制局面。

那么,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又该如何苦练内功、做好准备呢?

1.预防危机

第一步,平时除了严格注重生产质量,加强产品配套服务,维护产品价值之外,企业管理者尚需对“可能破碎的玻璃窗”有着清楚的预见。

这一点可通过相关指标获得。

可量化的预警指标:任何企业的运作都可以通过对一些“关键值”的测量来反映其是否可以安全运行或是否有潜伏的危机,例如宾馆的入住率,成长阶段企业的净现金与总资产之比(现金加上有价证券减去应付票据和契约规定的义务除以总资产)。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采取的量化预警指标也有较大的区别,如对小型零售企业来说,“单位面积销售量”与“单位员工销售量”是关键值,而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其“资金周转速度”、“现金流”等一系列指标才是关键值。

第二步,建立分析检查的制度。

针对各种量化、非量化的信号,了解最新情况,使危机在发生之前得以解决,避免产生对企业业务与利润的不良影响。

分析检查小组需要由来自企业生产、维修、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以使他们及时了解各自领域内存在的风险隐患,分析问题并分配资源来解决问题,将危机解决在发生前。

2.正确、恰当地解决危机

当危机发生以后,对危机的有效管理有助于企业在行业内,客户、员工面前树立稳定、可信、可依赖的重要形象。

危机发生后,企业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做出有效反应,将决定危机处理的成败与否。如果企业对于危机的认识不足或反应太慢,就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处于被动局面。

危机发生后,不同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这个时刻,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管理者要仔细分析。冷静处理,不要让自己和企业失去影响力。

(二)不要让自己成为“破窗”

美国有一家以极少辞退员工著称的公司。一天,资深熟手车工戴维为了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安放收取起加工零件来更方便更快捷一点。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戴维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除了目视着戴维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外,又站在那里控制不住地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戴维一整天的工作量。

事到此时,戴维以为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一上班,有人通知戴维去见老板。在那间戴维受过好多次鼓励和表彰的不规则形状的总裁室,戴维听到了要将他辞退的处罚通知。总裁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戴维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戴维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戴维知道,他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这个小小的故事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警告:一些影响深远的“小过错”通常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危害,没能及时修好自己“打碎的窗户玻璃”也许能毁了自己的职业成果。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作为公司的一员,为了避免如此“悲剧”的发生,我们应该:

1.不要做“破窗”的第一人。“破窗”第一人者,打破有序,制造无序之人也。

2.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程序办事,不做“旁路”程序的事。因为工作程序的制定一般都反映了对员工的约束机制,考虑了成本效益因素。违反程序,其结果往往是造成无序,破坏约束机制,增加成本,有害于公司,也有害于自己。

3.养成遵守工作程序的习惯,并使其成为个人的道德水平的体现。同时,不以“别人不按程序,我为什么不能”为理由放纵自己,而是坚定立场,反对违反公司规定、浪费公司资源、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

以上三点给了人们一些启示,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就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出现,不要让自己成为“破窗”的第一人。

别等窗破了再去补

(一)小的破坏没有制止和修补,就容易遭到更大的破坏

在北京,甚至在全国各地行人交通违章都是普遍现象,也因此出了许多的交通事故。明明知道违章,为什么还有人一干再干呢?对此,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定律”对此专门作了解释。什么是破窗定律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定律”。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例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吐痰;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就时常可以看见吐痰、打闹、互骂甚至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又例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如果有几个人猴急地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这就是影响力的作用。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比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就能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是很重要的。对于看起来很小的过错,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影响深远,呈蔓延之势。

这个定律启示我们,越是无秩序的东西越容易侵犯。因为第一扇窗户打碎了、秩序被破坏,后面的侵害就会接踵而至。一个团体,如果处于混乱之中,就很容易被外来力量侵扰甚至被吞并。

例如某杂志社产权纠纷延续数年,人心不齐,矛盾错综复杂,于是不仅有人想侵吞这个“天上掉下的馅儿饼”,广告商、发行商也乘机拒付广告、发行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家杂志社,那里管理严密,制度规范,不仅外人无法插手,就是广告商、发行商如果费用不到位,也绝对上不了广告,拿不到发行权。

中国有句俗话:“家不和,外人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如果内部矛盾重重,纪律松散,规章制度不健全,就容易被人坑骗、欺负。而针对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团体的内部凝聚力,内部井然有序,才能无懈可击。

因此,影响力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影响力从一开始还不错,在社会的反响很好,这样他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这个人的影响力很大,由于一件小事破坏了他的影响力,但又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那么这种影响力就会成为了一种负面的影响力,导致后来越来越大。

(二)别等窗户破了再去补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更应如此。既然有些“破窗”不可避免,企业就应时时绷紧“破窗”这根弦。只有防范“破窗”于未雨绸缪,才能修补“破窗”于旦夕之间。平时多一些“破窗”意识,多制定几套对付各种可能出现的“破窗”之策略,“破窗”来临时就会镇定从容得多,相对于没有“破窗”意识和未制定“破窗”策略的企业而言,本身就已经赢得了时间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的每一个漏洞都会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也会成为自己前进的“瓶颈”,这意味着企业一旦遇到“破窗”,就必须争取在第一时间进行修补,不然连锁反应带来危害可以令企业元气大伤。

别以为企业的规模大、实力强平时就可以不进行“破窗”预防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企业和著名企业更易招致“破窗”风险。美国管理学家Jeffrey R.Caponigro在其最新的企业管理著作中指出,处于市场“第一品牌”的企业、迅速成长的企业和连锁企业等10类企业,是当今社会最容易发生意外的企业。可见,越是知名度高的企业越要有“破窗”意识,“破窗”出现时能够掌握主动,抓住机遇,及时修补。

2000年年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暂停使用和销售含有PPA的感冒药剂,其中包括中美史克公司在华的当家药品“康泰克”和“康得”。尽管该公司实力雄厚,但此“破窗”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对其整体声誉和本公司其他知名品牌(如“芬必得”、“肠虫清”等)的经营无疑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好在中美史克平时比较注重售后服务,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加上“破窗”出现后,该企业及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关工作,他们一方面迅速行动,宣布暂停生产和销售“康泰克”和“康得”,另一方面召开新闻恳谈会,向媒介通报最新消息,同时抓紧时间研制推出了新的不含PPA的“康泰克”,企业不仅保住了原有的市场份额,而且还争取到了消费者更大的信任。

人在病重之时,往往不惜千金求良方,但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生病的概率要小得多。在平时的企业管理中,如果我们做一个细心的企业“修理工”,那么“破窗”出现的可能性也要小得多,即使破了,还没有等别人把石头扔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将“破窗”修好了。

个人影响力也是这样,不要等自己的负面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了,你再来弥补,一切都已经晚了。

(三)小破坏带来大灾难

纽约市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人们在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纽约的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凌乱,到处涂满了污言秽语,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了他的研究生涯。这一切都使得外地人对纽约谈虎色变,不敢只身去纽约。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局长布拉顿在给《法律与政策》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

“地铁无序和地铁犯罪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蔓延。那些长期逃票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无家可归骂街的、站台上非法推销的、墙壁上涂鸦的……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个地铁里弥漫着一种无序的空气。我相信,这种无序就是不断上升的抢劫犯罪率的一个关键动因。因为那些偶然性的犯罪,包括一些躁动的青少年,已经把地铁完全看成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了。”

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警察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

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1994年1月,布拉顿被任命为纽约市的警察局局长,升为警察局局长以后,布拉顿开始把这一理论推广到纽约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他认为,这些“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针对这些看来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动的大力整顿,已经带来很好的效果。

“警局的最高领导居然要关心街头那些‘毛毛雨’犯罪,这在纽约市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在整个美国绝大多数警察局也是史无前例的”,马里兰大学政策研究专家沙尔曼感慨地说。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破窗理论”的指导下,纽约市的治安大幅好转,甚至成为全美大都会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可以看出,就是因为像破窗这样的小破坏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影响力也是如此,一个企业或个人良好的影响不要因为一个细节的破坏导致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力,这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可以让它一夜间倒闭或关门;对于个人而言,可以让他一夜间名誉扫地,成为人见人厌的人。

做一个第一时间的修理工

(一)你应该住在这里

如果你住的地方卫生干净,没有人会忍心来污染它;如果你住的地方污染严重,那么谁都想来污染它——这就是生活环境的“破窗理论”。

有一个高污染项目需要在美国某市兴建,市政局同时报了该市的两个街区(A与B)以备选择。A街区,片区绿化好、环境优美、卫生干净、规划层次高,相当于那辆没有被破坏窗户的汽车,自然而然地,市民到了该地以后行为都会变得文明一些,在一个干净漂亮的环境里吐痰总归是不自在的。

而所报的另一个地方B街区呢,虽然环境也很优美,但因为已经有了电厂、污水处理厂、高压线,相当于那辆已经被打破了玻璃的汽车。

在最终表决的时候,所有的项目组成员和市政局官员无一例外地选择了B街区,因为他们都想:既然已经如此了,多一个污染源也没什么。

可见,不要轻易去打破任何一扇窗户,一旦一个缺口被打开,后面的结局似乎可以预料。如果一不小心“打烂第一块玻璃”,也必须及时修补,防微杜渐。其实影响力也是一样的,不要轻易地让自己的影响力被细节所破坏。

(二)做第一时间的修理工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破窗”,如不及时处理,不但会引发“砸窗”的连锁反应,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危害,还会在社会中产生负面的影响力,一些言过其词的评论对企业的声誉可能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出现“破窗”后,最好以快刀斩乱麻的凌厉手段尽快将矛盾消化,别让公众热辣的目光聚焦在你的痛处,再把手中的石头扔过来,砸得你遍体鳞伤,甚至是无法修补的地步。

特别是对于那些资产数以亿计的大企业,宁可“蚀小财”也不能耽误处理“破窗”的时间,因为“破窗”带来的损失远远不是几个小钱所能修补的。而且“破窗”久拖不决,无形中也给竞争者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即便“破窗”的危害不是很大,遭遇“破窗”的企业也会频频成为媒体热炒的目标,不管是客观评论还是歪批反说,终归是揭短者居多,企业信誉受损在所难免,市场份额失不再来。

所以,一旦“破窗”出现了,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个人就是做一个第一赶到“破窗”现场的修理工,然后再在第一时间将“破窗”修理好!